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显微镜     
美国制造出一种高温显微镜,用它直接观察非金属固体的热效应。 样品安置在一个专门的热电偶上,热电偶可加热并记录到1800℃的温度。由于样品和加热器的热质量很少,所以反映时间几乎是瞬时的。例如,断开电流后,样品将在0.5秒内从1700℃冷却到700℃。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高温高压干热岩钻井定位轨迹探测设备存在耐高温高压性能差、稳定性差、测量精度不高、电能消耗大等问题,研制一套高温钻孔测斜装置,解决高温高压多点连续钻孔测斜及测温问题。选择耐高温元器件,设计控制和测量电路;采用自动间歇供电方法,减少散热,降低功耗;设计保温探管、承压探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承压外管的屈服强度和保温探管的温度场与压力场进行耦合分析和校核。最后进行仿真测试和野外试验,根据测试数据表明,设备能在280℃和12 MPa高温高压环境条件下实现深井倾角、方位角、工具面向角及温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重点简述中国近20a在高温作用下和高温作用后岩石力学特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国内学者在高温作用下和高温作用后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而开展高温作用下岩石的拉伸断裂试验和蠕变试验等相对偏少。国内学者主要基于统计损伤力学建立了高温下和高温后岩石的力学模型,但有些模型还存在不足,并未通过实际工程进行验证模型是否适用。  相似文献   

5.
6.
7.
橄榄石单晶体高温蠕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振民 《地球科学》1993,18(1):11-19
  相似文献   

8.
与前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超深钻进,探求地球奥秘的同时,德国超深钻进行动目前也正在加紧实施。上法尔茨地区温迪施埃申巴赫深度计划为1.05万米到1.1万米的超深钻探结果表明,今年夏天当深度达到6700m时,地温大约为180℃,据科学家们推算,钻进深度每前进100m,地温就升高28.5℃,当钻进深达到11.1万米时,地壳深部的温度就可能达到300℃。据测算,地壳的平均厚度。大陆地区为35km,大洋地区为5—10km,就以上两处超深钻进的布孔位置来看,均非地壳最薄部位(太平洋地区仅4—7km)。换句话来说,目前的超深钻进还未超出地壳范围。但从超深钻探所获资料来看,地壳以下的地幔温度为400—3000℃则是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9.
高温地热高效开发钻井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新军 《地质与勘探》2016,52(4):718-724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部的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环保的可再生资源,高效开发地热资源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温地热开发的钻井技术都是采用油气开发的技术,由于高温地热储层的特殊性质,使得常规油气钻井技术作业效率低,成本较高。针对目前高温地热资源开发的工程需求,介绍了高温地热储层的类型,分析了高温地热储层特性和高效开发的钻井关键技术,包括高效破岩技术,防漏堵漏技术、抗高温井下工具和仪器、抗高温钻井液、抗高温水泥浆和高效低成本钻井技术,并对未来高温地热高效开发的钻井技术攻关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高温地热钻井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温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泛、清洁环保的特点,世界各国都在加大高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土耳其ECOLOG公司Geo2E地热发电项目高温地热钻井实施过程中,针对区块高温地热钻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从井身结构设计、钻井提速、抗高温钻井液、安全钻井技术等方面着手,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该地区高温地热钻井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高温地热开发钻井施工提供有效借鉴,促进我国高温地热资源的经济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在高温高压成岩成矿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炉子类型很多,构成炉子的保温材料亦不一样。但就电热元件来说,目前应用最广的一般在1000℃以下采用镍铬、镍铝丝绕在炉膛外壁斜槽内,而在1000℃以上则用铂丝作为加热体。要做岩石熔融实验通常用后一种。用铂丝制作的高温淬火炉,固然有其优点,但是关键的问题是造价昂贵,仅一个炉体,价值近万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炉渣岩相分析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冷凝渣的岩相结构,并以此来推测该炉渣在高温下的行为。但炉渣在由熔融态逐渐冷却的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故用冷凝渣结构来反映炉渣高温状态是有缺陷的。为此,试用热台高温显微镜进行了炉渣高温显微结构研究,并与冷凝渣进行了对比。1 研究方法1-1 试验设备采用英国12D型热台高温显微镜,进行了高温熔渣研究。该高温显微镜是以热电偶、发热体和样品支架为一体的微型高温炉为主体,PtRh热丝炉可迅速将约0-1mg试样加热到1650℃以上,并可利用放大50倍的显微镜…  相似文献   

13.
金的高温热液地球化学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温、强还原性流体中,金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差,金配合物很难成为金活化、迁移的主要形式。纳米微粒单质金的熔点相当低,纳米液态金则成为金活化、迁移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质》2012,(1):41-41
本刊讯(记者段金平周楚军)1月5日,北京首例地热资源整装勘查项目——北京市凤河营地热田地热资源整装勘查项目获重大勘查突破,该项目第三眼地热勘探井于2011年12月27日顺利竣工完井,成功探获117摄氏度高温自流地热水汽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15.
胡斌  江祖成 《岩矿测试》1991,10(1):50-55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直流电弧放电中的高温化学反应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附参考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16.
高温地热钻井的最佳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琛 《地质与勘探》2016,52(1):173-181
地热开发的关键是地热钻井,高温地热钻井成本高,风险大。2008年,欧盟出版了"增强型地热系统最佳实践手册";2010年,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出版了"地热钻井最佳实践手册"。本文参考这两本手册和世界主要高温地热钻井实践,分析了高温地热钻井的特点及主要潜在问题,介绍了高温地热钻井的成熟钻井技术和一些前瞻性的技术,以及不同地质条件下(火山岩、变质岩和花岗岩)适用的最佳钻井实践,旨在对我国高温地热钻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勘查开发,环保型水基钻井液将成为发展方向。随着钻探深度增加,地层温度越来越高,对环保钻井液的抗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近10年来抗高温环保水基钻井液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包括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甲酸盐钻井液、有机盐钻井液、聚合醇钻井液、硅酸盐钻井液及甲基葡萄糖苷钻井液等。总结了现有抗高温环保水基钻井液体系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抗高温环保水基钻井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重点介绍国内外抗高温海水钻井液处理剂及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针对高温海水钻井液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抗200 ℃以上抗盐关键处理剂(如抗盐降滤失剂、增粘剂、防塌抑制剂、润滑剂等)、海水体系、检测仪器、高温环保等是超高温海水钻井液技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低含水率非饱和土模型的基础上,从冻土物理特性出发,只考虑毛细吸力和附加压力的作用,建立了非饱和高温冻土细观结构模型,并结合相关实验数据资料改进了高温冻土未冻水含量的经验关系式,基此推导出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以及抗剪强度随温度、含水量的变化关系. 同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非饱和高温冻土的相关物理力学特性,尤其在定性上能够与宏观实测结果相吻合. 最后,基于非饱和高温冻土微观模型,对非饱和高温冻土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进行了讨论分析,给出了合理的理论解释,并对高温冻土相关物理力学特性做出了定性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