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由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联合主办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及深源岩石包体国际讨论会”于1992年9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近几年来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与海内外学者的合作,促进国际岩石圈计划的深入开展。与会代表中,除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校、地矿部和国家地震局等系统的知名学者外,还有来自基层生产单位的代表。会议特邀了著名地球化学家江博明博士和英国学者Menzies博士出席,澳籍华人孙贤沭博士作为会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此外,台湾著名岩石学家陈正宏教授和来自台湾大学的五名年青科学家以及美、英、日、意、墨西  相似文献   

2.
由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中国全国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及深源岩石包体国际讨论会”于1992年9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目的是总结交流近几年来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与海内外学者的合作,促进国际岩石圈计划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王清晨 《地质科学》2003,38(1):73-73,84,96
“超高压变质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0至 2 1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讨论会由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 8任务组主持 ,由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和国土资源部联合资助。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 8任务组主席从柏林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柴育成博士、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清晨博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向来自 9个国家和地区的 75名科学家表示欢迎 ,并祝学术讨论会圆满成功。讨论会围绕“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地球物理调查”、“超高压…  相似文献   

4.
王清晨 《地质论评》1991,37(2):191-192
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以“中国岩石圈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为题,于1990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市龙乡饭店举行。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岩石圈全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马杏垣教授和秘书长孙枢教授在会上回顾了国际岩石圈计划执行10年来的情况,并介绍了今后5年的研究动向。来自国内30  相似文献   

5.
《沉积学报》1987,5(3):1-3
叶连俊教授自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叶连俊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6.
学会之声     
2004年7月26-28日,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新疆库尔勒市举办了"塔里木及其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会后组织了对塔里木盆地的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26~28日,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新疆库尔勒市举办了“塔里木及其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会后组织了对塔里木盆地的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8.
全国海相火山岩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3月27日-4月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以及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发起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地矿部、冶金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共43个单位81人.会前和会议中征得论文或论文摘要共139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在大会及3个专业组的小会上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术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此外加拿大学者蔡斯教授也向会议介绍了太平洋东北部Exploe洋中脊火山岩、硫化矿床及构造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陈继荣 《岩土力学》2004,25(6):864-864
2004年5月18~22日, SinoRock2004国际岩石力学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本次会议足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学报》共同主办,中科院武汉岩土所承办的。会议组织委员会由潘家铮院士任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冯夏庭所长和《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学报》主编、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John A Hudson教授共同担任主席。本次会议得到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宽诚基金会、  相似文献   

10.
《沉积学报》2004,22(3):524-524
2004年7月26~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召开了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承办孙枢、贾承造、刘宝王孚、钟大赉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一与会正式代表6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北京)及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相似文献   

11.
全国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它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首次学术会议。来自全国101个单位的185名代表向大会提交了233篇论文。它们反映了我国地矿部、冶金部、有色地质总公司、核工业部、建材部、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系)等各个系统在本学科中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固体地球物质组成和演化专业委员会(IUGS-SECE)、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荷兰Elsevier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共同发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承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大陆岩石圈的成因、演化与现状”,于2005年6月25-30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与会专家、学者100余人,其中包括英国皇家学会及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在内的近40位国际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知名学者,不乏世界一流的地球科学家,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大会圆满完成各项预定日程,讨论热烈、组织有序,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以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戍矿作用为中心内容的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召开。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学术讨论会,是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到会的185名代表,分别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建材部、中国科学院,地质院校(系)和有关编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大陆岩石围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笫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37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市环柔县龙山宾馆召开。这次盛大的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学会同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得到国际联合会岩石圈委员会、环太平洋能原与矿产资源委员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构造委员会、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的支持共同召开的。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发起,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IAVCEI中国国家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国际大陆火山作用学术研讨会(IAVCEI2006)”于2006年5月14~18日在广州市白天鹅宾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研究员。IAVCEI主席Navon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家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姚玉鹏博士专程到会致辞。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连俊教授从事地质工作六十载暨八十华诞,在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下,于1993年4月22日至24日在京举行了庆祝会和《沉积地质学新进展》学术讨论会。旨在表彰叶连俊教授几十年来在沉积地质学界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通过学术研讨,推动我国沉积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岩土力学》2008,29(6):1653
4月28日,2008年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J.A.Hudson教授(英国)应邀参会并致辞。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前主席C.Fairhurst教授(美国),原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亚洲岩石力学学会主席S.Sakurai教授(日本)等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及43所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2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其中包括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加拿大、韩国、苏丹、伊朗及柬埔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3名外籍专家。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本会岩浆岩委员与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全国海相火山岩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有关的编辑出版部等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海相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第一次聚会。会议共征得论文摘要118篇,论文21篇,大会宣读7篇。会议还按区域地质、岩石及矿产三个专业进行了分组学术交流,有32位代表在专业组会议上发言。此外,加拿大学者  相似文献   

19.
第10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2003年9月8~12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来自全球岩石力学界的学者、专家、教授近400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理事长钱七虎院士为团长,一行34人组团出席了会议。 本次大会由南非岩石力学学会承办,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形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冯夏庭所长和清华大学李仲奎教授在大会上发言,东北大学唐春安教授等5名中国学者在分组会上发言。大会组织工作井条有序,组织者充分利用会议资源,在信息宣传、产品介绍、论文张贴方面均有特色。本次大会中国代表人数仅次于主办国南非,全…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组织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X射线光谱学术报告会"于2015年9月17~18日在山东威海成功召开。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期刊《X-Ray Spectrometry》主编R.Van Grieken教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罗立强研究员、新里斯本大学M.L.Carvalho教授、国际原子能署C.Streli博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愈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魏向军研究员等近十位国内外X射线光谱领域著名学者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内容涵盖:X射线光谱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X射线光谱应用于纳米层和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