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综合了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角度,从陆相层序几何学和陆相层序充填动力学两个方面,初步总结了陆相层序地层的特征,研究难点,层序的内部构成和外部构成。地层的控制因素。并且简略地归纳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模式。展望了未来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Ⅰ型和Ⅱ型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楔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沉积充填史及其沉积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四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陆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Ⅰ型和Ⅱ型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模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沉积充填史及其沉积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Ⅰ型和Ⅱ型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楔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沉积充填史及其沉积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层序的特征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在层序的组成、层序界线和最大洪泛面的识别以及层序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研究得比较深入。层序地层的组成包括层序组合和层序的内部单元。层序界线和最大洪泛面的识别是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关键。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箕状断陷盆地、坳陷盆地以及冲积地层背景的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6.
陆相层序地层的研究是由海相层序地层研究演变而来,但陆相层序控制因素的不同造成陆相层序在规模、体系域发育特征等与海相层序都具有很大的区别。陆相层序受构造、事件沉积和气候等多因素影响,往往很难找到发育完整又易于观察的层序剖面。文中以北京北部延庆硅化木公园的中生界侏罗系"花盆"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露头观察、自然伽马点测和采样分析等地质方法,细致观察和分析了整个地质剖面,根据沉积和层序特征,划分出7个陆相层序,在各个层序内部又细分出各种不同体系域类型并确定了识别标志。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了陆相山间盆地层序地层的一些典型特征,初步划分出3种典型的陆相层序。同时将本区广泛出现的硅化木化石成因解释为大规模湖泛和火山作用的综合结果,并将木化石的出现作为大规模湖泛出现的标志。研究成果完整呈现了受构造、气候和事件沉积等多重影响的小型陆相山间盆地的湖泊层序典型特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海拉尔盆地某坳陷是典型的白垩纪陆相湖盆。作者利用地震、单井等资料,对目标坳陷进行层序地层学的分析和研究,将该区早白垩纪地层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并对每个层序特征及层序内部沉积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该坳陷层序类型与层序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天全芦山地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在地层记录中识别的基本层序、基本层序组和层序界面,将该陆相盆地充填序列分为4个层序,并根据岩石地层单元和沉积体系在时空上的展布特征建立盆地岩石地层格架;进而从古气候、湖平面升降、物源供给和构造作用等4个方面对层序地层成因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控制陆相盆地层序界面和层序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构造运动和古气候。  相似文献   

9.
陆相层序地层、沉积作用与海相的存在很大差异。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在陆相盆地具体应用中不应盲目照搬,应在借鉴海相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真正总结出一套适合陆相层序地层学的概念与模式。准层序、准层序组的应用,是根据陆相盆地层序和充填作用的发育特点应运而生的。准层序本身反映了事件沉积作用,具有高分辨率,可以在纵向上进行时间层序划分,还可在横向上把无序的地层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层序地层学在饶阳凹陷中的应用--以饶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  纪友亮 《新疆地质》2005,23(3):272-276,277
根据陆相地层层序在地震剖面、电测曲线上的识别标志以及岩石类型组合特点等特征,将饶阳凹陷饶南地区的下古近系划分出了3个二级层序、10个三级层序.其中三级层序Ⅷ、Ⅸ、Ⅹ为河流层序,可划分为基准面上升体系域和基准面下降体系域,其它均划分为3个体系域.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所划层序发育的特点,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发育史和地层厚度的变化反映出古地形特征,建立了该区的层序地层学模式,并初步探讨了层序地层学模式与含油气性的关系,对各三级层序的含油性做出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 (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 (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 (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 (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 (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 (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 (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 (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 (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 (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 (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 (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本文阐述了层序地层学在松辽盆地应用的主要依据,总结了白垩系层序地层的基本特征。归纳出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在岩芯中层序边界附近见古土壤或根土层、河床滞留砾岩、水进滞留砾岩、水下滑塌、钙质结核及相突变现象,层序边界之上覆盖风暴岩、三角洲前缘席状流沉积、冲积扇、鲕粒灰岩、生物屑灰岩、物性良好的砂岩和火山岩。层序边界的测井响应特征为退积/前积渐变型、退积/加积突变型、加积/前积型、前积/前积型等。在地震剖面上,层序边界处见削截、上超、顶超等反射结构。根据地震、测井和岩芯资料的综合解释,重点论述了主要含油层系的体系域特征,由此提炼出松辽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理想模式。低水位体系域由滞后平衡表面之下的冲积扇、河口砂坝、“下切谷”充填物、滑塌、碎屑流沉积、浊积岩及三角洲前缘席状流沉积组成;水进体系域发育风暴岩、砂滩、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叠层石和碳酸盐浅滩;典型的密集段形成于海泛期,赋存于水进体系域顶部和高水位体系域底部;高水位体系域主要有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体系组成。经对比,松辽盆地与海相基准面变化的二级旋回趋近,但三级旋回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立足东部箕状断陷盆地的特点,以冀中拗陷和二连盆地为重点研究对象,提炼出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在缓坡带,以风暴浪基面作为“陆架边角”的参照物,层序地层特征相似于海相被动大陆边缘背景;在陡坡带则截然不同,并以湖面与边界断裂的交点取代“陆架边角”,各体系域所含沉积体系与海相模式不尽相同,在盆地形成初期的层序,低水位体系域发育,湖泊消亡以后,主要发育高水位体系域。此外,本文还探索了层序地层与油气赋存的关系,指出富砂的“盆底扇”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层序地层学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砂岩型铀矿床找矿勘探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本文对比了砂岩型铀矿与油气成矿特点;研究了砂岩型铀矿与层序地层体系域的体系;提出高水位体系域是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目标,低水位体系域下的切谷是潜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有利部位,水进体系域一般不利于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最后,作者展望了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沉积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中段发育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基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莱州湾凹陷三维地震、主要钻井及取心、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对莱州湾凹陷沙三中段层序地层特征及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展布进行精细研究。将沙三中段整体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及高水位体系域域内三角洲期次包络面的界定将沙三中段进一步划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3个体系域及6个四级层序。在层序格架内分析了研究区沙三中段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沙三中段低水位体系域西部斜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北部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湖侵体系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高水位体系域发育4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高水位体系域Ⅰ、Ⅱ期发育坡移浊积扇沉积。根据层序发育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沙三中段低水位体系域扇三角洲、湖侵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高水位体系域坡I和II期的坡移扇沉积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下一步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南堡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古近系主要分布有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三套有效烃源岩。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沉积有机相等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东三段、沙一段和沙三段不同层序和同一层序不同体系域中烃源岩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地区烃源岩非均质性特征明显,烃源岩生烃的层位主要分布于SQ9、SQ5~SQ8、SQ2和SQ1的湖扩展体系域和早期高位体系域,SQ2为优质烃源岩段。造成这种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特征,这影响着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和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8.
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不整合面、钻测井等标志将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南部区块Napo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以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细分出陆架边缘、海侵和高位体系域。陆架边缘体系域以潮汐水道沉积为特征;海侵体系域以广泛分布的陆棚相泥岩沉积为特征;高位体系域发育加积式陆棚相灰岩沉积。最后识别出潮汐水道砂体、水下浅滩和M1岩性尖灭带3种有利的岩性地层圈闭,综合预测Oriente盆地南部区块Napo组的潮汐水道砂体发育区是最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9.
琼东南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运用当代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 综合分析了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 发现琼东南盆地经历了早期裂陷和晚期坳陷两大发育历程, 相应划分出TejasA和TejasB两个超层序组; 与盆地非海相、海相过渡相、生长断层、缓坡和被动大陆边缘背景演化阶段相匹配, 形成了5个超层序.以不整合及其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为三级层序边界, 识别出19个层序, 含5 7个体系域、5 4个以上准层序组、196个以上准层序.在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 沉积层序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低水位体系域包含的沉积体系不同.在恢复古地理环境的基础上, 提炼出有关沉积层序模式.根据可容纳空间分析, 编制了本区海平面升降曲线, 发现陵水中期、梅山早期和莺歌海早期三次大的海泛与全球变化完全合拍.在纵向上, 海进体系域至密集段生烃潜力最强, 空间上以外陆架-大陆坡最好, 其次为滨沼或海陆过渡相.指出了陆架坡折附近的低水位楔和斜坡扇是值得注意的隐蔽圈闭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从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内容包括三级层序和体系域类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层序地层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古土壤和遗迹化石在层序识别中的意义;盆地类型与沉积体系研究进展,包括不同盆地类型沉积分析如构造气候与沉积、前陆盆地沉积、断陷盆地沉积、走滑和弧前盆地的沉积等,涉及碎屑沉积的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