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资源农业生产效益是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劣的基本标志。黄淮海平原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地区,过去由于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重视不够,不仅使水资源效益低下,而且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程度,特别是黄河以北的冀豫鲁平原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正确地认识并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农业生产效益,已成为该地区当前十分迫切的研究任务。 一、水资源农业生产效益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农业生产效益现状 建国以来,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及抗御自然灾害,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水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 5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耕地和耕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农产品总产量仍有较大的发展。粮食生产总量在持续跨越 1 0 0 0万吨 (1 951年 )、 2 0 0 0万吨 (1 976年 )和 3 0 0 0万吨 (1 989年 )三个台阶的基础上 ,1 996年达到 3 83 9.9万吨 ,4 8年平均年递增 3 .5%。 1 983年开始由粮食调入省发展成为调出省 ,平均每年调出 1 0 0万吨。尽管如此 ,影响河南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还很多 ,比如 ,人增地减、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不足、农业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等。在这…  相似文献   

3.
紧靠黄河北岸的封丘县黄陵沙区,集中了河南省约1500万亩沙地,那里有风沙、旱涝、盐碱多种自然灾害,其中旱涝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农业产量长期低而不稳.本文在探讨咸苦水贫水区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中,通过滴灌新技术试验。滴灌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好.我们认为:在半干旱缺水的沙区,移动式滴灌系统节约用水,小水大用,具有投资小,灌溉面积大,效益大的特点,为干旱缺水的沙区,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灌溉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贡小虎 《中国沙漠》1994,14(3):54-59
河西内陆河流域是甘肃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农林牧生产潜力很大,干旱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该区水资源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发展关系的分析,并以两个典型灌区进行剖析,认为该区水资源相对数量不足,而径流年内分配与农业需水不相知是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河西内陆河流域是甘肃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农林牧生产潜力很大,干旱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该区水资源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发展关系的分析,并以两个典型灌区进行剖析,认为该区水资源相对数量不足,而径流年内分配与农业需水不相适应是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忆春  陈发虎 《山地学报》2001,19(5):465-469
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民勤绿洲面临的严重问题。本文在分析民勤盆地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从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发展节水农业生产体系,以及开源调水和减少人口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杰  许朗 《地理科学》2023,(4):709-718
在考虑农业非合意产出的情况下,选取2010—2018年中国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国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在研究期内,内蒙古和海南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较高,两者均高于0.99,原因是农产品单位价值较高或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较少。江苏和广东等省份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增长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因素推动的。中国东部地区在研究期内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明显上升,年均增长速度最快,是由于该地区经济目标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共同推动了东部地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粮食贸易与水资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一个国家的水资源与其粮食生产能力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虚拟水概念和虚拟水战略的提出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粮食贸易中携带有大量的虚拟水,在满足粮食需求的同时,可以缓解当地水资源紧缺,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应加强虚拟水研究,通过虚拟水贸易减轻水资源压力。应采取调整进出口粮食比例,减少耗水密集型产品出口,调整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虚拟水贸易等措施,实现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马国军  林栋  王万雄 《中国沙漠》2009,29(5):1003-1007
对石羊河流域1995—2005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压力巨大,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机制和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模式,通过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等各用水部门之间协调,使整个区域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最大供水效益。研究表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使得发展林业对水资源的压力巨大,为显著减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应优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次发展第二产业、畜牧业和林业。科学分配各产业、各部门的供需水量,实现流域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甘肃秦王川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秦王川灌区水资源紧缺,兰州新区城镇化建设加速水资源消耗趋势,使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根据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节水取得的成效和灌区农业生产节水试验,提出适宜于秦王川灌区农业节水的5条具体途径:①发展以地面灌溉为主的先进灌溉技术;②渠道衬砌;③农业节水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结合;④推行膜下滴灌技术;⑤倡导节水文化,共建节水型社会。通过这些农业节水技术的实施,使秦王川灌区从简单的农业灌溉,转变为农业、城乡生活、生态、工业等多元用水格局,促进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秦王川灌区发展节水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世彪 《中国沙漠》2001,21(Z1):76-78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通过对秦王川灌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现状的分析,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秦王川灌区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转变为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应采取工程调蓄、田间灌溉技术、现代设施、农艺节水等措施.从而达到引大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和总体效益之间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资源节约型高效高产的农业用水之路.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 ,且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 5 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耕地和耕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农产品总产量仍有较大的发展。从 1983年开始由粮食调入省发展成为调出省 ,平均每年调出 10 0万t。与此同时 ,林、牧、渔产品产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区布局等方面也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尽管如此 ,影响河南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还很多 ,比如 ,人增地减、人均耕地过少 ,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比较弱 ,水资源不足 ,农业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等。在这一形势下 ,…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人口因子、水资源供需平衡因子、农业生产用水因子;2006-2015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甘南等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较大,白银等地区居中,张掖等地区较小,兰州等地区最小,这主要是受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农业生产用水差异较大和经济发展及人口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朱连奇 《地理学报》2000,55(5):253-253
河南省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耕地和耕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产品总产量仍有较大的发展.粮食生产总量在持续跨越1 000万吨(1951年)、2 000万吨(1976年)和3 000万吨(1989年)三个台阶的基础上,1996年达到3 839.9万吨,48年平均年递增3.5%.1983年开始由粮食调入省发展成为调出省,平均每年调出100万吨.尽管如此,影响河南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还很多,比如,人增地减、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不足、农业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等.在这一形势下,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地理学家李润田教授组织省内有关方面的专家,开展了"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项富有开拓性的工作,继<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丛书>之后,李润田教授的又一力著<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由大象出版社(原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的紧迫性及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本文在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紧迫性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的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根据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对其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战略的必然选择。研究结果和结论对该区域维持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平原是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土地广大,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然而,本区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濒繁,严重地限制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解决平原地区农业问题。加强林业生产。就成为改变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面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资源定价改革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而中国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本研究将取消灌溉补贴作为模拟背景,将中国水资源平行定价系统和统一定价系统分别引入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及比较评估。结果显示,与平行定价系统相比,统一定价系统将促进农业进口增加,减少农业产出损失,且更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同时城乡居民也可以实现收入增长和食物消费需求增加,而增加的食物消费主要来源于进口。然而,取消灌溉补贴作为一项政策建议需考虑如何降低乃至抵消其对农业产出的负面影响。此外,为进一步改善节水政策实施效果,特别是在统一定价系统下,提高农业劳动力流动性和水资源需求弹性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水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命脉.随着生产建设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需水量成倍增长.据统计资料自二十世纪初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七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二十多倍,城市生活用水增长十二倍.当今世界水资源已成为发展生产的制约因素.河南的水资源特点是:数量小,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高.为了促进河南国民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及时地研究解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科学对策,是今后长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运用白沙站8年水平衡要素系列观测资料(计有25万个数据),并作电算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揭示了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需水基本规律和机理特点,结合笔者从事农业水资源研究实践,提出了农业水资源科学调控的理论、途径和方法,为有效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产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生产水足迹由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组成。水资源压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生产需要消耗的地表或地下水资源量(等于区域总生产水足迹与绿水足迹的差值)占该地区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比重。本文评估了1985–2009年中国生产水足迹,分析了中国水资源压力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生产水足迹从1985年的7815.8×108 m~3到2009年的11097.6×108 m~3逐年升高,大型城市、农业不发达地区的生产水足迹水平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生产水足迹高;中国水资源高度至重度压力地区主要集中华北、华中等黄河和长江的下游地区,且大多地区水资源压力逐渐加重,有从北方向南方演变的趋势。总体来说,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