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新闻资讯     
<正>关键词园林绿化资质取消住建部正式取消园林绿化资质近日,住建部正式发布通知,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再受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的相关申请。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要求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等资质作为承包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业务的条件。各地要按照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  相似文献   

2.
环保     
仇保兴:节约型城市绿化要坚持"三节"达到"四减"近日,全国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召开。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要求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在矿产资源规划中的位置,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可以解决及可以明确的治理范围,分析了“轻重缓急”和“方法具体”等问题。另外,指出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调查评价体系中分别确定基准回采率的做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共同讨论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更好地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首先,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区)、县城、城镇的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1998年洪水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大水后,全国水文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暴雨洪水调查分析和研究评价工作。通过对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暴雨、河道洪水、渍口(垸)、水库拦蓄和排涝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考证,补救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资料,完整地掌握了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确定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具有全局意义的水文数据和成果;研究提出了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流域干支流主要站的洪水频率分析成果;分析、评价了水利工程和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深化了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和规律的认识;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评价了1998年大洪水,阐述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介绍了1998年洪水调查分析及研究评价的主要成果,提出了今后在暴雨洪水调查和评价方面应该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隆务河流域因特殊的地质环境,成为灾害易发地域.通过搜集已有地质资料及野外调查数据,建立了科学的分析评价模型和区划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个诱发因子的权重值,利用ArcGIS软件对每项因子进行归一化定量处理,经过叠加分析计算得到灾害风险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工程引道生态护坡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鹧鸪山隧道地处高海拔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区,引道边坡裸露面与周围自然环境极不协调,边坡绿化势在必行。本考在详细调查引道边坡情况的基础上,按照边坡的坡度、高度和物质组成,对边坡进行了分类。结合当地气象水文等条件.针对不同类型边坡拟定采用生态基材、三维网客土绿化、植生穴等绿化工法,提出了适宜于不同绿化地段的乔灌草配置模式和耀草配置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物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论隧道洞口段的绿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隧道洞口边、仰坡和洞门区域的植被恢复与绿化设计技术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隧道洞口设计不能象过去一样仅仅做单一的结构设计,必须与绿化设计有机结合。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从隧道洞口绿化设计的一般原则、绿化设计模式、与洞门结构相适应的绿化方法以及景观效果等方面,研究了隧道洞口段绿化设计方法。提出洞门结构设计与景观效果设计有机结合的原则,总结了隧道洞口绿化设计的总体模式。该模式给出进行洞口绿化设计时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包括洞门位置选择、洞口结构设计、绿化方法优选、边、仰坡的稳定性分析、景观效果设计等内容。除了考虑植被效果外,还须考虑隧道所在地的环境与意境的协调以及人文景观设计。成果可为工程界做好隧道洞口段的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5)
在高边坡治理设计中,如何进行治理以达到边坡稳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调查分析和长期的实践总结,认为从削坡卸载、坡面排水、防护加固及景观绿化工程等方面对边坡进行了综合性治理。利用坡率法对黄土地区高边坡进行削坡卸载以确保边坡稳定,坡面排水可防止地表径流对坡面及坡脚产生冲刷危害,边坡防护加固及景观绿化工程可起到稳定边坡、防止滑坡、减少水土流失、丰富景观及美化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苏艳军  梁鑫 《地质与资源》1992,28(3):280-288
在查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发育现状、矿区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定性结合定量的评价方法,开展了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和野外调查情况,总结采矿活动对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特征;2)综合分析矿区孕灾环境及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构建了研究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以ArcGIS为工作平台,以斜坡单元为最小评价单元,进行了由地质灾害易发性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3)针对评价结果,理论分析了采矿活动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塌陷等灾害发生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武振国  李雪敏 《地下水》2011,(1):97-98,181
屋顶花园是屋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屋顶景观的再创造.它的营建可以为城市创造良好景观与环境,减少碳排放量、高效利用雨水、节约地下水,直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舒适化和居住环境质量,而且合理的屋顶花园布局必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雨水花园对暴雨径流水文调控效果受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排水模型DRAINMOD分析了雨水花园长期运行效果受其蓄水层深度、汇流面积比以及降雨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模型测试结果显示,DRAINMOD可以较好地模拟雨水花园内部水文过程;长序列(1951—2007年)模拟结果发现,试验雨水花园对暴雨径流量削减率的年均值为18.5%,经介质净化的水量占雨水径流总量的76.1%;雨水花园蓄水层深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对其滞留效果没有影响;汇流面积比增大,排水量和溢流量均增大;在雨水花园内部增加30 cm反硝化作用蓄水层后,排水量下降了19.2%,雨水花园对径流量的削减率提高到33.5%。可见,增加内部蓄水层后雨水花园对水量削减和污染物浓度去除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雨水花园对暴雨径流的削减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蓄渗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在西安市开展的一项连续4年对雨水花园入流与出流水文过程的监测研究,分析了雨水花园对暴雨径流的削减效果,并根据花园内土壤入渗率及颗粒组分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雨水花园运行效果的可持续性.结果显示:蓄水深度为15 cm,汇流比为20:1的试验用雨水花园,在4年监测的28场降雨中,仅有4场暴雨径流汇入雨水花园后发生溢流,且溢流量很小;试验期内,有2年未发生溢流,雨水径流全部入渗;最多的1年发生溢流3次,但年径流削减率仍高达96.8%;导致雨水花园发生溢流的均为短历时高强度暴雨.研究中还发现,雨水花园土壤入渗率在4年运行期内没有显著变化,一直稳定在2.4 m/d左右,花园内表层土壤砂粒含量由7.36%增加到20.55%,而粉粒和黏粒的含量则相应降低.可见,研究区雨水花园能够显著减少暴雨径流,且入渗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韩晔  周忠学 《冰川冻土》2016,38(5):1447-1458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人类行为和管理决策干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以西安市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农产品供给、固碳、水源涵养、净化环境及文化娱乐5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空间差异,并根据景观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区,探索不同分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西安市的生态系统管理对策.结果表明:研究区提供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590×108元.从生态系统服务大分类来看,调节服务 > 供给服务 > 文化服务.各区县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差别较大.1999-2013年,西安市供给服务上升,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下降.西安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致呈现由市中心向边缘区逐渐加强的趋势.在不同的农业区域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服务内部各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在耕区、园区、林区生态系统中,农产品提供与固碳、水源涵养、净化环境、文化休闲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差异大,而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以及调节服务各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为了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应该调整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构建“绿色斑块、绿色廊道、湿地、农田”镶嵌共存的绿地生态系统;在发展农区、园区生态产业过程中,应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作物品种和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ommunity gardens in a (post)socialist setting during a time of key changes in their 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Community gardens in Zagreb emerged in two specific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contexts and a diachronous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urban gardens offers a unique insight into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reflecting and contrasting those period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non-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were employed. Results show that community gardens in Zagreb are multilayered places which satisfy diverse needs of the urban residents, including home grown food, socializing, recreation, contact with the nature, and supplementation for low pensions. They can also be seen as examples of heterotopias or alternative spaces during both examined periods. In the socialist period they were secluded, private, pseudo-rural places in a semi-authoritarian, communal, and (supposedly) urban and industrial society. In post-socialist Zagreb, characterized by an uncontrolled and unplanned spatial context reliant on neoliberal market-oriented principles, social insensitivity and exclusion, the new gardens are depicted as beacons of communal involvement, grassroots movements, and the ability of citizens to stand together and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相似文献   

16.
南京城市土壤某些元素的富集特征及其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研究以南京市的公园、校园绿地、道路绿地和郊区菜地等不同功能区的土壤为对象,对土壤的磷素和重金属以及一些土壤剖面点位的地下水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土壤构成了区别于自然背景的某些元素(如磷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垒,形成了明显的元素富集区域,其中磷素含量是背景土壤的数倍甚至十数倍,Pb含量也远高出背景土壤,60%以上样品达到中等污染程度以上.从磷素在剖面中的积累模式可以看出,城市土壤中磷含量最高的层次出现在表层以下的不同深度,说明土壤经历了不同的扰动过程,这意味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壤的性质遭受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形态可以指示不同的利用历史.质量改变后的土壤对地下水等环境产生影响,使地下水的组成发生改变,其中磷素含量直接受到土壤的影响,效区菜地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极高,而本研究尚未发现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许丽萌  杨海娟 《地下水》2011,(4):145-147
将线性规划法与生态绿当量原理相结合,从生态学角度对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探讨。最终优化方案表明:通过增加园地和林地的面积来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地均增加;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自然保留地大幅度减少。土地优...  相似文献   

18.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地层剖面由凉水湾始,经大林子海岸至葛屯金石滩港止,沿途可见新元古代震旦纪营城子组、十三里台组、马家屯组、崔家屯组、兴民村组和早古生代寒武纪葛屯组、大林子组、碱厂组及馒头组。其中,葛屯组和大林子组为二组层型剖面的命名地。除碱厂组和馒头组以外,其他各组命名地均来自大连地层小区,为大连地区独有。在考察珍贵地层剖面的同时,还可欣赏玫瑰园景群、恐龙园景群、南秀园景群和鳌滩园景群等丰富的地质地貌遗迹。  相似文献   

19.
There are large tracts of wastelands in India, which have been lying almost barren for decades. Wasteland afforestation is found to be a financially vi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sound use of most of those lands. In addition, tree planting on wastelands is emerging as a potent tool for arresting the increasing misuse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these lands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Indi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afforestation programmes in India undertaken by various agencies, then examines the prospects of increasing the pace of afforestation and identifies various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issues that impede the pace of wastelands afforestation. This is done by adopting a two-pronged methodology compris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vailable on the subject (a macro-perspective) and case studies (a micro-perspectiv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re is inadequate investment in the forestry sector as a whole and there are several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to promoting wastelands afforestation in India.  相似文献   

20.
试图识别德里从大气中固碳的碳源行为以及进一步证明各种造林工程有利于控制碳损失。碳化气的释放来源于城市的各个环节,包括城市的居民生活、工业过程、电力生产和轮船及热源工厂的辐射。这里主要想证明德里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通过砍伐森林来进行地铁、立交桥、建筑和其他非森林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对森林和树木覆盖造成的压力。所有的这些都导致德里的微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的升高。造林工程可以提供大量的气候变化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