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11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琥、副厅长刘鲁等一行,到禹城市调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传忠和禹城市政府负责同志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李琥一行先后到山东兴达科技有限公司、禹城市三里杨社区、禹城市清洁型煤物流园、禹城市龙泽试验学校实地调研,现场了解情况。随后召开由禹城市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就禹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座谈。李琥对禹城市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2.
以禹城市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基于禹城市2000和2017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综合运用GIS、景观生态学及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了2000年与2017年禹城市乡村聚落的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禹城市两个时期农村居民点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与2000年相比,2017年禹城市农村居民点分布更加聚集;从聚集程度来看,禹城市农村居民点聚集的态势不够显著,这与禹城市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禹城市农村居民点总体用地规模和数量虽然在减少,但部分居民点用地规模增加明显,居民点有集聚发展的态势,同时禹城市农村居民点斑块形态由复杂化向规则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8目,《禹城市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公布施行。至此,禹城市农村村民使用宅基地有了新“指南”。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正确引导农村居民集约节约用地,依法用地,推动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轨道,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鲁政发[2001]89号)文件精神,参照《德州市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德政办发[2006]21号),结合禹城实际,禹城市制定出台了《禹城市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填补了该市多年来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份,禹城市20万亩基本农田示范区项目被国土资源部批复实施。该项目是全国100个试点项目之一,山东仅有5个,德州仅有禹城。禹城市国土资源局从申报开始,就对划入试点范围内的基本农田纳入重点管理,突出“五抓”,监察、规划、耕保、国土所、办公室多管齐下。上下联动,有力确保了20万亩基本农田示范区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农村废弃建设用地的整理,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可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缓解因工业化发展造成的建设用地高度紧张的现象,同时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该文结合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对禹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禹城市城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陆块、华北拗陷区、济阳坳陷区、惠民潜断陷、临邑凹陷南部。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禹城市城区东营组热储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热流体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禹城市城区东营组热储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大,成因主要为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7.
5月24日,高唐万家洼土地整理项目在高唐县国土资源局进行招投标。最终该项目由山东省禹城市外贸机械施工公司中标,这标志着此整理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相似文献   

8.
经德州市政府批准,禹城市自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为进一步加强地价管理,保持基准地价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城镇基准地价在土地市场和土地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德州市国土资源局部署,禹城市局于2006年5月在德州市各县市区率先开展了第3轮城区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于9月19日召开了禹城市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听证会,邀请社会各界23名代表参加会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为确保该项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提供了充分依据。10月14日,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有…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5日,全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现场会在禹城市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玉志、德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袁秀和、耕保处处长宫志强、禹城市委书记陈永华出席会议,全省17个市国土资源局耕保科长和负责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省厅耕保处副调研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制约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起生态环境的改变。根据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