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元斌  李燕 《云南地质》2004,23(2):273-277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柏炯 《工程地质学报》2015,23(2):265-271
冲填软土地基需要经过地基处理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处理方案一般为浅层地基处理如真空预压处理,但对于大面积大荷载堆载场地,浅层地基处理不足以保证地基稳定性,需进一步做深层地基加固。本文针对广州某造船基地大面积堆载场地,对经真空预压处理后的该类深厚冲填软土地基提出了搅拌桩地基、微型桩地基以及搅拌桩微型桩交错布设地基加固方案,并基于Biot固结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进行数值模拟,对土体选取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软土模型和Mohr-Coulomb模型,对搅拌桩和微型桩依次选取线弹性模型和弹性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加固方案的基础沉降量。基于不同桩型加固机理对计算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对此类深厚冲填软土地基,相同桩长的搅拌桩地基加固效果较微型桩效果更明显; 另通过对不同桩长搅拌桩地基加固效果的模拟计算,发现桩长为10m到15m的搅拌桩均能有效加固地基,但随着桩长的增加,加固效果未能显著提高。本研究为冲填软土地基深层加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近几年在公路、铁路、土建及电厂等大面积软地基处理施工中应用很广泛。从2001年至今,我们在上述各类工程中已施工深层搅拌桩约60万延米,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通过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指出了深层搅拌桩技术在参数选择、施工技巧、保证质量等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州某6层建筑场地下有较厚软弱淤泥质土,难以满足天然地基要求,如采用桩基础因桩长悬殊太大、成本很高,因此采用了深层搅拌桩对场区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效果良好。介绍了本工程深层搅拌桩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许建设 《安徽地质》2006,16(2):134-136
采用生石灰喷粉深层搅拌桩(简称石灰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设备简单、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特点,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论文探讨了搅拌生石灰桩强度形成机理,公路软基处理的有效性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深层搅拌桩在顶管工作井帷幕止水以及加固地基中的应用。实践表明,深层搅拌桩对工程地基加固,以及在地下水位较高时深基坑开挖施工止水帷幕,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CFG桩复合地基的原理和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复合地基”一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从此该概念成为很多地基处理的理论及公式的依据,后来,它广泛地应用于很多理论分析中,如碎石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石灰桩和土桩。本文主要论述了CFG复合地基的组成、加固理论、设计方法和变形计算,并简单分析了褥垫层和CFG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方磊  刘松玉 《铀矿地质》1998,14(1):38-44
本文结合使用超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的一个大型油罐工程的监测、分析、探讨了深层水泥搅拌桩的一些特性,确认使用该方法处理厚层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磊  贺为民  周杨  张清明 《岩土力学》2010,31(8):2575-2579
在满足承载力控制和沉降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最优桩长和桩间距,完成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以达到满足建设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建设费用的目的。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特点,讨论了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沉降量的构成,对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选用单位元法和分层总和法来评价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的压缩性。结合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要素、承载力、荷载压力、沉降量等指标和具体数值参数,通过设置最优桩长和桩间距来求取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最小总桩长,并通过编程实现了优化过程。通过程序计算,得到了一组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桩长、基础底面积、置换率的最优数据组合,实现了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黄河冲积平原的一座大型油罐群工程为背景,介绍了一个软土地基加固的成功实例.鉴于建设场地内的软土(浅层以粉土为主,深层以粉、细砂为主)具有承载力低和中高压缩性,利用了深层搅拌桩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成桩后的小应变检测、挖桩试验和原位荷载试验表明地基承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除了不均匀沉降和较大绝对沉降的可能,工程范围内的近800根桩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保证深层搅拌桩的质量,作者还强调了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喷粉桩属半钢半柔性桩,均质性较差,桩身横断面不均一。因此理论上讲,它很难满足适用于钢性桩应力波反射波法测试的各种完整性检测方法所具备的系列基本假设。这也正是喷粉桩完整性应力波反射波法其完整性检测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将该法用于喷粉桩完整性的检测时,用频谱分析方法处理其所获取的信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土体参数对大直径空心桩承载性状影响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借助MARC软件,系统分析了桩周土体c、值及土体模量E值对大直径空心桩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E值是影响 大直径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桩端土体模量E对Se值(桩端沉降与桩顶沉降之比)及对桩身轴力曲线的影 响。通过与实测结果比较,证明所建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13.
经资料整理、数理统计以及参照地区经验,认为场地工程性能一般,应采用桩基础或进行地基处理,提出合理岩土工程参数及地基处理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鹏忠 《湖南地质》2001,20(2):119-122,138
深层搅拌桩广泛用于软基加固工程。当软土含水率>50%时,可采用喷粉施工;反之,宜采用喷浆施工工艺,水泥土的加固,可用调节搅拌轴回转速度来控制搅拌效果。根据某镇工程实例的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具体的施工工序,指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确保水泥质量,是保证加固桩体强度与均匀性的关键。施工中必须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实行质量控制,以避免断桩或搅拌不均匀,生产实践表明,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基工艺成桩快、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攀钢新基地工程区80%为"昔格达"土回填区,回填土将对桩产生负摩阻力。现场负摩阻力试验表明:回填土上部在堆载情况下会有较大的固结沉降,从而使桩基产生负摩阻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将软土粉体强制拌和,使软土凝结加固的粉体喷射搅拌法在郑州一工地应用中效果良好,施工过程中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使用超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的一个大型油罐工程的监测,分析、探讨了深层水泥搅拌桩的一些特性,确认使用该方法处理厚层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141根试桩承载力分析,论述了单桩入士深度与承载力的相关特征,从而论证了选用桩断面与稍密一密实(浅或深)砂类土作为桩基持力层的合理性。近一步分析了影响桩承载力值的几个因素,并提供选择合理的桩断面、桩尖持力层和入士深度的可能性,认为能获得明显的工程与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10座地泵房、882根碎石桩挤密软土地基处理为例,总结振冲置换法处理我国西部软土地基的具体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从效益上分析,经这种方法处理后的软粘土地基,承载力提高了3倍.在设计要求承载力不超过200 kPa的地基结构,采用振冲置换法比较经济.与预制混凝土桩基础相比,可节省工程费用60%左右.这种技术在经济欠发达的西北部地区极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原位试验为基础.结合东营地区具体土层结构、性质特点.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软土地区的砼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桩土相互作用、荷载的传递规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通过桩载试验资料对比.得出三维有限元法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近。在此基础上.根据侧摩阻力最大值发挥不同步这一特点和桩土相互作用的实质及荷载传递规律.提出一种新的单桩圾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