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引言 在“九五”项目的实施中,我国地磁观测台站已基本上配备了数字化记录的磁通门磁力仪和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高精度的CTM-DI仪磁通门经纬仪和G856质子磁力仪等绝对观测仪器也得到了普遍应用。有些台站仪器配置甚至更高,进口相对记录仪和绝对观测仪同国产仪器并行运行。但是,地磁观测任务决定了台站不能在架设数字化仪器的同时,立即停止原有模拟记录仪器,也就是说,各套仪器必须有一个并行运行期,这样做有利于数据对比分析及观测数据的连续可靠,进而分析仪器本身的性能,进一步做好数字化改造工作。在地磁台站,数字化改造改变…  相似文献   

2.
地电供电对地磁观测干扰的排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数字化地震技术的发展,台站逐步进入了智能化的管理,各台站都相应地使用了计算机和数字化智能仪器,目前许多地震台站的地磁观测都安装了ZNC-Ⅱ质子智能磁力仪,每分钟观测一个地磁Z分量值,并利用设定的程序将它记录在单片机上,通过信号线与计算机相接,能够...  相似文献   

3.
“九五”地震前兆数字化台站改造后,数字化的地磁观测仪器在全国各地磁台站推广应用已有两年多时间,两年来,数字化观测仪器和模拟记录仪器在武汉台一直进行并行观测工作,其观测资料稳定可靠。本文通过GM-3磁通门磁力仪与其它仪器进行数字和模拟观测资料的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观测资料优于模拟观测资料,数字观测仪器完全可以取代模拟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国家级地磁台站经过改造均配备了CTM-DI磁通门经纬仪(简称DI仪).DI仪是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地磁绝对观测仪器,可一机多用.既可在固定台站或野外测点实施地磁观测,还可作为普通经纬仪使用;既可观测地磁偏角D,又可观测地磁倾角I,还可与质子磁力仪配套使用观测地磁场总强度F.  相似文献   

5.
地磁台网秒采样数据噪声分析及降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磁台网共有111套秒采样仪器装备在50个地磁台站以及甘肃天祝、四川西昌、重庆三峡3个磁通门台阵上,主要包括FHDZ-M15地磁总场和分量组合观测系统28套,GM4/GM3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78套,FGE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系统2套,GSM-19FD型磁力仪3套.  相似文献   

6.
日本地磁观测技术的概况综述,着重介绍了日本地磁台站设置的特点,柿岗地磁台的自动化标准地磁观测系统,日本地磁仪器研制生产的特点,目前使用的情况及其自动化地磁数据处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CTM——DI磁力仪(简称DI仪)是第一次大规模在地磁台站推广使用,该仪器可一机多用,既可以作为地磁绝对观测仪器进行绝对观测,又可以检测各种材料的磁性,为建设合格的地磁观测环境把好建材关。  相似文献   

8.
德都地震台从2006年4月25日开始进行台站的数字化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地磁绝对观测室的建设和地磁相对记录室的建设。众所周知,地磁观测用房建设难度大,而难度大主要来自地磁观测场地和地磁观测设施的磁性是否合格。本文就是对德都地震台建设地磁房期间有关磁性检测和检测结果的介绍。利用G856磁力仪和CTM-DI磁通门磁力仪,进行野外和台站的材料磁性检测,方便、快捷、准确,是保证地磁观测用房建筑材料磁性合格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地震局95—01-02项目的实施,地磁专用数字记录仪GM3磁通门磁力仪和数字化公共设备DQS-1,在邕宁地震台运行已有近2年的时间。新的数字观测仪器的应用,改变了地磁台站原有的工作模式,取得了高灵敏、高分辨力、高采样率、高信息含量的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邵武地震台FHD-2B分量质子磁力仪观测环境、仪器运行、产出数据质量受人为干扰、外界因素、仪器自身干扰、背景噪声、磁场梯度诸多方面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出应对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与工作方法,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地磁台站改善仪器观测环境,提高观测仪器运行率,提升台站地磁观测数据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全国地磁台站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数据的质量效能评估中发现,多个台站存在同台观测仪器的记录数据曲线不一致问题.针对这类问题,研究人员对多种地磁观测数据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格值系数及姿态角对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数据的影响规律,建立磁通门磁力仪三轴校正模型,构建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测定仪器姿态角和格值系数,根据测定结果对记录数据进行一致性校正.数值模拟计算和台站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解算的格值系数精度优于0.002,姿态角精度优于0.15°.根据解算结果计算,日变幅为50 nT时引入的日变形态不一致误差小于0.13 nT,满足国家地磁台网对地磁相对记录数据日变形态不一致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成都地磁台绝对观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斌 《四川地震》2005,(1):29-33
对成都地磁台绝对观测仪器的配置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数字化地磁绝对观测仪器(DI磁通门经纬仪)和模拟观测仪器(GSI)的理论与实际观测精度作了对比分析。认为CTM—DI磁通门经纬仪与GSI一等磁力仪观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数字化仪器优于模拟仪器,并对DI仪的工作状况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喀什地磁台磁通门磁力仪与磁变仪记录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海军 《内陆地震》2003,17(4):366-370
作为国家“九五”科技公关成果的GM3磁通门磁力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地磁数字化记录仪器,现广泛应用于我国地磁观测台站。磁通门磁力仪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讲是勿庸置疑的,但是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制造工艺使得仪器的性能略有差异。CB3磁变仪模拟记录虽然不能象磁通门磁力仪那样提供高分辨率的数字化资料,但多年的观测实践表明,其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及其在野外震磁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G 8 5 6质子旋进磁力仪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化磁力仪 .适合于震磁前兆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 .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性能及性能试验结果 .最佳的震磁观测应当是以质子磁力仪观测地磁总强度为主 ,配合地磁 3分量与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 .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球科学和国家建设对地磁观测与研究的需求,结合“九五”地磁台站观测技术数字化改造,对地磁台站观测系统的发展及数字观测资料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南极长城站地磁观测站是我国首次建成的地磁自动化台站。本文简要地叙述了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地磁自动化台站系统包括3台GM-2单分量磁通门磁力仪,用来记录地磁场三分量的变化,分辨率为0.05nT,采样间隔为6s,1台分量质子磁力仪,用于进行基线值测量,分辨率0.1nT,采样间隔为6min。安装在PC机内的数据采集卡进行A/D转移和数采采集,本文还介绍了地磁数据采集和常规处理的程序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介绍了DTZ系列质子旋进磁力仪的思路和性能特点,通过台站使用认为,DTZ系列仪器能满足地磁台观测精度的要求,具有实际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测GSM-19T质子旋进磁力仪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的性能,2019年10月17—21日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以GSM-19W Overhauser磁力仪为标准仪器,对40台GSM-19T质子旋进磁力仪地磁总强度F,通过同步连续采样观测和仪器差进行了比测,计算其差值和均方差。结果表明,大部分测量仪器与标准仪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地磁总强度F均方差和仪器差均较小,各项技术指标参数符合大纲测试要求,测量仪器比测合格,可为基站观测和野外流动观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仪器保障;小部分测量仪器有漂移,地磁总强度F均方差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磁台网自数字化改建后,引入了基于分量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观测模式的FHD质子磁力仪。经过多年的观测实践,该仪器取得很好的观测效果,但在观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解决观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适应更高观测标准的要求,对FHD质子磁力仪进行了升级改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磁台网FHD质子磁力仪在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改进后FHD质子磁力仪的观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前言 CJ_6地磁经纬仪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一种地磁观测仪器。用于测量地磁偏角(D)和水平强度(H)的变化。经与标准仪比测后,则可观测地磁场的绝对值。在台站进行定点观测时,配以质子旋进磁力仪(观测总强度F)可测定磁变仪记录的D、H,Z基线值,进而得到所在地区地磁七要素的变化。 1981年底,配备给成都地磁台的CJ_6地磁经纬仪经与北京、武汉地磁台比测后正式投入观测。四年多来,仪器基本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取得了连续的观测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讨论,对观测成果进行初步的评价,并提出地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