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南油气动态1、越南国家石油公司正在开发可利用的E&P空间,以使外国公司在越南近海的16区块(白虎油田)和09区块(龙油田)投标.被开发的4个单元在九龙盆地,除白虎和龙油田之外,还有Mitsubishi的Aurora油田和PetronasRubyBr...  相似文献   

2.
越南湄公盆地位于其南部陆架区,盆地勘探始于60年代后期,经过近30个的勘探,获油气发现/显示的井超过60%,盆地中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有5个,其中白虎油田,龙油田已投产。分地内天然气以伴为主,产量分成合同作业者4家,生产者只有苏越石油公司一家。  相似文献   

3.
1 概要 1986年以后,越南的经济政策开始放开,以石油开采为先导,开发了“白虎”油田等海上油田。1990年开始在海上探矿区公开招标,特别是1992年又在“台风”构造带上公开招标,从而加速了越南海上石油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是我国原油、天然气重要产地。随着胜利油田陆上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化,出现了主力油气构造区块逐步向滩海延伸的趋势。在滩海相继发现并投入开发了孤东、长堤、桩西、大王北和飞雁滩油田的同时,于1975年开始了海上地质勘探,1978年展开了海上钻井勘探。1989年发现了亿吨级的埕岛油田,1993年转入开发。目前滩海已形成接近年产800万吨原油的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5.
欧洲西北部的北海是仅次于波斯湾的第2大海洋油气产区。北海油田的开发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后,英国、挪威等北海沿岸国家一些油气公司纷纷加入。20世纪70年代,英、挪两国相继在北海发现了一系列巨型油气田,形成盛极一时的北海油气勘探开发热潮。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发最早的海上油田——渤海油田,依靠已确立的4个开发体系,到2005年可望实现原油年产量上千万吨,这是从最近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获悉的。 迄今为止,在环渤海湾含油气盆地20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区内,已形成年产6000多  相似文献   

7.
近20余年来,渤海油田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储量持续高速增长,但近年来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勘探阶段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勘探阶段,其储量增长的特征、规律不同,勘探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相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数量、油气探明程度、探明速率、探井控制面积、储量增长...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主要国际机构对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储量的评估,并探讨了北极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的恶劣环境挑战及其应对技术。得出: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的消费者将来用上来自遥远北极的油气产品指日可待。未来可能对北极油气勘探开发起重要影响的技术有可控源电磁技术、拖缆地震采集技术、新型磁力断层摄影检测技术、套管钻井技术、适合极地的钻井平台、破冰油船、破冰LNG船等;但是目前这些技术主要由大型跨国油气公司和油田技术公司掌控,并主要集中在环北极国家。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涉足勘探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并在相关科技能力和设施条件等方面与环北极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为我国相关机构参与到北极油气勘探开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砂岩储层整体欠发育这一地质背景,综合评价了陵南低凸起古潜山领域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并对该区的成藏模式与特征进行了预测和讨论。研究表明,陵南低凸起古潜山由邻近的乐东-陵水富生烃凹陷供烃,被成熟烃源岩包围,具有中生界花岗岩潜山储层与新近系厚层海相泥岩构成的储盖组合,发育大型沟源断裂及与之配置较好的大型继承性构造脊等构成畅通的运聚系统,具有源储压差大、近源直接充注的优势。相较已获勘探成功的松南低凸起古潜山油气藏,其成藏条件更为优越,成藏模式与越南白虎大型古潜山油田和渤海渤中19-6大型古潜山凝析气田具有一定的可类比性。陵南低凸起的石油地质条件切合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富泥贫砂”的地质背景,可形成大规模、连片性古潜山油气藏,是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水道领域之外又一有利的深水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碳酸盐勘探开发聚焦了世界的目光。主要大国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虑,加大对碳酸盐油气勘探开发的投入。世界碳酸盐岩油气探明可采总量为1 434.5×10^8t油当量,其中探明可采石油750.1×10^8t油当量,探明可采天然气684.4×10^8t油当量。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313个,其中油田208个,气田105个。中国碳酸盐岩探明石油15.2×10^8t油当量,探明率为6.5%,探明天然气1.36×10^8m^3,探明率为28.65%。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法有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勘探法、钻井法。开发成熟技术有多分支井技术、定向射孔技术、压裂酸化技术等。通过对世界碳酸盐岩资源勘探开发现状研究,实现碳酸盐岩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勘探开发效果,必将为全球碳酸盐岩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最大的独立石油公司──Talisman 能源公司正在雄心勃勃地实施它的战略,即对北海英属的小型勘探远景区进行开发。上个月Talisman能源公司宣布Beauly油田的初始石油产量为12 000 b/d,且它已得到了英国政府的允许,可以对北海中部的Halley油田进行开发。Talisman公司是Beauly油田的开发方,拥有60%的股份,Summit北海石油有限公司拥有其余40%的股份。Beauly油田位于Aberdeen东北面250 km处,估计可采石油储量为3百万桶。这个油田正在钻探一口水平井,以对该油田的油气进行勘探。近期将用Fulmar 油田的Shell钻井平台对Halley油…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7,(1):4-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消息,2006年11月30日,中国首座深水特大型装备——中国海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基本设计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在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老油田产能的快速递减,重质稠油油田、边际油田的份额增加等情  相似文献   

13.
1俄罗斯西北极含油气省的勘探开发 现今,世界上有1200多个海上油田被开采,石油产量达全世界总产量的34%,天然气几乎占26%。俄罗斯根据专家意见,将开发大型烃类矿床的方向优选大陆架区。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1 1月 2 9~ 30日油气勘探与开发资料管理培训班在青岛府新大厦举办。培训班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山东石油学会、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挪威国际油气管理培训中心 ( PETRAD)主办 ;挪威 PGS公司、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部、中国石化集团油田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承办 ;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探协调委员会 ( CCOP)作为发起单位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同参加了培训班的组织工作。培训班开幕式首先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郑春才先生致辞 ,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东部油田中高程度的油气勘探而兴起的强调油气运移通道的勘探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于油气运移通道研究中各要素的相互配置及其联合起来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所起的关键作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综合应用地质、钻井、测井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在系统研究孤岛油田西南缘油气运移通道的类型、组合样式、运移方向、运移动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我国沿海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现状,论证了我国沿海大陆油气地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各同气区的资源潜力,指出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湾深水油气勘探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借鉴墨西哥湾深水油气勘探的经验,我们对墨西哥湾深水油气勘探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归纳和总结。结合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现状,分析认为,墨西哥湾成功的勘探经验和技术可以指导我国南海深水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其次,第三系深水浊积砂岩或三角洲砂岩可能是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海域共圈定新生代油气沉积盆地18个,成藏地质条件良好,资源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位于南海北部的珠三坳陷、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距海南岛较近,开采条件优越,是我国最早进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区域,目前已经形成了东方、乐东、崖城和文昌4个油气田群,是我国海上油气的主产区之一。今后海南省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向主要为上述三大油气盆地,通过对探明储量的进一步开发和对中深部层位的勘探,达到接续增储的目标;随着陵水17-2大型气田的发现和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等一系列技术突破,海南省海域油气勘探开发正向着中深水和非常规能源领域进军。因此,海南省要依靠区位优势,借助油气体制改革的机遇,深入参与国家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油气勘探是目前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针对这个热点,本文从我国的深水油气勘探情况开始,分别介绍了墨西哥湾、巴西、东南亚、西非和埃及深水海区的油气勘探情况;文中指出深水海区地层中储藏着更丰富的天然气,同时对今后五年的深水油气勘探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海洋油气的分布特征,勘探开发的新动向、以及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