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尖山油田元72区延9段油藏属于低孔中渗岩性一构造油藏。研究区块处于开发后期,部分井出现含水上升快,域底水含水高等现象。通过常规测井响应识别油水特征,同时选取典型样品的测井参数,运用交会法、P1/2正态概率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等对油层组进行综合识别。然后,根据单井油水综合识别成果对各井的油水层进行纵、横向的连井分析,通过对各个方向油水连井剖面以及油水在平面上展布特征的分析,得出研究区目地层的油水特征及分布规律,为胡尖山油田元72区延9油藏的下一步开发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轮南地区油气相态分布非常复杂,奥陶系油气藏平面上具有西油东气的特点。西部轮古西油田、塔河油田和轮南1井区油族成熟度略低且有生物降解痕迹,主要以重油形式分布;东部地区油族成熟度略高,主要以轻质油、凝析油形式存在;中间地段桑塔木断垒带、中部平台区和轮南断垒带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中一高蜡油。各地区油气在垂向上变化很大,东部地区奥陶系和石炭系为凝析油气,三叠系又为正常油分布区;西部地区奥陶系为稠油,三叠系为正常油。轮南地区奥陶系在纵向上可能受控于岩溶和储层的发育程度,横向上受控于断裂作用。轮南地区油气成藏时间较早,不同物性的原油都是古油藏多期供油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人工夹层的抑制水锥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夹层在油田开发的堵水防水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研究底水突入油井的机理出发 ,分析了底水上窜绕过人工夹层的过程。讨论了K H Coat的底水流模型 ,对底水绕过夹层时的累计水侵量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夹层所在的位置、大小和厚度对底水锥进的影响。研究表明 :人工夹层处于油水界面之上对底水锥进能有效的抑制 ,使开采效果得到提高 ;夹层半径越大 ,水侵量的减小越多 ,夹层的有效作用时间越长 ;人工夹层的作用还同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开采速度密切相关。最后给出了带夹层底水油藏水侵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商建霞  张乔良  李华  孔令辉  罗佼  叶苗 《沉积学报》2021,39(4):1020-1030
文昌C油田珠海组二段一油组纵向多期砂体相互叠置,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目前已进入“双高”采出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厚储层平面上受断层分布及不同构型单元储层质量差异的影响,水驱规律呈现明显分区性;纵向上受砂体复杂内部结构及隔夹层分布控制,水驱顺层突进现象明显,水驱规律不明确制约油田下步调整挖潜。在精细构型研究基础上,结合毛管压力等微观孔喉参数,利用判别函数对渗流单元进行定量刻画,弥补了传统FZI划分流动单元不够精细的问题,更契合生产动态。明确了两种剩余油控制模式:一是渗流单元差异平面控油模式;二是渗流屏障遮挡垂向控油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平面划分5个井区,纵向划分15个单层,共划分60个含油单元,结合生产动态得到每个渗流单元的采出程度及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7项措施,有效提高了本油田开发效果,同时也为类似复杂厚层砂岩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塔河1区三叠系储层中夹层特征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底水油藏而言,分布于油水界面以上的夹层,对开发中的底水水侵有一定阻碍作用.因此,在底水油藏的控制水侵地质条件的评价中,对夹层的类型和厚度及分布研究十分重要.这里综合利用测井、岩心等资料,对塔河1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中发育夹层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夹层可分为灰质砂岩夹层、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三类.在纵向上...  相似文献   

6.
微观驱油试验表明,交联聚合物驱后剩余油进一步减少,主要以斑块状、小油滴状等形态分布于微孔隙中;数值模拟显示,下二门油田H2Ⅲ油组交联聚合物驱后80.8%的面积已为中强水淹,纵向上79.7%的剩余油分布于主力油层.受构造、储层物性及井网因素控制,未淹、弱水淹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断层破碎带、微构造高点和砂体上倾尖灭区等部位;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低渗透层段.针对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完善注采关系、优化注采结构,单元含水量的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幅度得到控制,采收率在交联聚合物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2.01%.  相似文献   

7.
正隔夹层的分布增强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水在底水油藏内流动的关键因素(束青林,2006;甘利灯等,2012)。目前,国内外对碎屑岩隔夹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相及海陆过渡环境中,并多用单井测井识别结合地质模式及井间相控地质建模的方法表征底水油藏隔夹层的分布规律(王改云,2009;张国一等,2012)。但是,这些利用静态地质的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缺乏动态生产资料的参与及验证。哈得逊油田是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8.
在对油水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成藏地质条件与油藏分布叠合分析的方法,对靖边油田曹崾岘区延9油藏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9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延922层,具有明显的边水和底水,其油藏类型以构造油藏、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主.延9油藏分布和富集主要受控于曲流河边滩砂体分布和规模、储层顶面构造高点分布位置、直接盖层厚度和展布特征.三者有效配置共同控制了延9油藏富集层位和地区,东部地区砂体厚度大于10 m的构造高点石油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因多期的构造运动使油气藏经历了多次破坏、多次调整的复杂演化历史,应用储层包裹体特征与盆地模拟分析技术确定油气注入时间,应用中性含氮化合物分布判别油气运移方向,应用具有时代意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确定烃源岩的准确时代等方法,再结合构造演化史,较好地解决了确定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区和哈得逊油田油气分布规律和油气运移路径的问题。研究表明,轮南地区主要有三期油气运移期,后两期(发生于侏罗纪之后)的油气主要通过裂隙与不整合面由满加尔凹陷和草湖凹陷向轮南低隆高部位运移,轮南地区下部的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则通过裂隙运移到上部储层中成藏。油气大规模注入三叠系储层的时问为15~10Ma,三叠系原油在横向上从吉拉克地区向桑塔木断垒带和轮南断垒带方向运移注入,垂向上为由断裂从 T_Ⅲ油组向 T_Ⅰ油组注入。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的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生成的油数量有限,后期注入的中—上奥陶统生成的油的推进前端应在哈得逊东南部附近。  相似文献   

10.
系统剖析流花11-1礁灰岩油藏储层烃类的生物降解特征, 揭示油藏底水与隔夹层对原油生物降解程度具有显著控制效应, 这使得油藏原油生物降解程度及其分布预测更加复杂化.研究发现, 流花11-1油藏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油源类型单一, 原油成熟度较高且分布较窄, 可能为短期快速充注所形成的油藏.原油普遍遭受生物降解, 降解程度均小于6级.垂向上, 隔夹层虽可引起局部储层烃类降解程度的倒转, 但单井油柱生物降解等级仍以储层与油水界面的距离为主要控制因素, 表现为降解程度由顶部向底部呈明显梯度变化, 油藏底水控制效应明显.横向上, 油藏降解程度的差异主要由隔夹层控制下储层内原油与活跃底水的接触程度不同导致.在隔夹层密集发育区流体运动受阻, 进而使微生物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代谢物质交换不畅, 原油降解程度相对较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油藏底水与储层非均质性对原油生物降解程度的控制效应模型, 并探讨了该方法在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A油田新近系明下段Ⅱ—Ⅴ油组是其主力含油层位。通过观察分析岩心资料的沉积构造特征、岩矿特征和粒度特征、测井形态、地球物理属性等特征,综合判定其主要发育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两种沉积相类型,油田范围内曲流河主要发育河道、决口扇、天然堤和泛滥平原4种沉积微相,浅水三角洲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通过分析沉积相特征,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观点,对A油田明下Ⅱ—Ⅴ油组的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处于长周期上升半旋回的Ⅴ油组曲流河呈条带状分布;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初期的Ⅳ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坨状,内部砂体连通性差;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中期的Ⅲ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朵叶状,砂体以侧向叠置为主;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晚期的Ⅱ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鸟足状,砂体以垂向叠置为主。最终提出该油田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底水油藏开发中夹层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研究底水突出油井的机理出发,讨论了底水上窜绕过夹层的过程。根据Coats KH的底水流模型,计算了底水绕过夹层时的累计水侵量,详细讨论了夹层所在位置、大小和厚度对底水锥进的影响。研究表明,处于油水界面之上的夹层对底水锥进能有效抑制,提高了开采效果;夹层半径越大,对水侵量的减小越大,其有效作用时间越长;夹层的作用还同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开采速度密切相关;有夹层的油藏,开采速度和打开程度可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块厚层储层, 综合岩心、测井资料, 将其内部隔夹层划分为泥质夹层、泥质隔层、物性Ⅰ夹层、物性Ⅱ夹层、物性Ⅲ夹层5类, 建立5类隔夹层定量划分标准, 并根据该区的沉积环境, 分析了各类隔夹层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在密井网条件下, 对隔夹层的展布进行随机模拟, 建立了隔夹层的三维岩相模型, 定性定量地揭示了其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空间分布规律, 对后期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油水界面等的分析表明,区内主要为高黏度、含蜡、高含硫的超重质原油。平面上密度分布呈西部和东部低、中部高的特点;纵向上原油密度与深度关系不大。高产油区多沿主断裂带分布。油水界面不统一,但从东向西随中奥陶统顶面的降低而降低。认为该区油气分布不受现今构造位置高低的控制,而是受区域构造背景、断裂带的分布、储集层的发育程度、成藏演化过程以及不整合面等因素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原油主要来自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是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经T2源断裂向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倒灌运移后,再在浮力作用下沿断裂配合的砂体连通侧向运移的结果。针对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成藏运移过程中主要受活动性断裂控制的特点,将尚家地区断裂在源岩的大量生排烃期划分出继承性活动断裂和未发生活动的遮挡断裂,并建立活动性断裂控制断裂两盘储层砂岩对接侧向输导油的运移模式。揭示出活动性断裂控制断裂两盘砂岩对接控制油侧向运移至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各断块中,运移过程中遇到遮挡断层圈闭或是断层岩性圈闭油会在其中聚集成藏,运移过程停止,这种运移模式使得油在构造高部位分布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且这些特性随着油源区的远离而加剧,而扩大了油在纵向上的分布层位,油在靠近油源区的断块的上部层位注入并聚集起来,为正常的上油下水的油水系统,而远离油源区的断块下部层位也可富集油气,可出现两套或是多套的油水系统,油水分布复杂;而远离油源区的圈闭油气聚集时期早于靠近油源区的圈闭油气聚集时期,同一断块上部层位油气的聚集时期早于下部层位油气的聚集时期。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十屋油田营城组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试油与压裂测试分析法、流体组成成份分析法、生产动态分析法和物质平衡分析法对十屋油田营城组营Ⅰ、营Ⅱ、营Ⅲ和营Ⅴ油层组的油气分布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 气层发育在十屋逆断层的北部地区, 分布在八屋断裂的两侧; 营Ⅰ和营Ⅱ油层发育在十屋逆断层北部D3和B7井区; 营Ⅲ和营Ⅴ油层发育于十屋油田东部, 十屋逆断层两侧的A24、A25、A16及A11井区; 油气同层只在南部和北部的少数井区分布。  相似文献   

17.
油水分布规律的准确掌握对柳坪坝区的后期开发、投资决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地质岩心观察、地质录井、岩样分析化验、测井解释、压裂试油等资料,对柳坪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T3y3进行地层的纵向划分对比及绘制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阐述了不同微相砂体所具有的物性、岩性、结构构造、非均质性等,而这些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油水的分布、储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质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一直是中后期油田开发的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针对马岭油田中一区的开发特点,采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思路,在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研究和流动单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中一区延长组到富县组的三维立体地质模型,从而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初始静态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通过精细油藏模拟方法进行了油藏剩余油分布模拟计算,并结合沉积相和流动单元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为油田下步方案调整提供了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轮南油田JⅢ(6+7)油组曲实际油藏地质条件,利用相图判别法研究了该油藏的流体类型,并确定了油环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水平井开发此类泊藏,并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JⅢ(6+7)油组的油环原油地层流体样品为挥发油体系,并且油环的体积远大于凝析气顶.本油组适合水平井开发,水平段长度为350~400 m较...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同类油田的开发调整方向和潜力目标,以滚动勘探开发为目的,以A油田为例,探讨了黄河口凹陷中央构造脊北端新近系多油水系统油藏成因。储层与油源断层的有效配置是控制该类油气聚集的关键因素。基于已开发油田井震一体化精细地层对比和储层展布研究,细化了储层空间展布,并结合油源断层特征剖析,系统分析了储-断耦合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首先,油源断裂垂向活动强弱的差异与储层的匹配控制着油气垂向上主要聚集层位;其次,断裂平面发育程度的差异与储层展布的耦合控制着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再次,储-断接触关系影响着油气的富集和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