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马海盆地更新统一全新统含盐岩系分层沉积特征。下更新统:化学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一致,以石膏、石盐为主的盐层赋存于该统顶部。中更新统:盐层层数多,分布面积较下统增大。上更新统:含盐岩系范围小,盐类沉积丰富,盐矿物种类多,形成杂卤石、钾石盐为主的钾矿层。全新统:含盐率较高,有石盐相、钾石盐-光卤石相,缺失硫酸盐相。马海盐湖的演化历经湖盆形成期、湖盆封闭过渡期、湖盆封闭期、湖盆干化期四个时期。相应盐类沉积阶段为盐类聚集阶段、石盐沉积阶段、钠镁硫酸盐沉积阶段、钾镁盐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2.
老挝东泰钾镁盐矿床钾盐成生顺序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钾盐成生四相体系图的推演,分析Br元素在钾石盐和光卤石中含量及变化规律的差别,结合光卤石晶体形态的研究,得出老挝东泰矿区出现钾石盐在上光卤石在下的层位顺序是钾盐矿(光卤石)在形成以后发生元素迁移和重结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布谷马西矿区北部矿段钾盐矿为大型矿床,共圈出钾盐矿层16层,其中钾石盐型矿层3层,赋存于光卤石岩上部。钾石盐型矿层赋矿标高260.83~321.32m,估算KCl(333)资源量1743.5万t,KCl平均品位23.02%。矿床成因类型为后生淋滤成因。  相似文献   

4.
含盐系由五个含盐组构成,赋有相应盐层(S_1—S_5)和多层钾盐(K_1—K_8),盐层空间分布受基底构造、古地形、淡水补给状况(乌图美仁河、托拉海河、格尔木河、清水河)控制。固体钾矿层限于达布逊湖,察尔汗区段,低品级。液体钾矿层分层性明显,各品级矿呈多层或单层结构,全境以 a 级矿矿层为主体。  相似文献   

5.
黄岗潜凹陷岩盐矿床是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近年发现的一大型岩盐矿产地,预测岩盐矿总资源量超过240×10~8t。本文在总结黄岗潜凹陷岩盐矿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岩盐矿沉积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岩相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岩盐矿赋矿层位为古近纪官庄群大汶口组中段,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膏质泥岩、石盐岩互层,是一套含石盐、石膏的浅湖—咸湖相沉积建造,其盖层为新近纪黄骅群和第四系。岩盐矿层赋存形态简单,呈层状产出,产状稳定,走向近EW向,倾向近S向,倾角平缓,一般3°,局部断层附近可达10°。区内揭露岩盐矿层31层,埋深1079.75~1730.86m,单矿层平均厚度0.25~24.64m,单层最厚53.96m,累计平均厚度175.45m,单孔累计最大厚度320.23m,是山东迄今单孔控制最大的厚度,NaCl平均品位44.11%~96.08%。岩盐矿石矿物成分较为简单,主要盐类矿物成分为石盐和硬石膏,杂质矿物主要为黏土质矿物;矿石主要化学组分为NaCl,其次为CaSO_4,其他组分含量甚微;矿石结构主要为中粗粒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岩盐矿划分为结晶块状石盐矿石和石膏石盐混生石盐矿石2种自然类型,矿石工业类型初步确定为石膏质石盐矿石。黄岗潜凹陷盆地为一套浅湖—咸湖相沉积,大致反映了含盐水体淡化—浓缩—淡化的蒸发沉积过程;平面上初步划分石盐岩相区和膏泥岩相区2个岩相分布区,其中石盐岩相区靠近成盐盆地局部沉积中心,发育厚层岩盐矿。黄岗潜凹陷西南部含盐地层总体表现为向南倾伏的单斜形态;区域重力资料显示,该区靠近盆地局部沉积中心,具有较大的岩盐矿找矿潜力。区内岩盐矿层厚、质纯、埋深适中,初步评价具备建设盐穴储气储能库的地质条件,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从横河地区区域地质背景、铅锌矿地质特征简要分析了该类型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进而总结了成矿模式。其成矿作用分为两大阶段,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矿源层,后进过热卤水改造后阶段使铅锌富集成矿。构造、地层、热液为三大基本控矿因素,属层控热液矿床。望本文能为在横河地区寻找该类型铅锌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孟家庄子矿区瓷土(石)矿位于诸城市南10 km处。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中生代青山群,总体呈NEE向展布,石前庄组是赋矿层位;构造形式是单斜构造和断裂,节理不发育,局部断裂对矿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岩浆岩为中生代白垩纪青山期粗安斑岩潜火山岩,侵入于青山群方戈庄组中,对矿层没有影响。矿石自然类型为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工业类型为瓷土(石)矿。成矿类型为陆相(火山)沉积水解蚀变型瓷土(石)矿。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东平-汶上铁矿成矿带是鲁西重要的成矿带,区内已发现李官集、彭集等多个大中型铁矿床,探明了铁矿石资源量超过12亿t。通过收集东平-汶上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区域重磁、矿产勘查、科研成果等资料,分析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区域航磁异常特征、重力异常特征与铁矿床的对应耦合关系,提出了矿床的3个控矿因素:即控矿地层(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地层控矿专属性)、控矿构造(同斜复式背斜构造)、控矿岩浆岩(改造和破坏了铁矿带的完整性),通过对成矿区带样品采集测试,分别从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原岩恢复、变质岩构造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比,探讨了该区铁矿床为海相岛弧火山——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博白县石冠山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物质来源进行分析,认为矿区内铅锌多金属矿体属海底喷流沉积—改造型矿床,在此基础上总结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与控矿因素,以期对该区寻找此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大汶口盆地是我国著名的蒸发岩沉积盆地,盆地内蕴藏有丰富的石膏、岩盐等沉积型矿产。岩盐赋矿地层为古近系官庄群,控矿构造为同生正断层。通过对盆地内岩盐K,Mg等常量元素、δ~(34)S同位素特征以及盆地内盐泉卤水镁氯系数、钠氯系数进行分析,总结出盆地内蒸发岩是在相对封闭、还原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根据元素特征、镁氯系数及钠氯系数,总结出盆地具备成钾条件并确定找钾标志。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玉门市车路沟北金矿地处北祁连造山带西端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东段交汇部位,是区域上著名的西北"金三角"。该矿的形成与阿尔金左行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并且产出受其次级分支断裂带的控制;古生界在区域上普遍含金较高,是该矿主要的矿源层;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与金矿(化)体紧密伴生,车路沟花岗闪长杂岩体为该矿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矿源。结合区域成矿背景,采用区域矿床综合类比的方法,详细对比了车路沟北金矿区和寒山金矿、鹰嘴山金矿、滴水山金矿、牛毛泉东金矿、胡湾子金矿、南湖西金矿、红口子金矿、车路沟金矿以及昌马金矿等"金三角"金矿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遥异常特征等控矿因素以及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等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路沟北金矿和上述诸金矿控矿因素基本类同,矿床地质特征极其相似,作为"金三角"金矿带在北东方向上的延伸,具备深部隐伏较大规模矿床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总结了"金三角"金矿的找矿模型,探讨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成果能对本矿区以及北祁连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卫宁北山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是宁夏境内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最好、成矿迹象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金场子金矿是该地区已知最大的金矿床。在归纳该区近年来找矿成果基础上,对金场子金矿床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深部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构建了基于地-物-化多要素的综合找矿模型,并对矿区及外围、深部找矿靶区进行了圈定。研究表明:金场子金矿控矿因素主要为构造和地层,其中控矿构造表现为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生裂隙为主,控矿地层表现为特定的地层层位及岩性组合。赤铁矿-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等围岩蚀变,Au-Ag-As-Sb化探组合异常以及中电阻率、中-高极化率地球物理异常为该区主要找矿标志。综合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矿区金矿综合找矿模型,并以此圈定地表找矿靶区6处,并进一步根据矿化深部变化规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3处。通过对矿区及外围靶区开展地球化学剖面测量以及深部靶区钻探工作,验证了此次靶区圈定的合理性,为今后该地区找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桐柏─大别山成矿带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入手,分析与金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的地球物理场及地球化学特征;建立区域金矿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对巴隆岩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其控矿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矿体与NWW向断裂关系密切,NWW向昆中主断裂为矿床的导矿构造,NWW向F1断裂为矿床的配矿构造,矿区内F2,F3,F4,F5等NWW向次级断裂为矿床的容矿构造;尤其是在拐弯或膨胀处;强烈的印支期岩浆活动,剧烈的构造运动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通道和成矿空间;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重砂矿物标志、地貌标志、颜色标志、气味标志、化探异常标志等是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结合区域上成矿背景分析认为该矿区有着良好的找矿前景,并建议对矿床深部及外围做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鲁西地区已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床,如沂南铜井金场金铜矿、平邑归来庄金矿等,通过对沂南王家坊庄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分析,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控矿条件、矿床类型的认识,揭示了山东沂南王家坊庄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产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本次研究工作共圈定5处找矿靶区,为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门源县扎麻图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祁连板块范围内。该文在阐述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破碎带,其次加里东晚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也是矿床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主要找矿标志为地层岩性、构造蚀变破碎带、矿化蚀变、地球化学异常;加里东晚期,强烈的中-酸性岩浆侵位活动不仅控制了金矿体的就位,也带来了成矿物质,提供了热源;而频繁的构造运动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沉淀提供了通道和容矿场所,进而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辽东早元古宙拗拉槽中的铅锌矿床,可划分为层状矿床和脉状矿床两大类。本文论述了后一种类型的典型代表——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特征。依据大量地质事实,作者认为:东胜式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是与基底花岗岩活动密切相关的中生代半地堑系;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液态矿源层;中生代岩浆活动是矿液上升的热动力。综合这三大因素,建立了东胜式矿床的成矿模式。由此,期望对进一步找矿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研究,滩间山金矿田韧性剪切带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本区发育区域韧性剪切带和控矿韧性剪切带,并以NW、NE向为主;NE向区域韧性剪切带是NW向区域韧性剪切带的扭折带;控矿韧性剪切带在区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而成;经历了多期(次)活动,最终生成脆性断裂。韧性剪切带是金矿形成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成矿作用随剪切带的多期(次)活动同步演化.形成多阶段矿化富集,脆韧性和韧脆性剪切变形是两个主要的成矿阶段。不同方向区域韧性剪切带相互叠加部位是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唐家沟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断裂控制。主要矿体呈NNE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和黄铁矿化碎裂岩,主要矿体厚度与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与其他构造交会处以及控矿构造的拐弯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找矿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硫化物富集带及隐伏断层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20.
To study the compaction law and overpressure evolution in deepwater shallow sediments, a large-strain compaction model that considers material nonlinearity and moving boundary is formulated. The model considers the dependence of permeability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n void ratio. The modified Cam-Clay model is selected as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of the sediments, and the deactivation/reactiv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apture the moving top surface during the deposition process. A one-dimensional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compaction law of the shallow sedi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ttlement of the shallow sediments is large under their own weight during compaction. The void ratio decreases strictly with burial depth and decreases more quickly near the seafloor than in the deeper layers. The generation of abnormal pressure in the shallow flow san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mpaction law of shallow sediments. The two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eneration of overpressure in the sands are deposition rate and permeability of overlying clay sediments. Overpressure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deposition rate and a decrease i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overlying clay sediment. Moreover, an upper limit for the overpressure exists. A two-dimensional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differential compaction of the shallow sediments. The pore pressure will still increase due to the inflow of the pore fluid from the neighboring clay sediment even though the deposition process is interrup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