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幔岩是当前地质界正在积极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组构和演化,查明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的生成机制.二辉橄榄岩团块,通常是作为地幔岩残体进行研究的.可是一般该岩石团块多产在新生代、中生代一些碱性玄武岩的捕虏体中,而在我国新疆达拉布特华力西褶皱带,它却见于超基性岩体内.其发现和研究,将对探讨深部地质、了解铬矿成因和找矿,以及发展地幔岩岩石学和矿物学,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对该区二辉橄榄岩团块的地质产状、岩石矿物组构、物质成分及晶组分析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其岩石团块为新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
新疆西准噶尔是我国古生代的蛇绿岩分布地区之一。笔者基于该区超基性岩内地幔岩及其熔融残体与有关岩石、矿物的组构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岩石矿物生成温度、压力条件等,将区内超基性岩划为两个成因类型:①地幔岩及其熔融残体岩石;②衍生岩石。同时提出超基性岩的深熔分异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3.
崇根山岩块是贺根山蛇绿岩带内超基性岩出露面积最大的岩块,岩性主要以二辉橄榄岩为主,方辉橄榄岩次之以及少量纯橄岩透镜体或团块。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套超基性岩属于位于蛇绿岩套中下部的地幔橄榄岩序列,其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具有富Al的特征,分异指数很低(DI=0.1~2.79),而固结指数很高(SI=79.9~89.62),代表了原始地幔的残余。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弱亏损的特征,与阿尔卑斯型辉橄岩相似;纯橄岩稀土含量仅为球粒陨石的1/10,具有"U"型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阿尔卑斯橄榄岩和SSZ型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相似。崇根山大面积出露的二辉橄榄岩可能代表了洋盆扩张早期的地幔橄榄岩的残余。整体上富Sr贫Ti的现象暗示了后期消减作用对地幔橄榄岩地球化学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具有经济价值的铬铁矿矿床,在除非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中,通常与属于橄榄岩—纯橄岩岩系的超基性岩阿尔卑斯型侵入体有关.关于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的成因问题,有三种主要看法:(1)含有或不含悬浮晶体的超基性岩浆从上部地幔侵入到地壳;(2)基性(似玄武岩)岩浆从上部地幔侵入地壳,超基性岩由于它在岩浆囊中的分异作用而发生以后的分离;(3)构造地块的突起和地幔橄榄岩呈固态喷出.作者认为,全部地质资料是  相似文献   

5.
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云南金厂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厂金矿是我省当前唯一的大型金矿床,也是国内已知由超基性岩提供金质、构成大型金矿床的唯一实例。本文介绍了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从矿源岩(含矿的超基性岩)属性、硫同位素组成、硅质来源、超基性岩含金丰度值及其风化壳和硅化岩的金富集、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温度、活化转移条件——超基性岩热液蚀变序列的存在等方面,对金(镍)矿床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由超基性岩经酸性热液蚀变而形成的中温热液型(为主)金矿床。“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在岩金矿床中是新的类型,在矿床成因学上是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李旭平  张立飞 《地学前缘》2007,14(1):117-124
超基性岩的地质过程提供了地幔岩在造山带形成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并记录了地质构造以及壳-幔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根据现有的研究,可将俯冲带橄榄岩大致分为陆下地幔橄榄岩、基性-超基性堆晶杂岩和大洋地幔橄榄岩。文中简要评述了不同类型造山带橄榄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类型的橄榄岩所经历的地质历史不同,而留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大多数造山带橄榄岩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并受到蛇纹岩化等多期次流体和融体的交代作用,因而俯冲造山带的辉石岩和橄榄岩无论在岩石学的组成、结构和地球化学等特征方面通常表现得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7.
杨占兴  王彬娜 《世界地质》2016,35(2):378-386
对瓦房店地区30号金伯利岩管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地质条件等研究认为,30号岩管金伯利岩岩浆来源于深部地幔,部分遭到壳源混染,碳来源于深源,属于富含碱性组分正常系列超基性岩;岩管中金伯利岩SiO_2、MgO含量较低,而CaO、CO_2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与地幔中石榴二辉橄榄岩微量元素含量相似;矿床形成于晚古生代;郯庐断裂为导矿构造,金伯利岩浆在北东东向和东西向断裂交汇处侵入成矿,岩管是由爆发与侵入交替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8.
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深源包体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吕伯西  钱祥贵 《云南地质》1999,18(2):127-143
首次发现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中存在深源的碱性超基性-基性岩,还有前人报道的常见超镁铁质岩,岩石类型有碱性辉石岩、碱性辉长岩、无辉斜长岩、正长斜长岩。系统研究了此两种岩类的产状、岩石学、岩石化学及成因机理,认为碱性岩和辉石岩是代表富集地幔顶部,由二辉橄缆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碱性超基性-基性岩和钙碱性岩岩片和楔形体。  相似文献   

9.
甘肃北山红石山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成因类型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石山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板块构造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岩体之一,通过岩体地质特征及系统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研究,探讨了红石山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构造环境。根据岩体的岩石类型组合、相带产出关系、纯橄岩离析体的发育、岩体内部流动构造、晚期多种岩脉和铬铁矿矿化类型等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应是一种岩浆类型的侵入体;从岩石化学、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可反映出该岩体是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时期与古亚洲大洋在向南消之闭合其间,于雀儿山-英安山岛弧带南缘发育起来的一种弧后盆地裂谷类型的地幔岩浆作用产物,其机制或动力学环境为一种弧后扩张,地幔上隆的大陆裂谷岩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纯橄岩为岩浆形成的最富含镁铁组分的岩石,是超基性岩的重要类型。它产于不同岩浆建造的许多超基性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中。纯橄岩的成因被许多研究者看作是超基性岩石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在纯橄岩-橄榄岩-辉长岩建造类型的基性岩-超基性岩体成分中,纯橄岩可能占双重位置。  相似文献   

11.
古昌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昌蛇绿岩中首次发现斜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异常洋脊花岗岩的属性,岩浆源自地幔,与古昌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基性岩墙、基性熔岩的岩浆同源,是基性—超基性岩浆分异的残余,应属古昌蛇绿岩中的浅色岩组分,是蛇绿岩的端元岩石。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于滇西地区广泛发育有一系列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但对于其中地幔包体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云南中甸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中发现了岩性表现为由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苦橄岩→辉长岩→辉绿辉长岩→辉绿岩变化系列的超基性-基性岩包体。通过对包体岩石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形成包体的原始超基性岩浆属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产物,且与主岩形成背景相似,其岩浆源区位于难熔的方辉橄榄岩区与石榴二辉橄榄岩区的过渡部位,受岩石圈地壳混染程度较低。结合丽江苦橄岩性质,认为滇西地区上地幔存在早阶段峨眉山地幔柱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已有云南鸡街碱性超基性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基础上,本文利用岩石学混合计算等方法对杂岩体源区成分、结晶分异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鸡街杂岩体来源于亏损地幔;岩体中相对早期碱性超基性岩(主体岩石:霞霓纳辉岩、霓霞岩和磷霞岩)为很少或没有受到上部地壳物质污染的幔源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产物;晚期碱性中性岩(脉岩:钠霞正长岩和霓辉钠长斑岩)为幔源岩浆(与碱性超基性岩同源)演化过程中发生岩浆液态不混淆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古地磁学各种手段对76个古地磁样品的实验测试与数据处理,象其它测试实验研究方法一样,进一步说明了地幔岩部分熔融残体与其衍生岩浆岩不仅在各学科范围内显示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在古地磁学特征领域中亦具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西准噶尔地区在古地磁极位置方面,表现于纬度上相差10—30°,甚至更大。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笔者初步认为该区地幔岩部分熔融残体团块的形成时代可能属于早古生代早期,甚至更早。然而地幔岩衍生的超基性岩浆岩等的形成时代可能属于石炭纪。其中唐巴勒地区的超基性岩略早一些,可能为志留纪,达拉布特地区的可能属于泥盆纪,只有萨尔托海地区的相对略晚一些,可能属于石炭纪前后。同时笔者还得出了它们相应地质时期的古纬度等资料。根据已取得的数据及初步认识,文中进一步概述了它们的演化过程及运动学模式,说明研究地区的构造运动是较强烈的,它们经历了大规模地移位,其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古地磁学各种手段对76个古地磁样品的实验测试与数据处理,象其它测试实验研究方法一样,进一步说明了地幔岩部分熔融残体与其衍生岩浆岩不仅在各学科范围内显示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在古地磁学特征领域中亦具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西准噶尔地区在古地磁极位置方面,表现于纬度上相差10-30°,甚至更大。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笔者初步认为该区地幔岩部分熔融残体团块的形成时代可能属于早古生代早期,甚至更早。然而地幔岩衍生的超基性岩浆岩等的形成时代可能属于石炭纪。其中唐巴勒地区的超基性岩略早一些,可能为志留纪,达拉布特地区的可能属于泥盆纪,只有萨尔托海地区的相对略晚一些,可能属于石炭纪前后。同时笔者还得出了它们相应地质时期的古纬度等资料。根据已取得的数据及初步认识,文中进一步概述了它们的演化过程及运动学模式,说明研究地区的构造运动是较强烈的,它们经历了大规模地移位,其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相似文献   

16.
地幔柱与巨型放射状岩墙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松年  蒋明媚 《华北地质》2003,26(3):136-144
当前,在对超大陆和超大陆事件研究过程中,对地幔柱引发的超大陆裂解作用普遍引起了重视。为进一步在国内开展同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作者在介绍地幔柱一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作为地幔柱活动产物之一的巨型放射状岩墙群的特点及国外元古宙基性岩墙群的几个实例,同时对我国古元古代初期、中元古代初期和新元古代等三个时期的基性岩墙群的分布及年代学做了简略小结,指出我国在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研究工作中应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注意对其产状、形态、期.横和精确定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严格受达拉布特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侵入于早石炭世海相火山-碎屑岩系中,属华力西中-晚期产物。该岩带的萨尔托海、达拉布特、科果拉、坎土拜克和库朗库朵克等岩体分布有一系列成群成带出现的二辉橄榄岩大小团块。岩石类型以二辉橄榄岩及含单辉橄榄岩为主。与围岩的分界不够清楚,至多为突变关系。师占义等根据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认为该区的二辉橄榄岩可与国内外标准的地幔岩对比。但对于这类团块与围岩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的认识。笔者用弗氏台测定团块与围岩的橄榄石的Ng、  相似文献   

18.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受裂谷内部白地洼深断裂控制,走向北东东。该断裂西北侧为地幔隆起区,东南侧为一向南倾斜的地幔斜坡,岩带正好位于幔隆与幔坡之间。据同位素年龄资料及侵位地层时代,该岩带应为中、晚石炭世的产物。岩带至少有4~5个侵入期次的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单辉岩及单辉橄榄岩构成。基性岩以富铝钙、低碱、镁铁比值较高为特征,超基性岩以低铝钙、贫碱的超镁铁质岩为特征,是地幔物质分熔程度稍高或较高情况下的产物。该岩带具有铜镍硫化物矿床的良好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槽岩体由纯橄岩—辉橄岩组成,具层状构造,韵律结构发育。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普遍强烈塑性变形,具地幔岩结构特征。岩石化学成分既有阿尔卑斯型,又有层状型超基性岩特点;岩体内豆荚状、层状铬铁矿并存,岩体呈现特殊的二重性特征。现认为岩体是由地幔岩部分熔融分凝后的难熔残余物组成的“晶粥”,侵位于地壳内,形成“晶粥体”,经堆积作用成岩。大槽式超基性岩是含铬层状杂岩和铬铁矿的新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0.
新疆天宇杂岩体中超基性岩Cu、Ni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宇矿区广泛发育以橄榄岩、橄辉岩、辉石岩、辉长岩、闪长岩为主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研究表明:该区杂岩体中超基性岩具有碱性富铁质基性超基性岩石化学特征,具有Cu、Ni、S、Bi等元素高丰度和Se、Te、Zn、F等元素明显异常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Cu、Ni、Co、S等成矿元素高丰度说明成矿与岩浆活动有密切成因关系;成矿物质来源地幔;碱性富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含矿性取决于Cu、Ni、S成矿元素的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