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耕地足则基础牢、耕地稳则社会安、耕地优则生态好。从耕地保护工作的历史脉络来看,20年前中发[1997]11号文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时隔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关系国家大局和民族生存发展大计的耕地保护工作做出新  相似文献   

2.
4月20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今年开发整理的3892亩补充耕地通过省级专家验收,这使大通县近年补充耕地总量达7494亩,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还新增耕地3000余亩。  相似文献   

3.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12,(9):22-24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部署耕地占补平衡专项督察9月20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京召开耕地占补平衡专项督察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正式启动耕地占补平衡专项督察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出席会议并作动员部署讲话,沈阳督察局、武汉督察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耕地占补平衡专项督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20日,为加强耕地破坏损毁鉴定工作,依法向司法部门移送案件并提供依据,切实保护耕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广西国土资源厅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破坏损毁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耕地破坏损毁认定条件、破坏程度等级、鉴定程序等,此《办法》的施行可大幅提高全区国土资源规范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初,记者来到临桂县四塘镇车埠耕地开垦项目现场,看到20多公顷的土地正在被推平,以及水渠、道路等配套设施正在修建,从其他地方剥离出来的15~20厘米耕作层表土将回填到该项目区,一片优质耕地初见雏形。2014年以来,临桂县耕地开垦共立项6个,总面积324公顷,预计至2015年底可累  相似文献   

6.
正"粮以地为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耕地保护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面临极大考验。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就保护耕地问题再次重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全面加强耕地保护、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明了方向。《意见》总结了20多年来耕地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地方改革的实践成果,明确了新时期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是对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加强、完善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正>"原来这230亩地是低效的苹果园,现在,经过统一整理后变成了肥沃的高产田!"在西华县聂堆镇惠楼村补充耕地项目区,村党支部书记惠中旗指着远处一大片绿油油的小麦,高兴地说道。2018年以来,西华县以推进补充耕地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耕地提质改造,共申报补充耕地项目20个批次,实现新增耕地1.45万亩,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的同时,有效破解了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首次提出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推进,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同时,由于我国的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局部退化,导致现有耕地不能满足粮食和农副产品的生产需求,耕地保护面临着数量、质量和生态等多重压力。为  相似文献   

10.
1.解决水资源矛盾,当务之急是开展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南水北调三条线:东线易,中线难,西线艰。 我国耕地20亿亩,北多南少。其中1/3为灌溉耕地,2/3为非灌溉耕地。耕地灌溉的极限为8-9亿亩。 水资源矛盾集中体现为农业缺水,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一方面,南水北调代价高昂,缓解缺水矛盾的能力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耕地变化区的气候背景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我国耕地变化区的气候背景,对于了解耕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评价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全国耕地空间变化的基础上,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三个方面,研究耕地增加区和减少区的气候背景,并将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国家保护耕地资源和发展农业生产等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8年4个时段,耕地减少区比耕地增加区的年平均气温高0.45~1.05℃,年降水量高56.77~79.59mm,年日照时数少45.80~98.83h。耕地显著减少区比耕地显著增加区的年平均气温高0.81~1.85℃,年降水量高85.69~305.26mm,年日照时数少86.96~207.85h。在四个时段中,我国耕地重心逐渐北移且海拔升高。若海拔高度不变,耕地增加区比耕地减少区北移0.5-1个纬度,耕地显著增加区比耕地显著减少区北移1-2个纬度;若纬度不变,耕地增加区比耕地减少区,海拔升高100~200m,耕地显著增加区比耕地显著减少区,海拔升高150~350m。随年份增加,耕地增加区和显著增加区与耕地减少区和显著减少区在水分条件上的差别越来越大。这些结论对于研究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评价耕地占补平衡、调整产业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9月20日至24日以国家审计署孙宝厚总审计师为组长的国务院2006--2010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组一行14人来到我省进行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核查,检查组认为,我省政府能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保护耕地资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意识较强。  相似文献   

13.
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自1997年提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年的时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提出该政策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的,但是通过20年的演变,一些问题已经慢慢显现出来,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由于温州市的资源禀赋条件,特别是"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等的新政出台,耕地占补平衡困境在温州率先表现出来。一、"十二五"时期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市级下达100亩垦造耕地任务,洞头县选址大门镇仁前途围塘,立项181亩,可垦造耕地161亩,洞头国土局通过精简程序,破难攻坚、量质并举等有力措施,使得全县耕地垦造工作快速推进,并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一是精简程序,搭建提速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改串联为并联审批,减少20%的审批时限,加快垦造耕地项目工程开工建设招投标等前期工  相似文献   

15.
日前,江北区在全市首个出台《江北区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实施办法》,以全区耕地总量为基数,设立每亩20元的耕地保护激励基金,加大违法用地防控力度。该办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突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原则。该办法设置耕地保护激励机制考核基础分为100分,快速处置情况和违法用地总量情况各占50分。其中,快速处置情况将违法用地30天内未拆除、60天内未复耕(复绿)、90天内未整改到位的均列入扣分范围。并明确全额给予耕地保护工作经费的前提为违法用地无占用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6.
耕地红线是数量,更是格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全国高标准农田规模将达到10亿亩.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经过近20年的持续实践,将能够长期利用的耕地格局稳定了下来,耕地质量也提升了上来.这样的优质耕地资源如何做到高效能、可持续地健康运行100年且能够越用越好、越用越稳定?这是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相似文献   

17.
<正>"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必须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时隔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再次发出耕地保护的最强音。中央号令既出,地方积极响应。江苏省提出,保耕地就是保粮食,保耕地就是保发展,保耕地就是保子孙。"苏湖熟,天下足。"多年来,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江苏,顶着人多地少资源约束的压力,2016年,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GDP达7.61万亿元,同比增长7.8%,位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拓宽广西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渠道,加大补充耕地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全区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广西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财政厅相关处室,于2018年3月20日—23日赴河南、四川、山西三省就土地整治创新模式和耕地占补平衡先进经验开展了专题调研。一、河南等三省土地整治创新模式和耕地占补平衡基本情况(一)多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1.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信息在线     
大通县实现耕地占补平衡4月20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今年开发整理的3892亩补充耕地通过省级专家验收,这使大通县近年补充耕地总量达7494亩,不仅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还新增耕地3000余亩。大通县是我省的人口大县和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原本耕地紧张。近年来随着青海华电60万千瓦发电机组“、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青海铝电8.5万吨电解铝等众多重点工程和项目的相继开建,占用全县耕地3500多亩,使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为解决这个问题,大通县国土资源局充分考虑生态、环保的情况下,编制完成了全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荒…  相似文献   

20.
正土地整治既是稳定耕地数量、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盘活低效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乡市以土地整治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累计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270个,总投资近50亿元,土地整治总规模达20余万公顷,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持续稳定在38.58万公顷、32.85万公顷以上。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