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钟滨  周仙林 《国土资源通讯》2005,(17):i0004-i0004
黄岩区地处浙江沿海温黄平原和丘陵山区的结合部,土地总面积988平方公里,人口57万,现有耕地总面积227925亩,人均耕地不足0.4亩,后备宜农土地资源贫乏。为确保全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黄岩区在土地管理中积极采取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缓解人地矛盾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于2004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检查验收,区国土资源分局被评为市级国土地资源执法先进单位。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用地指标。黄岩区针对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前建设需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黄岩区项目用地安捧预审制度》,逐…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永康市辖区土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70%以上,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近年来,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用地矛盾,永康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深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积极寻求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结合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中,创新用地思路,着力构建国土资源"多快好省"利用机制,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出了"节约土地、集约建设、持续发展"的节约集约用地"十种模式",走出了一条"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的新路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地处丘陵地带,人均用地0.24公顷,远低于全国和辽宁省人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大连的发展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和有自身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无锡是江苏省经济大市,又是资源小市,土地资源开发呈现产出效益高、强度高、后备资源少的特点。面对这一新的市情,在全省实施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行动中,无锡市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以“减量化”促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再减少一半,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228.98万亩,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水平再提升28%,地均产出每平方公里增至7.3亿元,力争到2020年之前实现建设用地总规模零增长,在更高起点上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土地产出效益,打造节约集约“双提升”行动的无锡样板,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强化“以亩产论英雄、集约促转型”理念,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控、腾、节、增、拓、用等“六法”,深化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空间换地”,取得了喜人成效.截至2013年年底,单位建设用地GDP、财政收入同比分别上升9.6%、11%,新增单位GDP、财政收入消耗新增建设用地同比分别下降13%、15%.近3年新供建设用地按期开工率达98%.2013年,全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129亩,闲置土地处置率达97%,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绍兴县连续几年位列全国十强县,既是经济强县、用地大县,但同时又是资源小县。全县70万人口(不包括30万外来常住人口),耕地39.5万亩,人均耕地仅0.57亩。近几年,全县用地需求量都在3万亩左右,而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10年,剩余可用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两万亩。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绍兴县县委、县政府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把握机遇,主动自觉地做好集约用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探索出土地集约利用的好做法,走出了一条集约高效统筹发展的新路子,有效缓解了全县建设用地供…  相似文献   

8.
咸宁市是湖北省的南大门,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城、活力之城,享有“香城泉都”美誉.地型地貌为“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全市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1万亩,人均耕地1.1亩.近年来,随着省级咸宁发展战略和一元多层次战略的实施,作为湖北省国土资源“三项改革”暨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推进工作的示范区,咸宁举全市之力贯彻落实省政府节约集约用地新政策和新措施,有力推进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辖一区、一市、四个县,土地总面积9415.27平方公里,总人口211.83万人,耕地面积290.6899万亩,耕地质量较差,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全市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作为贯彻土地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5年来,全市累计投资1.2亿元,投工66.8万个,开发整理土地4.2万亩,净增耕地3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保证了全市各业用地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一、建立机构,强化措施,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列入岗位目标晋城市地处丘陵区域,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台州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39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当前全市城市化、工业化已进入关键时期,企业“排队等地”,政府“等地招商”,土地供应屡屡叫“渴”。在严把土地供应“闸门”,实施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如何破解土地供应难题,拓展用地空间?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此,笔者就台州市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出台州市12种集约用地模式。笔者认为,这些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大力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工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保障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近日,在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达标考核测评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以实施节约优先战略为抓手,以“惜土如金、用土有规、点土成金、管土有方”的理念,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高举节约集约用地大旗不动摇,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好“源头管控、批后监管、用地考核、内涵挖潜、动态巡查”的“组合拳”,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耕地面积达713.8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5.5%以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均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4.
2011年至2016年,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135676亩,其中坡地90427亩,占获批建设用地的比例高达66.65%,上杭县、漳平市使用坡地比例竟分别达到78%和77%…… 这一数据说明,福建省龙岩市创新具有闽西山区特色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大有可为.近年来,龙岩市坚持工业上山、闲地清理、废弃矿山利用和旧村复垦,推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多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迎来了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为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节约优先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全民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今年全国土地目的主题确定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6.
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要求,国土资源系统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本期集中刊发了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的市长研讨班暨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的内容。孙文盛部长在讲话中(第24页)明确阐释了节约集约用地的三层主要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他提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一是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必须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三是必须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严格管理与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五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他着重强调,迅速行动起来,掀起节约集约用地的高潮;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充分发挥调控作用;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立足内涵挖潜,千方百计优先盘活利用存量土地;鼓励开展农村土地整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严格建设用地供应管理,防止产生新的浪费和粗放用地。部领导要求,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应抓住六个关键环节: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保障;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组织保障;规划协调、标准控制,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和技术保障;市场运作、经济鼓励,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机制保障;统筹安排、兼顾各方,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社会保障;多方参与、加大投入,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资金保障;正如部领导所说,节约集约用地,初见成效、潜力巨大,机遇很好、任务艰巨。通过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内容,我们必将能够开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土地内涵挖潜和整治再开发战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5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900万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300万亩.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通讯》2006,(11):I0008-I0008
山东省肥城市近年来把节约集约用地摆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小丹讲话王世元主持许瑞生出席 本刊讯“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坚定方向、勇于探索,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不断将示范省建设推向深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土地资源瓶颈日益凸显问题,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委、市政府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土地管理的灵魂,把闲置土地处置作为全市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