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中国建立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措。一、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实行严格控制。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以代替原来实行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特别是要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2.
历史回顾 1998年<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一次修订.首先要肯定,那一年的修改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一是建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是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三是对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经济利益的损失提高了补偿标准;四是建立了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并对土地征用审批权进行了调整,等等.  相似文献   

3.
转征土地调查是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前期阶段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土资源部门为了满足建设项目用地审批需要而进行的一项专项调查工作,是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保护耕地、节约和集约用地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广大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认真、扎实地开展转征土地调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1月19日,自然资源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有关情况。我国耕地保护依然面临多方面压力,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保耕地、保发展、保生态的关系,耕地保护责任未有效落实、占补平衡制度执行不到位、突破用途管制审批和占用耕地、土地利用粗放,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
国家为加强耕地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修编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和建章立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断加强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为维护农民权益,不断加强征地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积极补充耕地。2004年以来,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组织开展了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行爵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作为用地审批报件的法律依据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它以农用地转用报审和土地征收报审为核心,涉及国民经济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的根本利益,对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保护耕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用地转用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实际步骤。农用地转用其实质就是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这无疑会使耕地总量减少,当然,这种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国家要建设,又没有更多的闲置土地,必然要占用一些耕地。但是,在农用地转用中,如何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使在必然减少过程中,能少减不多减,能不减少的坚决不减少,千方百计地做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8.
《山东国土资源》2011,(1):62-64
平度局多措并举保持耕地动态平衡近年来,平度市国土资源局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从土地宣传、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年度内各项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是农用地转用、生态退耕、耕地开垦和土地整理审批的依据,是土地参与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尉氏县国土资源局为有效预防耕地减少,确保粮食安全和缓解县域经济建设用地带来的压力,始终坚持把耕地保护、土地整理和后备土地资源整治纳入第一责任目标管理,每年都把土地整理和加大后备土地资源整治作为补充耕地数量的重要途径抓实抓好,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局以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为手段,切实把基本农田保护纳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并严格落实了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上级为该县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76870公顷,但该局却始终坚持把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保持在76890公顷以上,连续七年实现耕地总量…  相似文献   

11.
《浙江国土资源》2007,(1):23-23
12月21日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2007年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落实国发31号及配套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在会上强调,国土资源厅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各省区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的情况进行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责令整改,要求限期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和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并暂停该省区市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在土地利用指标分配上,他表示,2007年要适当压缩工业用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沂水县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的要求,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正>为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保障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实现土地利用特别是耕地保护的目标,平邑国土局相继建立健全了规划审查等制度,全面加强了对建设用地、农用地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规划管理。(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对于需要预审的建设项目,按规定程序和权限积极预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法律规定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用地预审。(2)切实做好农用地转用的规划审查工作。在建设用地项目报批过程中,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审查,出具审核意  相似文献   

14.
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自1997年编制和批准实施以来,已经通过土地用途管制手段对于保护耕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规划本身存在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方面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目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转)审批管理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保证耕地面积占补平衡,实现土地微观管理目的和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手段。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土地管理中如何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如何高效服务和从严管理,如何既科学合理又简洁实用,是目前国土资源部门必须面对和破解的现实问题。适应新形势,改革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以下简称土地征(转)报批)方式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以来,为有效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确保全县36241公顷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田阳县国土局多措并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占补平衡制。对农用地转用项目用地占用耕地严格实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政策,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此外,强化项目用地预审环节,凡是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规划审查和项目预审。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从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考核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制定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相似文献   

18.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快速发展、耕地大量减少,中央采取土地管理宏观调控措施控制建设用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背景下编制的,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遏制了乱占、滥占土地的势头,对于保护耕地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目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始终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为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用途管制为手段,以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关政策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国家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手段不断丰富,保护措施愈加严格,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出现稳步回升,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耕地保护工作的支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2012,(3):14-17
陈耀光代表(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修改《土地管理法》细化征地补偿标准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没有确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权威,其中规定的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也十分有限。建议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从1999年实施以来,已经过了十多年,这部法律确立了土地用途的管制制度,强化了耕地的保护,改革了建设用地的审批,完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