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董瑜  谢高地 《地理科学》2001,21(5):407-411
借鉴物理学中的场思维,构建了资源场理论分析框架,探索了资源流动的力的本质:资源势差是资源流动的内在本质,资源场力是推动资源流动的本质力量,资源场力和外力的合力是资源流动的直接力量。利用资源场论分析了山水省宁津县宁津镇、张学武乡劳动力资源地域流动和部门流动的情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容易使低层次的学生“吃不了”,失去信心,或使高层次学生“吃不饱”,失去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我对学生进行了分层优化,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中学生对地理课却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但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的设疑置问,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朱英芳 《地理教学》2010,(19):35-36
陶行知先生说过:“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要求,它立足于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倡导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与时代特征、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强调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课程资源是课程开设的前提条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课程资源存在方式来看,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隐性课程资源也叫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一般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它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的核心无乎教学内容的学科逻辑“教什么”才“有地理课要教给学生能够发展有用的地理”。就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以的记忆,将学到的知识才“有用”,二是“怎么教”才“有效”。前者关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这才是有力量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教对学生终身“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效的学习,是学生能抛弃自己的课本、笔记和琐细智慧的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前,就初中学生来说,能把地理学好的不多,喜欢地理的就更少了。而讨厌地理学科的学生却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抱着“教不教是我的事,学不学是你的事,别说我没教”的态度,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相似文献   

8.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6,(12):10-12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小在优越生活条件下长大的高中生,很难深切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二勃课改“民族精神教育进学生头脑”的理念在很大程霞上依托“民族精神进课堂”的实质性落实。虽然:弛理学科有着独特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丰富的德育内涵,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地理学科的课堂德育教育存在着内容单一化、方法形式化、更新滞后等问题。笔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辨析社会是非、参与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地理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地理教育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应该成为地理教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旅游业”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初中地理教材“中国的旅游业”一节,包含了资源、环境、化、民族、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状况究竟如何?本文作者对其所在县进行的调查表明,问题是严重的,困难是大的。特别是初级中学地理教育的情况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希望各地从事地理教育的同志、特别是县地理教研员.对本地地理教育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地理是中学教育的必修课,对于培养“四有”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地理学科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让我们共同为振兴地理教育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典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与保护——以喀什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形式为语言、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也很容易受以外来文化冲击,失去本民族特色,从而失去旅游价值,对这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民族性、神秘性、艺术性、特殊性、传统性原则。喀什地区内部旅游开发应注重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和维吾尔音乐舞蹈等艺术产业化建设;以喀什为基地对外延伸至周边中西亚国家,共同开发和建设中西亚贸易旅游区,并进一步促进商贸旅游区域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04,(7):1-3,10
原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本刊名誉主编褚绍唐教授,因病于2004年6月17日与世长辞了。我们失去了一位为我国现代地理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地理教育家,失去了一位让我们永远尊敬和感念的恩师。褚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勤奋敬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还在伏案工作,倾其心血著书立说。他诚笃待人、高风亮节,深得同行和后辈学子的敬仰和爱戴,他是我国地理教育界的楷模。我们以沉痛的心情悼念褚绍唐先生,并特刊此文,表达我们的追思与怀念。  相似文献   

14.
章玲 《地理教学》2004,(8):33-3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15.
沈斌 《地理教学》2007,(3):9-12
课程的高水平实施离不开课程资源建设,从教研层面来看,除了解决素材性资源“有没有”、“是否丰富”的问题,更需要挖掘优秀教师个体身上蕴涵的教育实践智慧,这是更重要的课程资源。按照新的资源观,人们对待资源不在于占有多少,而在于能否运用资源。精品课是凝聚在优秀教师身上的教育实践智慧的重要载体之一,它的建设过程是挖掘智慧的过程,它的运用是分享智慧、启迪思维和放大优质教师资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庆军 《地理教学》2014,(17):24-28
正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自然地理(必修一)从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新教育理念。但因高初中地理内容和教法学法的巨大落差、数理化生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严重滞后,或因迎合考试评价致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取舍失衡等诸多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叠加,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地理的难度不亚于物理、数学,以致不少学生一开始就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并严重影响后续教学的正常开展。课堂教学方面,满堂灌、赶进度仍是普遍现象,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应在深挖教材国情教育因素的基础上,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注意掌握教育契机,适时地对学生动之情、晓之理、导之行,以各种方法多方位地进行。一、教学中教师要情真意挚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醒目、动人的图像,声形俱佳的直观形象,创设与学生心理息息相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激励他们的爱国情、忧国心、报国志。生动的教学语言最能感染学生。教师要以言传情,以情感人、绘声绘色讲述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引导学生入景生情,把他们情思带到令人神往的境界,使他们深切…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从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入手,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交流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合理挖掘学生的经验资源,丰富教学素材。通过交流活动,引用学生的发言材料,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学科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地理》2006,29(2):236-23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干旱区资源环境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具有区域特色和中国干旱区生物学科基础研究、保藏中心和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中国科学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它覆盖了7个野外台站及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徐维娟 《地理教学》2012,(16):42-44
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如东县沿海滩涂广阔,风力资源丰富,有"风电三峡"之称,是我国第一个绿色能源创建县。利用"‘绿色能源’不是梦"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环境和发展的相互关系。实践证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地理开展环境教育是行之有效的,能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逐步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