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冀东幔枝构造外围主拆离滑脱带控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冀东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金、银成矿集中区之一,金银矿山星罗棋布,地质研究、矿床勘查、矿山开采均已达很高程度。但是,过去的地质找矿主要集中在变质岩区,随着幔枝构造及其成矿控矿作用的提出及其研究深入,特别是近年来一系列拆离带型金银矿的发现及勘查,使其成为了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SD法适应于不同矿种的矿产勘查和开采阶段。本次估算主要利用河南陡坡钼多金属矿区38个勘探钻孔共3839个单工程样品数据进行了钼储量估算和工程控制程度预测工作。结果显示陡坡矿区(331)+(332)+(333)资源储量已达中型(总矿石量为9463万吨,钼金属量为55 361t,钼平均品位为0.059%);并与传统垂直剖面法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金属量误差为0.074%,显示SD法储量估算精度较高;同时利用SD法预测了矿区M-Ⅰ号主矿体工程控制程度,结果显示M-Ⅰ号矿体38个实际工程已使矿区勘查达到"控制的"地质可靠程度;如要达到"探明的"地质可靠程度,需在合适位置加密施工约32个钻探工程,说明SD法具有工程控制程度预测功能和进一步指导勘查工程布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质勘查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拨地勘费已不再是地质勘查投资的唯一渠道。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至1994年期间,除石油天然气外,中央地勘费以外的地质勘查投入已达25亿元,在“八五”前四年,这些投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工作程度低,资源潜力大,规划部署整装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理解整装勘查特点,列举邻省已签署合作协议及重点投入,强调国家级重点勘查矿种和重点勘查区的规划落实。就当前及今后甘肃省实施整装勘查的部署原则、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6个优先实施的整装勘查远景区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随着全球绿色低碳革命和电气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其所需的锂、钴、镍等电池金属的勘查投入持续保持上升趋势,达到16.4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022年的11.5亿美元又增长了42%。全球锂、钴、镍电池金属勘查投入连续第三年强劲增长,它们在全球勘查总投入中的份额已达13%。电池金属勘查投入增长主要是因为锂矿勘查投入大幅增长77%,达8.3亿美元。现将2023年锂、钴、镍矿的勘探形势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油页岩成矿条件良好,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地11处,探明储量39 171.7万t,保有储量30 433万t。油页岩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民和盆地、西秦岭地区和北山地区,主要赋存于侏罗纪煤系地层、三叠系及白垩系地层中。从现有资料来看,甘肃省油页岩资源潜力大,层位稳定,油页岩质量符合工业指标要求,但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通过进一步的勘查有望扩大资源量和提高勘查程度,有望在近期内取得油页岩勘查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铜矿资源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全明  张大权 《地质通报》2010,29(10):1445-1451
从中国60年铜矿勘查程度研究入手,分析了铜矿床的产出与勘查程度的空间、强度的内在联系。统计结果表明,铜矿床的规模与勘查程度呈正相关,发现一个大型铜矿床所需要的钻探工作量为(12.5~16)×104m,发现一个中型铜矿床需要的钻探工作量至少为(4.8~5.48)×104m。面积约占中国2/3的中西部地区,铜矿的勘查程度低或极低,查明铜矿床的数量和储量仅占全国的17%和34%,西部地区还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选择勘查程度较低或极低、又具备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区域作为铜矿成矿区带,在区带内利用已发现的铜矿床、矿(化)点和可能具有反映铜矿化显示的化探异常等因素圈定找矿远景区。在提高勘查程度就有可能发现更多资源储量的前提下,采用高勘查程度区铜资源储量的特征和参数,对低勘查程度区的铜资源储量进行类比预测,估算全国铜资源潜力为(5591~18483)×104t,其中西部低勘查程度区的潜在铜资源量为(5591~13660)×104t,可发现大型铜矿床30~70个。铜找矿远景区主要分布在西藏冈底斯、班公湖,西南三江,新疆东天山,内蒙古大兴安岭,中东部铜矿山深部及外围。  相似文献   

8.
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已经完成了大量矿产勘查工作,同时也发现大量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但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中国矿产勘查程度东、西部差异较大。东部矿产勘查程度较高但找矿难度大,西部勘查程度较低.需要大的地勘投入,提高工作程度,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因此,占中国一多半国土面积、矿产勘查程度较低或极低的西部地区成为目前及今后矿产勘查的主攻区域。本文主要利用20世纪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成果,通过对占据全国金属矿产勘查工作70%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勘查程度的研究,分析全国矿产勘查工作的特征和程度差异,探讨整体提高低勘查程度区的矿产勘查工作部署问题。  相似文献   

9.
综合前人勘查开发程度的定性分析结果,以累计探获资源量、保有资源量、预测资源量和尚未利用资源量的资源属性和勘查开发属性为基础,通过对中国各省区煤炭资源的勘查程度指数和开发程度指数两个指标的统计分析,对中国浅部煤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浅部煤炭资源勘查程度明显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而开发程度明显表现为东高西低,南北差异不明显,且蒙东、晋陕蒙宁和北疆3个分区的煤炭资源未来具有最广泛的勘查开发前景。该研究成果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勘查开发潜力区块的圈定、制定未来勘查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特点及对当前勘查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黑色、有色、贵金属等主要金属矿产勘查程度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剖析建国50年以来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在勘查矿种、勘查技术方法、投入实物工作量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分析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的内在联系.参照已有矿产勘查程度,探讨当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矿床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由若干个经地质勘查圈定的矿体组成。由于地质勘查的阶段性,一定勘查阶段圈定的矿体往往只是一个矿区某些矿体或某个矿体的一些矿段,一个矿床的所有矿体往往是多个地质勘查报告(简称地勘报告)提交的。因此,一个矿床的矿区范围由多个地质勘查报告圈定的矿体的空间范围来界定。由于矿区内各个地质勘查报告的工作程度可能会不一致,因此整个矿区的工作程度需要重新确定。总结了矿区范围的划分原则,并对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提出了定性原则和量化模型。这些原则和模型不仅成功指导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项目中矿区范围的划分和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对评估整装勘查区内矿床的勘查程度、合理部署整装勘查区找矿勘查工作及合理设置采矿权均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矿产勘查投资在80年代初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80年代末又有所增长,但由于90年代以来经济衰退等因素减少了材料消费,多数矿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滑,许多已勘探完毕的矿产项目尚有待开发等原因,勘查投资在90年代持续下降,而且最近几年西方勘查投资80%左右主要用于5个国家(美、加、澳、南非和智利),第三世界国家只吸收了约10%的勘查投资,许多第三世界矿产生产能力正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从勘查矿种看,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勘查费用占总勘查费用近90%,而且90年代以来有色金属勘查费用所占比例又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银)多金属矿区通过近年的地质勘查,探明的铜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在以铜、银为主的找矿过程中,发现矿体中有金矿化显示,经进一步调查证实,本区铜(银)矿体中金矿化普遍,且有一定强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的金矿勘查成果,研究认为,该区金矿找矿潜力较大,今后应重视金矿的综合勘查。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铝土矿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程度低,相关地质研究也很薄弱,铝厂原料供应主要由国外或省外进口,随着文山80万t氧化铝厂的建成,云南省十分迫切需要铝土矿资源,因此,加强省内铝土矿勘查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目前,云南省已发现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于滇东南、滇西和滇中地区,铝土矿成矿期分别为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晚期和二叠纪早期。本文在勘查实践和地质科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云南省铝土矿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为铝土矿后续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苏镇江韦岗铁矿区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震  黄建平 《江苏地质》2008,32(3):184-188
镇江韦岗铁矿是一个已经勘查开发数十年的老矿山,目前保有资源储量保证程度已达严重危机。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铁矿体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层与中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上,铁矿体普遍磁性强,且在地表形成一定规模的磁异常,梯度北陡南缓,向南有规则地递减呈梯形散开,说明矿体有一定的延伸。深部已施工的见矿钻孔和井中磁测异常对应,反映矿区深部-200m~-800m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石油、天然气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疆塔里木盆地已评价出三块后备勘探开发基地,发现40多个构造。轮南地区和雅克拉地区已经证实都是一个大型复式油气聚集区,阿克库勒及达里亚地区、英买力地区、东河塘地区已试获高产油流。塔中1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矿产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和制约。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基地,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是一项迫在眉捷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中国大陆的地质演化显示出十分鲜明的中国成矿特色,迫切需要建立和研发与之适应的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以促进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出露地表和近地表矿床大多已被发现,尤其是在地质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勘查隐伏矿床忆成为当前各国勘查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剖析了近年来国外利用物化探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的几个案例,通过分析其发现过程揭示了目前矿产勘查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87-1997年这十年中,GIS已从商业推广深入到地球科学,并应用于矿产勘查,GIS地图形,图像和数据表提供了计算环境,并为数据传输,可视化,分析,模型和空间决策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采用GIS技术,可方便地通过集成勘查数据群生成矿产资源远景图,并可根据先期勘查程度选用于知识的或基于专家系统的预测方法,迄今为止的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方法在勘查模型的确定,各单元与不同的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基本联系,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发现播卡金矿以后,许多地勘单位在矿区及其外围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物化探、遥感工作,获得了海量地质数据和信息,并形成大量地质勘查资料和研究报告。但由于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矿产勘查工作不规范、矿产地质研究薄弱,造成以往资料的可靠性、矿体的连接和资源量估算的合理性、次生晕化探资料的归纳与整理、勘查工程部署和钻孔化探工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系统整理分析区内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并对已形成的各类地质资料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