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正>2011年以来,新疆及周边发生6级以上地震6次,最大的为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但烈度最大、破坏最为严重的当属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6.6级地震,2011年11月1日新源尼勒克6.0级地震打破了新疆2008年10月5日乌恰6.8级地震后长达近37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2012年3月9日,  相似文献   

2.
引言 太原地震台作为国家一类台,是全国36个速报台站之一,位于我国的北中部,基本能够记录到全国各地MS 5.0以上的地震。为了快速、准确地速报地震的三要素——时间、震级和位置,我们对1984年以来的国内近百次地震进行清理,从中选出7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地震图,分析总结其记录特征和区分方法(林胜法,2000)。 本文引用的7个震例基本涵盖了国内几大震区的地震。这7个地震是:1990年10月20日甘肃6.2级地震;1999年4月8日吉林7.0级地震;1986年8月16日黑龙江都景5.4级地震;1984年5月21日上海附近6.0级地震;1994年3月13日中国东海5.1级地…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动态》2008,(2):47-47
以上地震概况2007年中国发生4.0~4.9级地震6次(东部大陆), 5.0~5.9级地震10次, 6.0~6.9级地震9次. 详情见2007年中国5级/东部大陆4级以上地震一览表.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6日大姚发生6.1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双柏发生5.0级地震。震前2个月,易门水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据此,笔者向上级业务部门作了短期及临震预报。震后对这2次地震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探讨,并对易门水位异常与300km内M≥5.0级地震作了研究分析,给出了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震动态》2008,(2):46-46
2007年全球发生6.0~6.9级地震20次, 7.0~7.9级地震20次, 8.0~8.9级地震2次. 详情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阴山地震带6.0级以上地震周期性规律等角度,着重研究了该区域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阴山地震带6.0级以上强震自公元849年以来,具有百年尺度的周期性特征,1900年之后进入第五活跃期,且当前应变处于较高状态,未来几年内该地震带发生6级以上地震可能性较大。临河—乌海—巴彦浩特地区是7.0级地震的主体空区。ML5.0以上地震具有以东经110°为轴东西对跳特征,东经110°以西地区是新一轮中等以上地震活动的主体区域。1970年以来,发生的6次5.9级以上地震前,均存在ML4.0级以上地震空区或条带。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阴山地震带逐渐形成两条明显的ML4.0级以上地震条带,条带交汇部位所在临河—乌海地区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水震波是指地震波引起的井孔水位震荡现象.刘江等(1989)采用差容式加速度计作为拾震器,记录到了新丰江水库2.4级地震水震波中的PG和SG震相;舒优良等(2003)将BCC差压式水位仪与采样率为50Hz的地震数据采集器连接,周至深井成功记录到了2000年10月6日日本本州7.3级地震的数字化水震波波形,并与陕西数字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记录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河北万全水位异常与区域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发现万全深井水位在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及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前有趋势性变化,水位有大于50mm的瞬时突升突降的变化。指出,万全深水井水位的形态变化和瞬间突升突降变化似可作为晋冀蒙三省交界区地震趋势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丁鉴海  姜秀娥 《中国地震》1989,5(1):88-88,90
1.我国地震活动概况及特点 1988年我国共发生M_s≥5地震56次(大陆地区43次,台湾地区13次),其中6.0—6.9级地震7次(大陆地区5次都为余震,台湾地区2次),大陆地区7.0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为11月6日云南澜沧7.6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10月16目的6.2级地震。如果不计算唐古拉山、澜沧—耿马震区的余震,我国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37次(大陆地区24次,台湾地  相似文献   

10.
姚安、大姚中强震区地震构造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烈度考察和现场流动数字地震观测资料,以及自2000年以来在该地区发生的其它3次6级地震序列空间展布、震源机制、烈度分布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地区4次6级地震在震源深度、等震线长轴、序列优势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石油部门提供的地震勘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十分复杂,突出表现为多方向地震构造的交织,且可能存在不同深度层次断裂构造的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