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钻孔应变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三要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靖祥  许风柱 《内陆地震》1995,9(2):118-125
将新疆高精度钻孔应变仪10年来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划分为趋势异常、短期异常、临震异常三类,并对三种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地震三要素与应变异常参量关系的密切,震级与异常量级、震中距有着确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杰英 《高原地震》2002,14(4):36-41
对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前后云南水汞异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9个观测台站中,地震前有1个观测台站的水汞出现中期趋势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远震异常,4个台站的水汞出现短期异常,1个台站的水汞出现临震异常。地震前3个月内,水汞短期异常有活跃,平静的过程,在平静中(仅1个台站出现临震异常)发生姚安6.5级地震。姚安地震发生在距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70km的地方。出现远震异常的水汞观测台站附近,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发震地区。  相似文献   

3.
丁平  叶忠 《高原地震》2003,15(4):67-68
共和2号观测井距共和县恰卜恰镇以南6.7km处的上塔迈村,海拔高程为2678m,成井时间为1975年10月,井深为194.35m,含水层厚度7.90、7.60 8.5m,年正常温度为25℃,涌水量为8.7L/s。由于成孔时间长,特别是近年来共和地区干旱少雨,在该井1km范围内又打了几口抽水机井,在农田灌溉旺季大量抽水,目前实际涌水量仅2.OL/s。该井系裂隙发育(破碎)带构成地下水储存间及运移通道,主要含水层第三系,所以该井具有良好的水地质环境条件,水井周围环境较为安静,加之该井孔封系条件好,含水层埋藏深。  相似文献   

4.
武定6.5级地震前的水化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杰英 《华南地震》1997,17(1):50-57
分析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6.5级地震前水化学多台项的前兆异常,较详细叙述了某些项目不同时期的异常特征,最后指出,可利用水化学项目的继承性异常和震后异常作为未来后继续地震发生的判据。  相似文献   

5.
对1966年3月8日邢台6.8级地震后的异常进行了逐项分析与讨论,发现有些震后异常与后续7.2级主震有比较可信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归纳邢台震后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可能在同类条件下对预报后续地震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大震前地下水位异常与应力异常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少群  王佳卫 《地震》2001,21(2):79-86
利用井口水位对潮汐应力的响应,分析了含水层对强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当含水层的瞬时应力变化值大于临界值时,水位的异常图像为阶变形态;当含水层的瞬时应力变化值小于临界值,但某一时段的累计值大于临界值时,水位的异常图像为缓变形态。而水位异常图像出现的上升或下降形态,取决于井孔含水层系统在大震孕育过程的应力调整再积累阶段所处的构造部位。水位震前异常的特征,源于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异常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研究了甘肃省地下水台网各井点的干扰情况,并通过资料处理,分析了地下水短临异常的某些特征,讨论了其监测效能,最后提出了该地区地震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8.
山西中南部流体前兆异常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前后,山西中南部出现了6项以流体为代表且具有短临性质的前兆异常。调查结果表明,异常中属人为干扰的有2项,占异常总数的33%,信度较低的异常有1项,占异常总数的17%,反映区域应力场活动的异常有3项,占异常总数的50%。根据以往震例及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认为,1a内在山西中南部有发生5.0级左右地震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使用《地震分析预报方法指南--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软件系统,对山西省多年来的水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给出各台站水氡的正常年动态变化;对现金次大同地震前CO2及He的前兆异常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判断异常前兆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将新疆高精度钻孔应变仪10年来观测到的应变异常划分为趋势异常、短期异常、临震异常三类,并对这三种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地震三要素与应变异常参量关系密切,震级与异常量级、震中距有着确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地震前异常的阶段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马瑾  马胜利 《地震地质》1995,17(4):363-371
将岩石变形曲线到达强度点以前比拟为地震前异常的中长期阶段,强度点至失稳点之间定义为短临阶段。在中长期阶段异常是由驱动力的增强或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引起,前者引起的应力扰动场与原来的方向一致,强烈扰动区与原来的应力集中区一致,后者引起的应力扰动场应力方向可以发生变化,应力扰动对平均应力影响较大,强烈扰动区位于断层错列部位。二者的强烈扰动场均与未来的震源区无必然联系。在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  相似文献   

12.
水化多层次加速前兆图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吉易  郑云贞 《中国地震》1994,(A00):157-165
重新研究渤海,海城,唐山,大同等地震的水化观测资料,发现水化的多层次异常加速图象是一种可重复出现的强震前兆现象,水化异常群体演变的趋势具有差异性,阶段性和自相似性,异常与地震的关系为“增长-地震”或“加速-地震”的形式。水化异常群体在半年、月和旬坐标尺度上构成多层次的增长或加速图象,可分别作为地震的中期、短期和短临前兆。水化多层次加速前科象可与多种前做比较,认识上与传统观点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叶建刚  胡益兴 《山西地震》2001,(4):34-35,39
历次大地震前,地下水异常现象十分普遍,如何正确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到底是地震前兆异常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这对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人员来说十分重要。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分析地下水宏观异常的问题,提出了在分析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华平  刘桂萍 《地震学报》1995,17(2):237-246
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开展电磁辐射观测以来,至今在全国已建立了130个观测台站,观测频段已由初期的全频段观测改进为0.01-20 Hz左右的超低频和几千赫至几十千赫的点频观测,从而减少了干扰提高了资料可信度.观测仪器主要有5种.对收集的40余次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0MS5.9异常距离为500 km,6.0MS6.9为1 000 km,MS7.0则异常距离可大于1 000 km;震前电磁辐射异常时间差别很大,大部分为2小时至45天,少数仅几分钟;绝大多数地震震时没有观测到电磁辐射现象;震前电磁辐射信号是不连续的、阵发性的,其发展过程是由弱-强-弱-平静-发生地震或多次反复上述过程.异常信息时间愈长、幅度愈大、则地震亦愈大.异常信息是频率低的出现早,频率高的出现晚.   相似文献   

15.
丰满台水氡,对远距离强震前兆异常显示,水氡井水位失稳状态,对应省内ML4左右地震对应率较高,本文从“古三论”(倍九论,节气论,穴位论)的角度讨论丰满水氡及水氡井水位异常,以便为综合预报,提供更多,信度更高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地球重力模型中球谐函数阶数的异常源深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地水准面高度异常与重力异常的比值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接近真实地球重力异常的异常源,为地球重力位球谐系数阶数与异常源埋深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异常源最大的深度范围。指出在核幔边界起伏的研究中,利用2-8阶重力位球谐系数的比较合理,这与Dziewonski等人利用地球资料,在考虑地幔对流时推测的阶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对岫岩2号井水位自1987年末在正常年变中出现急剧下降至1991年5月降至最低点后转急剧上升的动态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区域地质,矿山排水等有关资料进行定性解释,然后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矿坑排水影响半径。结果表明,岫岩2号井水位之所以产生急剧下降又转回升的动态是由于矿山排水影响所致,并非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8.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十里泉电厂井的水汞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志峰  李金波 《地震地质》1996,18(3):282-283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十里泉电厂井的水汞异常马志峰,李金波(山东省枣庄市地震办公室,山东枣庄277101)1995年9月20日11时14分,山东苍山沂堂(34°58′N,118°06′E)发生Ms5.2级地震。这是继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  相似文献   

19.
张素欣  王吉易 《地震》1996,16(2):177-182
通过对水氡体异常月频次序列的周期分析,指出水氡群体异常具有半年和3个月的周期特征,并且在强震前,整个波形发生畸变,各分波的振幅明显增大,随着地震的临近,从次要波至主要波的畸变也是逐步发生的。从而可判断该异常群体含有地震前兆的成分以及地震的临近。对地震的短临报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其它有关的研究工作亦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平行方位相关分析,纯异常矢量比和功率谱分析,Pc地电脉动,动电暴湾扰等多种方法论证了岱山中学地电场的短周期变化属于大地电位变化,该观测点是观测大地电位变化的敏感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