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秦岭山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文中在陕西凤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GI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方法完成了凤县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区划.结果显示:凤县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与河流侵蚀、植被覆盖率及人...  相似文献   

2.
地处贵州东部的铜仁地区,是我国西南部较典型的山区,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其所辖8县1市1特区,总面积18032 km2,总人口360.72万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至上百万元,给地方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阻碍.近年来,随着土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气候的变化,地质灾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本文从该区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其地质环境条件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渭北高原西段新构造活动强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1:5万专题遥感解译和重点地质调查,全区遥感解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共计611处,其中大型滑坡17处、中型滑坡194处、小型滑坡385处,小型崩塌15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将区内大、中型滑坡地质灾害点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6个集中分布带.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新构造与岩性条件的控制,以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区、带为基础,参考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影响范围及人类活动的状况,将千阳县城关镇-崔家头镇、陇县杜阳镇-千阳县草碧镇、陇县峡口河-杨河沟地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4.
周明浪 《地质与资源》2017,26(3):303-309
温州市滑坡地质灾害预警以近似于点状行政村为预警单元,具有精细化程度高、预警对象明确等优点.基于该理论建立的温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政府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期间,温州市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成功率较高,全市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让6起,避免了95人的人员伤亡和40万元的财产损失事件,是温州市"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效最为明显的一次.本文结合台风"苏迪罗"期间温州市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及预警结果分析,对预警结果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结合海南省保亭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根据野外实际调查与遥感成果,选取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3个大类,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坡高、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率、河流及公路等8个小类作为地质灾害影响评价因子.在ArcGIS平台上运用AHP法,进行评价因子权重计算并建立评价模型,完成保亭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划分出高、中、低易发区,可为今后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展1∶1万地质灾害易发区图编制工作,可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工程选址等提供可靠的资料,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泰顺县为例,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总结分析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的经验,为大比例尺易发区图编制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对全国1640个地质灾害高发县(市)进行了隐患排查,共查出约2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大型、特大型的隐患点有1.7万处。目前,除三峡库区少量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专业监测外,其余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  相似文献   

8.
张茂省 《西北地质》2019,(2):I0003-I0004
<正>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只有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山区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国际上大多发达国家已完成1∶1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工作,中国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了1∶5万滑坡崩塌泥石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工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东部地区的地质灾害以地面沉降为主,全国共有上海、天津等46座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的地面沉降;华北、华南地区地面塌陷十分严重,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  相似文献   

10.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完成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浙江省全面推广1:1万乡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图编制工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操作性、针对性更强的依据。本文通过介绍浙江省嵊州市乡镇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的编制过程及方法,对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约29万处隐患点分布在重大工程区、400多个城镇和上万个村庄,直接威胁和影响人口约8000多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财政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每年超过200亿元。全国共有近3500余家地质灾害防治行业资质单位,20多万名专业人员在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实施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确立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同时,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已成为区域地质灾害及发育环境宏观调查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应用法国SPOT5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查与监测,按照建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室内遥感解译、野外实地验证、室内再解译的技术路线,共解译出滑坡、泥石流灾害点1505处,并对灾害重点片区进行详细遥感调查.通过野外验证取得较好应用效果.SPOT5影像数据不但满足l:5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且完全满足1:1万重点片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2)
唐山市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有盆地、山区、平原、海洋等地形地貌,近年随着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利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展。在各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基础上,通过掌握的唐山市地质灾害现状,详细分析地质灾害成因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紧密关系。针对唐山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别提出防治措施,以避免和减轻相应地质灾害的发生及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2010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元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项目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为主要工作手段,查明了该区域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采用了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调查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控制,该调查数据集提供了2010年雅江县行政范围内的327组地质灾害数据,调查精度达到1∶5万级别,有效地反映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内工程地质研究、减灾防灾和制定区域防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灾害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地质灾害经济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地位地质灾害,是由与地质条件有关的作用引起的一类自然灾害.从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考虑,地质灾害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部分;1.地质灾害基础理论研究.2.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3.地质灾害经济研究.本文仅探讨地质灾害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近年来开展的1∶10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工作所取得的大量成果,对西南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几大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闻绍毅  李洋 《地质与资源》2014,23(3):296-300
中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学者和机构对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总结为4类: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国内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麻阳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地质灾害点密度、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地质构造、降雨、植被、人类工程活动、受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等9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与赋权.最后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进行麻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分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麻阳县主要处于地质灾害低-中等危险区,其中低、中危险区面积分别为984.44 km2和414.08 km2,极低危险区和高危险区分别为81.11 km2和86.57 km2.  相似文献   

19.
我国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笔者选取陕北黄土高原延安市子长县为例,通过1:5万地质灾害野外调查,采用SPOT5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质灾害解译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系统研究了河流演变与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谷地貌的演化发育程度对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对于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制定减灾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区域地质灾害三个层次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即基于自然属性的地质灾害研究、基于风险分析的地质灾害研究和基于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地质灾害研究。作者认为, 运用GIS技术, 将这三层次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 是进行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的有效途径。本文最后介绍了1∶600万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图编制的思路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