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一个位于高层建筑物顶部的电梯机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地理位置、闪电环境和雷电防护现状,进行了雷击电磁脉冲分析.对于电梯机房的各类屏蔽条件,分别对机房内设备的感应电压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分析,给出了电梯机房需要采取的屏蔽措施和其它防护措施,得出结论:①无论雷电击中电梯机房还是击中建筑物附近,若无屏蔽措施均将影响电梯正常运行;②位于建筑物顶部的电梯机房在做好基本防雷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金属网格(钢筋半径为0.002 m、网格宽度为0.01 m)进行屏蔽.  相似文献   

2.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中心机房的具体情况 ,计算机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采用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和过电压保护 5种方法。计算机的雷电干扰和侵害 ,主要由线路、地线和空间瞬变电磁场等环节侵入到系统 ,在具体网络防雷中 ,根据实际情况 ,在线路接口处安装了相应的电压抑制器 ,采取合理布线、屏蔽和接地等措施 ,有效地保护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防城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塔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和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的分析,得出相应的防雷参数。在设计中加强了塔楼直击雷防护,防雷击电磁脉冲,屏蔽保护以及等电位连接等防雷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了强雷区的防雷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广西医科大学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中心机房的具体情况,计算机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采用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和过电压保护5种方法。计算机的雷电干扰和侵害,主要由线路、地线和空间瞬变电磁场等环节侵入到系统,在具体网络防雷中,根据实际情况,在线路接口处安装了相应的电压 抑制器,采取合理布线、屏蔽和接地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以某电视台计算机机房为例,通过现场勘察,分析了计算机机房的特点、雷电侵入的途径以及产生的影响,着重阐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具体的防雷措施有直击雷防护、电源和信号系统的防护、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屏蔽及接地,通过这些具体的防雷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计算机机房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确保计算机机房内的各种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靳小兵  巫俊威  田琨  卜俊伟 《气象科技》2014,42(6):1106-1113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地铁系统的专项防雷设计、施工及检测标准,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铁系统防雷工作无系统性技术规范。分析地铁系统遭受雷击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明确了地铁系统防雷的必要性;针对城市地铁雷电防护的关键点,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在国内首次确定了地铁系统的防雷保护等级应按第2类进行划分,并推导出了地铁防雷的关键参数——接地电阻的理论值。从接闪、接地、等电位连接、屏蔽和综合布线以及电涌保护防雷5要素出发对地铁系统雷电防护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地铁防雷主要措施和技术指标,为从事地铁防雷系统的设计、施工、防雷检测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并对将来形成地铁防雷技术标准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危害弱电设备的主要电涌类型及特点,探讨了在实际防雷工程中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氧化锌(ZnO)电涌保护器(SPD)存在启动电压偏高,对耐过电压能力较低的电气电子设备存在对电涌防护不到位的问题;将隔离变压器作为防电涌器件引入到弱电设备防雷工程中,利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只有电磁耦合,无直接电气通道的特性隔离共模过电压;利用铁芯的磁饱和、磁滞现象抑制和削减雷击感应过电压的差模分量。将隔离变压器用于氧化锌电涌保护器之后作为精保护单元,弥补氧化锌电涌保护器的缺点,使弱电设备得到可靠保护,经实际运用验证了它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雷电防护措施原理、计算机网络机房的防雷进行分析,并提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要点,以及企业计算机网络机房具体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9.
雷电是影响机场以及旅客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雷电灾害对机场建筑物和导航等设备电源、通信系统的影响,提出机场雷电防护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思想;通过对呼和浩特机场防雷工程具体案例分析了候机楼等建筑的直击雷防护、机房的屏蔽、等电位和浪涌保护器性能参数的选择等问题,并对机场的供配电、通信、导航等系统的具体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供电系统、传输系统、屏蔽措施、等电位连接、接地、雷达机房综合布线等方面,对桂林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防雷工程选取了合理的防雷措施,减少雷击灾害,使雷达系统能正常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了解光伏发电站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装置和接地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的防雷规范划分光伏发电站防雷类别,提出了使用输出电流较大的检测设备,采用异频小电流、GPS定位系统配合,对电站的光伏方阵区和交流输配电设备区2个重点区域的检测方法,针对每一个特性参数给出了要求值和测试结果判断.采用异频小电流干扰小、操作安全,GPS定位测距准确,测试方法比较科学,测试取得的数据准确可靠,可有效判断光伏发电系统防雷和接地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银行大楼顶层的电梯机房内设备的雷击电磁脉冲引起的感应电压的分析,找出建筑物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电梯机房需要完善的防雷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化工企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秀梅 《气象科技》2014,42(2):352-358
以沧州某化工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评估化工生产装置雷电防护现状。利用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项目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可能的影响、雷电危害分析等;参考IEC62305-2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雷击大地密度较大,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0~60kA。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是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引起的,约占70.50%。其次是雷电击中相关管道和线路引起,约占29.37%,主要是电力系统。按照估算,各建筑基本达到防雷要求。对于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雷击人身伤害风险都小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允许值,但原设计方案中缺少电压保护水平设计。对雷击建筑物、设施、管道和线路可能造成的自动化设备中断、误动作等导致的有毒物质泄漏、易燃事故发生等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措施。指出设计院将易燃等区域设计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是雷电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机房网络设备对防雷过电压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较好地维护机房网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最大限度地抑制雷电灾害对机房设备的损害,根据现有较成熟的雷电防护技术,分析临县国税局计算机机房雷电灾害的来源,并进行防雷设计。  相似文献   

15.
由于设置在建筑物天面或者建筑物附近的独立接闪杆在引雷入地过程中将产生瞬态高电位,电磁感应经传导、耦合可能致损电气或电子设备,造成跨步电压可能危害路经行人。根据电磁场理论、借鉴建筑物引下线分流技术等,给出跨步电压的计算公式和安全门限、为了降低独立接闪杆负面效应,提出了在独立接闪杆空心钢管内使用多股阻燃铜缆的多路分流技术,并在文物防雷工程中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智能大厦建筑体、内部设备和该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分别计算出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防雷装置拦截效率,计算出该智能大厦的雷电防护等级,并以此为依据对电源、信号系统设置SPD保护和接地等电位连接,为智能办公大厦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设备经常被从交流电源线路感应进来的雷击而造成损坏,目前安装的各种防避雷器还不能完全有效防止该现象的发生。如果能用两组蓄电池,交替给设备供电,就能将交流电源与设备隔离,起到防止电源线感应来的雷电击毁设备的事故。设计开发的防雷电源切换器通过检测蓄电池的供电电压,控制两微型电机的正反转,再经电机的传动装置,带动接点移动,达到两组蓄电池交替供电和充电。调整电机的走动行程,可使充电器与设备的间距达到8~10 cm,起到了电源防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广东野外雷电综合观测试验十年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雷电野外科学试验是认识雷电发生、发展物理过程及其致灾机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真实雷电电磁环境下雷电防护技术测试的重要方式。自2006年开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气象局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持续合作开展了雷电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在人工触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物理过程及其雷电防护技术测试试验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研究结果。十年期间共成功触发闪电94次,回击电流峰值最大值为42 kA,平均值为16 kA;分析给出了自然闪电预击穿过程电场变化脉冲特征类型和差异;观测发现高建筑物上行连接先导可达几百米甚至超过1 km,其发展速度可达106 m/s量级,下行先导与上行连接先导的连接呈多样性;雷电防护技术测试试验表明人工触发闪电近距离电磁场耦合在架空线路上的感应电压达到千伏量级,多回击、长连续电流和地电位抬升是造成浪涌保护器(SPD)损害的主要因素;闪电定位系统探测性能的评估结果显示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的闪电和回击的探测效率分别为96%和89%,定位误差算术平均值为532 m,回击电流强度的估算值约为真实值的0.6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