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素霞 《地下水》2009,31(3):80-81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是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到区域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质量.因此要准确计算区域的水资源量,必须对影响径流的农业灌溉耗水量、工业及城市生活引用河水的耗水量、水库蒸发损失水量、水库渗漏水量、水库蓄水变量、跨流域引(排)水量、河道决口或分洪水量进行还原计算,从而得到所需天然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径流量预测。此模型融合了遗传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BP神经网络的局部搜索的优势,有效地防止了网络陷入局部极小值,同时又保证了预测结果的精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黄河三门峡1950~1985年年径流量预测方面,GA-BP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67%,标准BP算法的模型平均预测误差为11.05%,说明提出的GA-BP径流量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径流还原计算的综合修正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承新 《水文》1999,(2):46-48
依据区域径流的水文特性和水量平衡原理,借助微机和计算技术,提出了推求受水利化影响地区天然径流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年径流量系列的还原计算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陆中央 《水文》2000,20(6):9-12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测站流域,可以通过逐项调查蓄、用、引水量,还原计算为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但存在还原精度不高,有些项不能还原及成果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确定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修正为现状年径流量系列,使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成果更加客观、实用。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分区天然径流量趋势性与持续性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春晖  杨志峰 《水文》2005,25(1):13-17
水资源具有趋势性和持续性特征。利用Kendall秩次相关和Hurst指数分别分析了黄河流域15个分区1951-1998年天然径流量的趋势性和持续性特征,结果显示:黄河流域15个分区天然径流量的趋势性和持续性各不相同;对黄河流域而言,年径流量与汛期径流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呈下降趋势,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成  王玲 《水文》2001,21(5):30-33
分析了黄河流域主要干支流水文站1950-1999年间不同年代、丰枯段天然径流量年际和年内分配变化情况,以及花园口水文站天然径流量组成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50年间,黄河天然径流量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支流变化幅度远干流变化幅度。花园口天然径流量组成50年间同样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现在上游来水比例略有上升,中游来水比例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量持续衰减。以往水资源归因分析的研究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实测径流量衰减的贡献,对天然径流量衰减的原因关注不够,不利于支撑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基于黄河二元水循环模型评价不同时期黄河流域天然河川径流量,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方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对天然河川径流量衰减的贡献。结果表明,2016年水平年情景相比于1956—1979年水平年情景,花园口断面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减少114.6亿m3,其中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和社会经济取用水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24.4%、25.0%和50.6%。从分区来看,兰州以上气候变化是主导因素,兰州以下人类活动是主导因素。为遏制天然河川径流量衰减的趋势,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深度节水、刚性控水、适度增水、强化管水和立法护水。  相似文献   

8.
基于示踪试验求解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示踪试验作为重要的水文地质试验,长久以来以探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测定地下水流速为主要目标。针对岩溶地区地下水流速较快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对流稀释作用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导率与溶质浓度的正相关关系,可方便准确地计算示踪试验投源井的天然径流量和地下水中示踪剂的背景浓度。根据后寨地下河流域陈旗典型试验区的计算成果,投源井的天然径流量为0.241 4 m3/min,辅以必要的水文地质调查,即可估算地下水流速以及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9.
雷晓云  张丽霞  梁新平 《水文》2008,28(1):43-46
塔城地区独特的地形为西来水汽的输送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了众多中小河流,而中低山带季节性积雪的消融又使河流呈现出春汛汛的特点,使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对塔城地区水资源配置极为不利,开展径流量的预测研究,将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文章以塔城地区乌拉斯台河为例,根据其年径流量(1966-1995年)序列的长期变化特征,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提供的许多有关神经网络设计、训练以及仿真的函数,实现BP网络对年径流量的预测研究.从模型的检验来看,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报精度,并且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这种预测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成果是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区域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质量.本文就径流还原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审查分析问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如何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多途径,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浅谈个人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