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煎茶岭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的形成受超基性岩的褪化蚀变、F1^45断裂及白云岩地层、超基性岩体控制。F1^45断裂及与其大角度相交的上、下盘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结合该区找矿实践,分析认为其找矿标志包括:1)具有一定规模和多期活动特点的断裂挤压破碎带及其分枝断裂;2)以金为主的金、银、砷、汞、硼、镍、钻、铬、锰、锌多元素化探组合异常,特别是原生晕金、砷异常的较强部位;3)断裂带中见有蚀变白云岩带,蚀变组合为黄(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叶蛇纹石化、滑石化、铬云母化;4)含金背景值高的超基性岩体,超基性岩体内有后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并使得超基性岩体遭受了强烈改造变质;5)有利于交代作用进行的碳酸盐岩等围岩;6)区域上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煎茶岭地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这对于指导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并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西略阳煎茶岭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煎茶岭金矿床是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大型构造蚀变白云岩型金矿床。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主要控矿条件的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陕西煎茶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煎茶岭金矿床产于超基性岩体与白云岩接触带的断裂构造中 ,含矿蚀变类型、矿石矿物组份以及微量元素均与超基性岩密切相关。含金矿化蚀变带的定位、矿体空间变化以及贫、富矿段的部位同时又受到多阶段活动剪切断裂控制。成矿物源主要来源于超基性岩中 ,是一处较典型的与超基性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分析煎茶岭大型金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时代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其成矿机理,认为该金矿术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超基性岩,在中低温碱性还原环境中成矿,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燕山期,成矿作用长期,多期性。其成矿机理复杂,主要以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构造流体改造成矿作用为主,通过充填交代蚀变方式而表成该微细浸染状构  相似文献   

5.
煎茶岭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煎茶岭金矿床是属于与超基性岩有密切成因关系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蚀变蛇纹岩型 ) ,主控断裂为 F4 51 ,与 F4 51 断裂相关的次级断裂和张性裂隙构造是最重要的容矿构造。矿体的形态、规模及矿石品位的变化与控矿构造的类型、产状和规模密切相关。对矿床的控矿因素的重新认识 ,将有利于指导矿山生产和拓宽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6.
煎茶岭金,镍,铁矿床形成的构造岩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煎茶岭超基性岩体沿区域性F大断裂侵位后,在后期构造岩浆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形成了煎茶岭金、镍、铁矿床。超基性岩体所处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及岩体本身的含矿性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总结了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位于勉略结合带上,成矿区带属勉略华力西—印支蛇绿杂岩Mn-P-Cr-Ni-Au成矿亚带之略阳金家河-汉中天台山锰磷镍远景区内;矿床成因为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赋矿岩体为元古代(Pt3)变质(蚀变)超基性岩,早期含镍超基性主岩体是成矿基本场所,后期中酸性岩对超基性主岩体进行改造,总体上为低品位硫化镍大型矿床,伴生低品位Co。通过对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岩体特征、矿体特征等分析,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特征,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受镁质超基性岩、构造破碎带控制,中酸性侵入岩提供了镁质超基性岩再造成矿所需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宁陕县丰富金矿产于南秦岭构造带东江口岩体内,为一中型规模金矿床,赋矿围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床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秦岭造山过程中由碰撞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变的后碰撞构造环境,成矿时代限定为200Ma左右的燕山早期,矿床类型为硫化物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的赋存状态有包裹金、裂隙金及晶隙金三种,以裂隙金和晶隙金为主,具有多期成矿特征。围绕主岩浆期后超浅成-浅成侵入的中基性岩脉、岩枝、岩株呈环状展布的缓倾斜断裂是主要的控矿和赋矿构造,成矿作用与主岩浆期后火山-次火山作用或隐蔽爆破作用引发的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陕西煎茶岭超基性岩与金矿床成因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煎茶岭金矿床属于与超基性岩有成因联系的微细浸染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超基性岩沿超壳断裂侵位(927Ma),是金矿形成的矿源岩。含矿超在性岩在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下,发生彻底的退化蚀变(388.7Ma)。经滑石-蛇纹石化,进而碳酸盐化,导致微量金解离。在后期活动性断裂控制下,形成含金硫化物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蚀变岩体的就位。.含金蚀变岩与金矿体微量元素组合、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组成对超基岩有明显的继  相似文献   

10.
河台金矿是一个强烈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金的成矿主要发生在热液蚀变成矿期的金石英脉阶段和金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矿石有蚀变糜棱岩型和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富硫化物含金石英脉中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显示早加里东期是河台金矿床主成矿期,成矿年龄为492±16Ma;矿区燕山期伍村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153.6±2.1Ma;结合已有的同位素资料,认为河台金矿床是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变质-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早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同期的造山带型金矿床,并可能有燕山期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1.
滩间山金矿田的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呈各种性状产出的侵入岩构成了华力西晚期滩间山斜长花岗斑岩杂岩体,杂岩体的各类岩石为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杂岩体蚀变较普遍,特别是控矿断裂穿切的部位蚀变矿化强烈,有的则构成矿体。岩浆岩与金矿化演化顺序,斜长细晶岩或花岗细晶岩→斜长花岗斑岩(主期)→石英闪长岩(株)及闪长玢岩(脉)→云煌岩(脉)→花岗斑岩(脉)→金矿化蚀变。总体演化趋势是向酸性演化,形成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期后热液,运移到有利地质构造位置发生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12.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床酸性侵入岩形成时代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煎茶岭镍矿是一个与镁质超基性岩和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镍矿床。矿床地质研究发现,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北侧超基性岩体内,矿石中交代状、浸染状、网脉状结构发育,显示热液改造成因矿床的典型结构、构造特征。岩、矿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分析表明,煎茶岭镍矿床与典型的镁铁质岩浆硫化物矿床不同,镍矿床在成矿过程中虽继承了超基性岩中的成矿物质,但受到花岗斑岩强烈改造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改造型。花岗斑岩和钠长斑岩中锆石U-Pb测年表明,花岗斑岩U-Pb年龄为859±26 Ma,钠长斑岩U-Pb年龄为844±26 Ma,认为煎茶岭镍矿成岩成矿时代为新元古代晋宁期,非前人所认为的海西期或印支期,是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板块西北缘的重要响应。  相似文献   

13.
粗榆一小铜矿地区属磐石一双阳接触带金及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有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含金较高的石英闪长岩体和晚石炭纪石嘴子组地层等。热液矿化剂来源于岩浆分异晚期汽水热液和地表水的混合,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北东、东西向次级构造控制了地层岩浆岩的分布和矿化作用的演化,长期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和脉岩的侵入使金铜等成矿元素活化富集,在有利的构造位置成矿。主要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4.
海阳市龙口- 土堆金矿床是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的重要典型矿床之一。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一个微凸起,以NE向断裂面为界。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受控于NE走向、SE倾的左行压扭性断裂构造,并在构造的引张和产状变化部位形成厚大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间集中在119±10Ma。成矿热液中硫源可能与脉岩来自同一或类似源区,在上升成矿过程中又萃取了围岩荆山群中的硫及成矿物质。胶莱盆地东北缘金成矿带成矿流体相似,均为岩浆水混合大气水。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CO2- NaCl- H2O体系。成矿期次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地质背景及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镍矿床的形成与煎茶岭镁质超基性岩体密切相关,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存在多种成矿作用,包括源自上地幔局部熔融的母岩浆在通过上地幔岩石圈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的就地熔离作用和岩体形成后的自变质作用、中酸性岩浆侵入引起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等。后期中酸性岩浆热液的交代改造是形成该矿床中部分富镍矿体的主要原因。该镍矿床PGE含量较低且贫铜,成因上应属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梁有为 《地质与资源》2016,25(4):322-326
黄花山金矿系辽西建平地区重要的热液蚀变岩型金矿.新太古代变质基底片麻岩系为金矿的矿源层,中元古代侵入岩为金矿的主要容矿围岩,晚侏罗世侵入岩是金矿的成矿岩体.黄花山地区在印支期形成了北西向南东推覆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并长期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空间.由于燕山期岩浆活动剧烈,即侵入体同下伏古老地层中金矿源层的重熔或捕获古老含金丰度高的层位,这些成矿热液沿黄花山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上升,并在逆冲推覆构造带中堆积形成了金矿体.通过总结、分析成矿的主要过程,建立了黄花山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赣东北是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金矿类型众多,成矿条件优越.依据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矿床产出条件、矿石建造和围岩蚀变等因素,将赣东北地区岩金矿床划分为岩浆热液类、火山-次火山热液类、多源热液类和地下热(卤)水渗滤类等4类8型,分述了各类(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沉积建造、构造和岩浆岩对区内金矿的控制作用,指出了赣东北地区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超基性岩在煎茶岭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9.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运用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岩石及矿石的同位素资料对其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煎茶岭超基性岩体自变质热液和蚀变流体主要来源于由岩浆水和地表水组成的混合水;其成岩物质来源于比较亏损的上地幔,但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硫的明显混染,岩浆同化混染富含硫、铁的围岩发生硫化作用,导致局部硫饱和发生硫化萃取作用而成矿,这是其成矿的重要机制。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矿过程中有含高放射性成因锇的壳源物质混染。多数矿石的锇同位素组成较接近富硫沉积物范围,反映地壳富硫围岩混染的效应;仅有一件矿石样品与地幔包体、球粒陨石地幔或科马提岩接近,暗示其深部地幔源区的性质。新元古代为煎茶岭镍矿床的主成矿期,形成大多数岩浆型矿石,但并不排除有一少部分矿石为后期热液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