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资源环境遥感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海量空间数据,设计资源环境遥感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检索及访问方法.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和特点的海量空间数据,采用空间数据库、文件目录方式和Web Service等方法实现数据存储和发布.在空间查询二步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空间位置的海量空间数据检索方法,可以检索以Mapping和Web Service等方式发布的数据,解决用户快速查找数据的问题.利用分层分块和可视区域格网索引等方法优化空间数据的传输、加载和显示等性能,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所设计的方法通过探讨数据的存储策略、数据的检索策略以及数据的访问展现策略,解决了海量空间数据应用中的数据有效管理、数据的精确定位以及数据快速传输呈现的问题.并基于此方法构建了资源环境遥感应急监测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胡应龙  陈杰 《测绘通报》2015,(12):88-92
近年来,大型空间信息系统用户交互数据、业务监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不断增长。高效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管理、迅速准确的检索、简便可靠快速的扩展已成为地学信息科学和水利业务应用领域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NoSQL和全文检索技术,在江西省水利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践中基于MongoDB和Lucene开源软件库设计实现了OGC Web地图服务瓦片数据的存储管理、海量空间矢量数据和元数据的全文检索。平台建设完成后大幅提升了数据库管理和检索的效率,达到了100万条记录模糊检索毫秒级响应的目标,较好地实现了海量水利数据的管理,具有良好联通性和互动性、地理数据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期望能以此为基础带动江西省水利信息的交流融合,促进江西省水利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集成、检索和访问的问题,从数据提供者和数据使用者2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具有统一集成、检索和访问接口的空间数据访问组件。该组件针对数据提供者提供统一的集成接口,实现了以ArcSDE为例的空间数据引擎和以REST服务为例的Web Service引擎,建立了针对第三方空间数据引擎和Web Service空间数据源集成方法。该组件内部构建了空间数据处理模块和Web Service数据处理模块,与空间数据集成接口相互协作完成集成并处理空间数据源的任务。同时,针对数据使用者提供了空间数据检索和访问功能,在空间数据检索接口中实现了基于要素的检索方法,能对集成后的空间数据进行快速的查询检索,达到空间数据共享、访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空间数据的存取效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运作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影响空间数据的存取因素着手,着重分析了基于Oracle空间数据库的源数据大小和空间索引方式对空间数据存取速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组织源数据以提高空间数据库存取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FME的GIS数据格式转换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语义转换的转换理念,利用FME转换平台实现GIS空间数据转换,以厦门市公交路线的MIF数据格式转换成SHP和Coveage格式,分析语义转换的原理和数据质量,最后阐述FME在GIS空间数据转换、海量数据存取及Web共享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特大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具有数据海量、增长快速、多源异构、频繁使用的特点。随着大数据和Web2.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空间数据存储管理与共享服务模式存在成果缺乏整合和挖掘、空间信息服务被动且无差别性等缺点,难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空间数据内容、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难以适应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本文对个性化服务和云空间数据中心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个性化空间数据情境应用模式,以及一种基于Web客户端的个人异构空间数据在线集成方法,基于NoSQL实现了个人空间数据与传统空间数据服务集成,并以北京市为例基于私有云构建了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可扩展、用户参与度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特大城市云空间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空间数据在国土资源信息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TB乃至PB级海量数据中,进行快速、准确地空间分析及应用,成为摆在很多国土资源WebGIS信息系统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云南省土地监管信息服务平台课题研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网络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切片机制,并提出了瓦片矢量的试用,其应用在云南省土地监管平台空间数据"一张图"快速浏览查询和分析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种面向并行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划分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面向基于对象关系型数据库而构建的并行空间数据库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Hilbert空间填充曲线的适合于矢量空间数据的数据划分算法。在充分考虑空间信息的海量特征以及矢量数据存储记录的不定长等特点的前提下,该算法可实现并行空间数据库中海量空间数据记录在多个存储设备上的均衡划分,以避免出现数据倾斜现象,从而提高了空间数据的检索与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数据库存储大二进制字段的技术,分析了SDE空间数据存取方法及其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大二进制对象存取空间数据的技术方案,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SDE中利用ArcEngine读取和写入记录的问题,提高了空间数据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实现对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公共服务类的多尺度、非结构化、多源化、海量数据共享与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白银市公共服务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并设计了白银市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分析了公共服务数据内容,按照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进行采集、处理以及数据建库。最后设计了共享平台总体结构框架和公共服务数据显示、编辑、检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GIS网格体系结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就当前WebGIS发展中的空间资源共享问题,结合新兴的网格技术,从网格的角度提出了包括基础网格、空间数据网格、空间信息网格(狭义)、空间知识网格和空间服务网格在内的GIS网格体系,以期改善Internet上空间资源共享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公共地图服务的普及是人们步入数字生活、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一步。如何准确地探测群体用户访问行为的时空聚集访问模式,将网络虚拟空间访问行为映射为现实世界行为,是提升公共地图服务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探寻了群体用户访问公共地图服务产生的热点聚集区域的时间及空间规律,基于海量用户访问日志记录,结合分组分析、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和时空三维图可视化方法,挖掘得出公共地图服务热点区域具有明显的以星期为单位的周期自相似特征,多数热点区域在周期内连续出现;基于箱形图和频率密度图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到热点区域间距在空间上呈“小间距多,大间距少”的聚集分布形态,且在不同的图层中热点区域间距分布迥异。公共地图服务用户访问时空规律揭示了用户行为意图,可将人类活动数字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现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的重要基础是高速影像数据服务。基于影像瓦片模型、分布式并行存储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遥感影像并行服务系统——瓦片服务系统,用于快速存储和访问以瓦片方式组织的遥感影像,为高速影像处理、实景城市等提供高吞吐数据服务。实验结果表明:瓦片服务系统具有快速存储和访问海量遥感影像的能力,在高速影像处理与影像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全文搜索引擎Lucene无法满足海量地名地址数据高速分布式检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分布式搜索引擎ElasticSearch的集群架构、索引分片与复制集、地理要素索引存储、数据检索及位置聚合等关键点进行详细研究,结合地名地址库数据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Web电子地图开发的分布式地名地址搜索服务构架,实现了地名地址模糊搜索、专题搜索、视野内搜索、周边搜索等功能。该架构具备可伸缩性、容错性、支持大规模并发访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基于ERDAS APOLLO软件实现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方法。文章在介绍ERDAS APOLLO软件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后,详细阐述了海量影像组织、空间数据服务发布的流程与方法,并用来实现重庆市国土行业海量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对这种管理方法的应用情况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全球多分辨率数据模型的构建与快速显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童晓冲  贲进  张永生 《测绘科学》2006,31(1):72-74,79
在总结并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多种全球数据浏览和显示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全球空间四叉树模型与“视点相关”的处理方式,并将多线程理论有效地应用到超大数据的管理与显示中,建立了合理的多线程访问机制,利用金字塔瓦片数据集管理影像与DEM数据,实现了局域网内的分布存储与分发,并开发了全球海量数据管理客户端实验系统GlobalView。  相似文献   

17.
梁建国  李峰 《测绘科学》2012,37(6):91-93
针对城市三维GIS中的海量数据组织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三维模型数据库,主要特点是支持地形数据、三维模型几何与纹理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属性的自定义动态管理。结合城市三维GIS中的海量数据访问和管理需求,从空间索引、纹理缓存、属性存取、数据加密、数据更新等方面介绍了该架构,指出按模型类别建立分类索引,能够提高空间索引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