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先进的GPSRTK技术在福泉市大湾磷矿勘探线剖面测量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GPSRTK技术在矿区勘探线剖面测量的优越性,并对其测量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郭鑫  赵际新 《吉林地质》2013,(4):164-166
主要介绍了技术及其快速静态定位、准动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三种定位模式。重点对GPS RTK技术在地质找矿、工程测量中的勘探网及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图根控制点加密、勘探工程放样、地质特征点采集、物化探测网和勘探线剖面测量等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家祥  丁锐 《安徽地质》2003,13(4):301-302,315
利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建立合肥市行政中心区域的工程控制网,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结合全站仪进行行政中心大楼轴线桩及挖孔桩放样。  相似文献   

4.
MAXI-PROBE磁偶源频率测深是探测精度很高的一种电磁法探测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我们该技术分别在江西宁武,内蒙东胜等矿区进行鸡窝状煤层或薄煤带分布规律勘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应用该技术探测东胜矿区的薄煤层厚度及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水文地质工作的新方法,我们在某矿区进行了水文地质物探测井的试验工作,由于井壁不坚固经常发生掉块,曾经发生过数次将电极卡住造成电缆卡在井内事故,由于水文测井大部份是在岩层比较破碎水量较大的钻孔中进行,所以这种事故更是屡见  相似文献   

6.
地下采空区的存在极易造成电力杆塔倾斜、沉降,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隐患。因此,探测输电走廊下的采空区意义重大。接地网的存在会对测量的数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探测结果不准确。而且在实际探测中,有些探测位置不可避免地遇到有电力杆塔的位置,而杆塔下侧埋有接地网。对接地网存在时采空区的探测进行研究,利用电磁场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不同探测方式下接地网对探测数据的影响分析,考察了接地网对采空区探测数据的影响规律。同时,针对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可以为输电走廊下的采空区探测的实际工程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RTK测量技术因具有作业精度、作业效率高等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矿区测量工作中。宁东煤田梅花井井田.总测量面积约70km^2,测区内沙漠较多.原有控制点破坏严重,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施测十分困难,为此采用RTK技术,并建立了精度高、布局合理的矿区控制网。控制网由已知点4个,未知点15个组成,共处理基线65条。通过对控制网进行技术分析,发现RTK测量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规范要求。结合GPS RTK技术在该矿区测量中的应用实例.指出RTK技术从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设置至数据检验各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认为RTK技术是矿区测量工作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华平 《安徽地质》2009,19(1):78-80
从GPSRTK技术在高山地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快速静态和GPSRTK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作业时间以及定位的精度,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强质量控制。采用GPS快速静态GPSPTK相结合定位技术的精度及效率在黄山风景区像控工作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RTK技术是GPS发展的最新技术 ,已经开始应用于测量的很多方面。主要论述了GPSRTK在地籍测量中的相关技术 ,并且将其与地籍测量中的其他技术进行了一些比较 ,提出了将GPSRTK与全站仪结合进行地籍测量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一些远海特大型工程,主要是特大型桥梁的建设正迅速展开。远海工程的测量定位都得依靠GPS定位技术。由于海上施工放样的特殊性,在针对远洋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施工放样方案选择和精度分析。通过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践,摸索出在GPS静态测量的基础上用全站仪等常规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放样的方法,它能保证测量放样工作的速度和测量放样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