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能积累于人体及生物体内造成慢性中毒,引起严重的“骨头病”[1],并与严重的心血管病有连带关系[2].海洋中镉的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目前,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已将镉的污染列为国家海洋环境重点监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石油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中数量多、范围广、危害深的一种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海洋石油污染已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目前,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方法主要是定点监测和航空监测.用常规的定点测量方法,很难实现迅速地大面积地完成对海洋石油污染的监测,只有用航空方法才能实现.本文就当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航空遥感海洋石油污染监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海口湾的溶解氧及海水水质指标限制值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春华 《海洋学报》2006,28(2):146-150
海水溶解氧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生长和发育相当重要,与生物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含量变化是反映生物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污染监测的重要指标.海口湾是海南省的重点海域,1989年以来,陈春华等对海口湾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6],本论文就海口湾的溶解氧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发现了溶解氧水质标准限制值存在的问题.每年在该湾布设10余个站点进行污染监测,有必要对海口湾近7年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排污污染应急监测评价已经成为监测业务部门一项重要的应急工作内容。文章介绍了排污口污染应急监测评价中的站点布设、监测要素、频率等设计的原则,指出了排污口应急监测与常规监测的不同,文章最后结合一实际案例对排污口污染应急监测的资料获取、站位布设、监测要素选取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应用局限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以下简称ABC方法)是利用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来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的状况,由英国学者warwick [1]于1986年提出.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海洋污染监测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了海洋污染及污染监测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污染监测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作用。污染监测能反映海岸带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为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执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贯彻环保设施与工程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政策,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等各项制度,这些措施的落实都离不开污染监测的定量监督。污染监测的证据是处理污染事故、解决污染纠纷所必须依靠的。文章最后提出,污染监测具有执法监督地位,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可发挥技术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及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近岸海洋造成了陆源、气源、海源三类源头污染,导致海洋环境质量下降。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大、快速、准确的监测能力,是全球海洋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重要手段。从三种海洋环境污染源出发,辨析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同种类污染及其监测指标,梳理国内外卫星遥感监测相关海洋环境污染研究,检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在这些海洋环境污染上的应用,发现(1)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是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海洋大气污染沉降污染三种类型。(2)水质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有效针对水质环境恶化、灾害的大面积沿海水质环境等常规现场监测方法无法满足的情况,而海洋垃圾与微塑料污染监测方法已经从遥感反演到机器学习,海洋大气污染沉降的遥感监测应用中需要更多大气污染参数以达到精确监测。(3)海洋环境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仍然受到影像数据的分辨率限制,同时受海洋的立体性和流动性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应集中于立体化的海洋遥感探测技术,同时利用卫星、航空、船舶、岸基等多源、多时空的监测数据,将光学物理传感器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构建海洋多源监测数据库,为政府及相关商业部门提供即时海洋管理依据,辅助完善海洋文明与海洋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我国海洋石油监测技术,以及各介质中石油分析方法,使用仪器。我国海上常规定期定站位监测;应急油污染事故监测;海上溢油源监测;海洋沉积物油污染监测;海洋生物中油污染残毒监测;潮间带沥青球污染监测等。提出了目前我国海洋油污染监测技术管理中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海洋石油污染监测样品分析中选择标准油问题;石油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建立适用倾废、疏浚物、钻井泥浆、海滩沥青的石油监测标准方法;深入开展消油剂研制、性能考查和再污染问题等。同时还提出了加强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2005年丰水期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监测基础资料,以DO、COD、DIN和DIP作为基本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近4年来整个赤潮监控区水质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并从各监测站位、监测层次分析了赤潮监控区水质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水质污染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的N、P污染比较严重,水质有机污染一直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整个港湾水质一直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表层富营养化程度略大于底层,DI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整个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均存在港顶最高,越往港湾的出口处污染越轻的趋势。4年来监控区水质污染主要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交换能力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10.
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污染自动监测中传感器的现状、遥感器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今后海洋污染监测传感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1.
厦门港近岸水域中粪大肠菌群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885年,埃希氏从粪便中发现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尔后用它作为水、食品、土壤等被粪便污染的标志,海水中大肠菌群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假若沿海城市沿岸、海水浴场和各种养殖场等水域遭受到污水严重污染时,都可能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调查和监测沿岸水域中粪大肠菌群数,将具有重要的卫生学和流行病学意义,国外,尤其是日本对港湾、流入海域河口和太平洋沿岸水域以及某些经济性海域(如贝类养殖场)大肠菌群的分布作过大量调查研究[1-9],研究指出,盐度、pH、紫外线照射强度和海洋细菌、浮游植物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是影响海水中大肠菌群存活率的重要因素[10-13],迄今为止,有关海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分布,我国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厦门港近岸水域中粪大肠菌群分布及其一些影响因素作了初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研究海底沉积物一海水界面污染物迁移规律的最佳方法是通过原位无扰动采样技术获取该界面水样,经过实验室分析计算得出污染通量.文中介绍了用于沉积物-海水界面污染通量监测的自动采样技术,通过测量通量舱在海底沉积物上隔离海水中的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能实现痕量重金属等污染通量的实时、现场、自动采样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
应重视海洋污染生物监测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污染生物监测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方法,现就其现状、意义和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一、海洋污染生物监测的意义 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海洋污染科学问题专家组(GESAMP)对污染所下的定义那样,污染意味着种种有害的影响。而这些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危险化学品吞吐量快速增长,海上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风险越来越严峻,对海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以发生在福建莆田南日群岛的"达飞巴莱里"触礁事故为例,对应急监测过程、海域污染状况、应急监测的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监测表明,事故造成莆田、福清及平潭部分海域受到溢油及农药莠去津的污染,污染程度从重至轻依次为:南日群岛养殖区、福清养殖区、石城对照点海域、平潭对照点海域。整个应急监测为政府机构处置决策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应急预案、专业知识及监测思路3个方面,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今后开展海上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的应急监测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紫露草(Tradescantia)微核技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国外已有五年多的历史。1980年,此种技术的创始者,美国西伊里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来我院合作,在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监测空气、工业废水及农药等的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用此技术来进行海水的污染监测,也获得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6.
贻贝作为海区90Sr污染指示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福龙  陈英  黄凌毅 《海洋学报》1990,12(2):261-264
利用海洋生物积累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监测海洋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能克服利用海水进行监测需要大量水样的缺点,达到快速、简便、节约人力、财力的优点.因此,生物监测在国际上普遍受到重视,是当前监测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众所周知,贻贝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监测海洋污染[1,2],而在放射性监测方面也有过一些报道[3,4],多数集中于监测活化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海水污染监测新方法——紫露草微核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登勤 《海洋科学》1984,8(4):59-61
国內外环境科学工作者均在致力于经济、简单、有效的环境污染监测方法。紫露草微核监测法(Tradescantia MCN Test)就是比较好的生物监测方法之一。 本文重点介绍紫露草微核技术,及其在监测海水污染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海上石油污染危害严重。它不仅损失石油污染了海洋,而且它还危害沿岸居民,破坏生态平衡。从而监测和清除技术的研究成了热门科学。本文就当前世界正在使用的监测和清除技术作了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香港大埔海海水和几种食用贝类中含大肠菌群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受各种废物投弃的影响,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地面径流造成沿海地带受到粪大肠菌群的污染。如海域受到污水严重污染或人们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都有可能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海水中粪大肠菌群早已作为指示水质污染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出现和高数量则表明水域受到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因此,调查和监测沿海水域及海产品的粪大肠菌群的数量变化,具有重要的卫生学和流行病学的意义。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曾对某些港湾、河口以及一些经济性海域的大肠菌群分布作过调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地中海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结果与监测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监测结果饭知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现状和趋势变化;监测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归宿、环境容量和环境影响等。监测与科研工作的协调离不开强有力的环境管理体制,依法管理监测是地中海污染监测的精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