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调人物     
·区调人物陈克强安徽省青阳县人,1935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4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勘系。先后在地质部中南地质局、重工业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冶金部湖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矿部区测局、地矿司、直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工作,历任组长、技术负...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委员会、全国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地质学会、吉林省金属学会、冶金部长春黄金研究所和中国色有工业总公司吉林矿产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8-22日在长春隆重召开。 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4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教授、林尔为教授和姚凤良副教授应  相似文献   

3.
由白银地质勘查基金委员会组织筹备的“首届全国银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6日~9日在山东蓬莱召开。会议是在白银地球化学勘查基金委员会谭顺道处长领导下,委托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李惠、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徐外生、中国有色总公司物化探中心李幸凡三位高级工程师共同主持。会前由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物化探所负责出版了《银矿地球化学勘查论文集》。会议代表共35名,分别来自有色、冶金、地矿、核工业和院校等5个系统的30个单位。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讨论相结合,交流论文20多篇,内容  相似文献   

4.
由长春地质学院主办的地矿部地质矿产科技情报网东北分网1987年情报交流会议,历时五天,于9月5日在辽宁省兴城市圆满结束。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6篇,其中环太平洋成矿带方面的8篇,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方面的7篇,周边国家和毗邻地区矿产资源情报调研方面的3篇,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的3篇,其他方面的4篇。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49人,其中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2人,辽宁省地矿局6人,吉林省地矿局12人,黑龙江省地矿局4人,长春地质学院13人。地矿网西北分网,成都地质学院、地矿部煤田地质情报网、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公开出版审查验收会议,由陕西省地矿局主持,于1985年5月21至25日在西安市西北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地质矿产部地矿司秦巴协调领导小组、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出版社、北京大学、武汉地院、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各野外地质队以及邻近各省区调队等33个单位的代表共60人。会议由地矿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程裕淇教授、地矿司区调处副处长陈克强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尚瑞钧高级工程师等17人组成评审委员  相似文献   

6.
会讯     
长春地质学院数学地质研究室受地矿部资料局委托于1984年7月23~28日在沈阳召开了《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技术会议》。1984年8月18日至2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了地矿部微机应用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7.
穆克敏     
穆克敏,山东桓台县人。195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到东北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任教,1956年晋升为讲师。后曾任长春地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岩石教研室主任,地质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地矿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辽宁区测一队、长春地质学院、沈阳地矿所协同对辽南晚前寒武纪地层研究成果中由长春地质学院所承担的岩石地层学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刘志英、何起祥、杨珊珊及辽宁区测一队岩矿室参加室内外工作,孟祥化及王东坡老师对工作给予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黄金公司主办,东北工学院、冶金部长春黄金研究所承办的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会议于1989.6.26~6.30在中国沈阳召开。大会收到国外23个国家或地区的地质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论文50篇,国内收到地矿部、冶金部、教育部、能源部、中国科学院、有色金属公司、黄金管理局等所属的科研生产单位、高等院校等96个单位的论文190篇。大会特邀中国地学部主任涂光炽教授、加拿大地质调查所R.W.Boyle教授、长春黄金研究所朱奉三  相似文献   

10.
王朝钧     
王朝钧,四川省成都市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44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地质系,后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50年参加政务院东北地质调查队,负责鞍山铁矿小房身矿区普查评价.1951年起历任西南地质调查所綦江铁矿队副队长,西南地质局中梁山煤矿勘探队工程师、局燃料首席工程师,四川省地矿局总工程师等职.1983年起,任地矿部地矿司和四川省地矿局技术顾问.他还曾任四川省人大代  相似文献   

11.
“西南、西北崩滑灾害山区斜坡稳定性研究”是地矿部“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项曰在地矿部科技司和水文司的领导下,由成都地质学院作为主要牵头单位,于1981年组织地矿部部属有关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以横向联合的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参加本项研究的单位有湖北省水文队、四川南江水文队、陕西省第二水文队、甘肃水文一队、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矿部成都水文工程地质中心、909地质队、906地质队、成都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等。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黄金管理局主持的"秦岭地区地质科研讨论会"1990年11月10~15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的目的是,交流秦岭地区金矿地质科研成果经验;探讨"八五"期间秦岭地区金矿地质科研的关键问题、主攻方向和新一轮的科研对策.来自冶金、地矿、有色、核工业、武警黄金、中科院、高等院校、黄金行业等八大系统以及河南、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从事黄金勘查、科研和生产管理的72个单位,12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科委、冶金部、黄金指挥部、有色总公司.陕西省计委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家黄金管理局地矿办副主任寸珪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加强金矿地质科研,为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贵金属专业组、冶金部地质情报网、四川省地质学会等单位发起的全国砂金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5日—18日在成都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地矿部、武警黄金指挥部、有色总公司和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黄金地质勘查、生产、教学科研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  相似文献   

14.
潘永正     
潘永正男,1932年生于江苏镇江,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质勘探系,1957年曾在莫斯科黄金学院进修铀矿地质。1957—1970年任核工业部地质局西南209队工程师、副科长,参加贵州白马洞矿床勘探及西南三省铀矿普查勘探。1971年到现在先后任203师和华南地勘局地  相似文献   

15.
王照波  吴耕云 《地质论评》2021,67(6):67061678-67061784
由江西省地质学会主办、庐山世界遗产处承办,江西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和山东指南针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协办的纪念李四光先生发现中国东部冰川遗迹100 周年暨第二届中国东部冰川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2日至24日在江西省庐山市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赵松龄研究员,南京大学杨达源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吕洪波教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徐兴永研究员,河南地矿技术学院张先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王进欣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彭花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伍铁牛讲师,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平邑县明光寺林场王照波高级工程师,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刘文全研究员, 山东指南针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李宝杰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朱永刚研究员, 江西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耕云先生等40余位地质科研部门专家出席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正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是拥有工程设计冶金行业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工程造价乙级,地质灾害治理设计、评估乙级等资质的综合设计院,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140人、工程师102人,120余人分别获得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资产评估师、安全评估师、一级建造师等注册资格。  相似文献   

17.
张树业     
张树业,山西省五台县人.1952年8月于北大地质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工作,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大学生.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教研室副主任、院中心实验室岩矿教研室主任、晶体光学教研室主任、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地矿部岩浆岩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春地质学院教授、学术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副导师等.1980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党员、长春地质学院教授、晶体光学教研室主任、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地矿部岩浆岩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光学学会理事、长春地质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的岩石学家张树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1年8月18日上午11时40分在长春逝世,终年61岁。张树业同志1930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49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8月毕业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工作,197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教研室副主任,地质系中心实验室主任,地质系晶体光学教研室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9.
编后语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托和支持,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和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联合筹备的第一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研讨会,于1991年8月20日至23日在山东泰安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94人,分别来自地矿、冶金、有色、武警黄金、石油、煤炭及化工部系统的生产、科研和院校等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摘要59篇,大会交流40篇。论文的覆盖面包括化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矿所徐培苍副研究员与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经深入研究,发现华东地区古老变质岩系中存在有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填补了我国在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超高压的标志矿物——柯石英,1960年首次发现于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随后,法、日等国在金伯利岩和区域变质岩中相继发现。1988年以来,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和一些中外专家学者在研究安徽、江苏、山东地区的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