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鑛區地質情況 火燒坪鑛区在大地构造中所处的位置,应屬于川湘凹陷的东北部,区內鑛产主要为宁乡式铁鑛,地层系統自志留系至下三疊系之間,除缺失下泥盆系、下石炭系地层外,其他各紀地层,均有广泛出露。下三疊系以上地层,因浸蝕关系,在区內已剝蝕殆尽。志留系以下地层,則因出露地点距鑛区較远,故不包括在鑛区范圍之內。这些地层絕大部分都屬于海相沉积,只有在中泥盆紀、上泥盆紀初期、下二疊系初期和上二疊系初期才沉积有部分陆相或海陆交替相地  相似文献   

2.
彭琪瑞 《地质论评》1940,5(6):507-520
附圖二版四川盆地内,平行褶縐所造成之山脈,悉有侏羅紀煤系出露於背斜層之軸部。煤系除含煤層外,常有菱鉄鑛生於煤層土下,或呈結核狀或略呈層狀。鉄鑛分佈雖頗廣大,惟鑛層延長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地質普查工作效率,发現更多鑛物原料基地,以滿足国家工农业大跃进的需要,这是当前地質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新技术新方法的採用,乃是其中关鍵问题之一。1958年来,我队曾利用水化学法首先任已知銅厂鑛区內作了实驗研究,然后以之在外圍广大地区內作为一种普查找鑛的手段;通过实驗与应用的过程,使我们認識到鑛体水的化学特性及其一般变化規律,在一定的水文地質条件下运用水化学法找鑛的可能性;更重要的由于水化学異常指出鑛区外圍部分地区的远景,从而結合其他找鑛方法进行追索,終于鑽探获得鑛体。加之这种方法操作簡单,投资有限,而效果准确,可以起到快速普查的作用。茲将我队的一些工作方法,及其所取得的初步經驗,简介于下,以供參考,並希指正。  相似文献   

4.
丁毅 《地质论评》1936,1(5):589-602
物理探鑛(Geophysical Prospecting)為近代之產物,其目的在解决地腹之構造及鑛床之探尋。最近四五年來國內會有少數物理學者,注意于此法之原理探討,但實地試驗尚未有所聞,蓋以  相似文献   

5.
林斯澄 《地质论评》1937,2(4):339-344
四川之鹽滷,蘊藏豐富,產銷暢旺,為中國西部一種重要之鑛產。關於川鹽之歷史,行政,稅收以及鑿井机械與方法,均有詳細之記載,而滷鑛之地質及產狀,則向少研究。迨三四年前,  相似文献   

6.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7.
提高坑道掘進效率,首要的是使鑽眼爆破技術工作合理化,這項工作是加速有益鑛物鑛床的勘探和降低成本的重要課題之一。岩石的可鑽性和爆破性的問題,儘管是已經引起很多學者和實際工作者的注意,但到目前為止,在這些過程中的管理方面還有很多主要部份不够明確。因此,往往使電能、氣動能、爆破材料和其他材料消耗過大,特別是在勘探坑道掘進的條件下,更容易感到這一點。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山地工程教研室,在蘇聯地質保鑛部所屬的不同探鑛工程項目中,對岩石的可鑽性和爆破性方面作了若干研究工作。研究結果曾推薦  相似文献   

8.
金耀華 《地质论评》1937,2(6):563-570
原文載鑛业杂誌(The Mining Journal)此文则譯自遠東时报三十三卷第七期之转載,著者为俄人马克弗先生,为苏联科学研究员。此篇論文适发表於第十七次万国地質學會於莫斯科開會之前。文中首述苏联近十年间地質調查工作之進步,次列各種重要鑛產儲量之新估计及歷年鑛业发展之情形。其立論不免稍具宣传色彩,然苏联政府方面之勵精图治及從事鑛业者之锐意经营,亦可概见一般矣。我国天赋鑛藏,雖不若苏联之丰富,而亟待调查开发之处正多。反觀我国近年之地質工作及鑛業發展情形,雖亦呈蓬勃之象,然较之苏联则瞠乎其后矣。人为之不藏,读斯文而益信。特節譯要旨,以(?)讀者。  相似文献   

9.
沉積鑛床的生成和分佈往往受古地理和大地構造因素的控制,一般皆有規律可循。就中國來說,成鑛規律在有些礦床如鐵、錳、鋁、磷等尤為明显。研究鑛床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发现規律,再根據這些規律去找新的鑛床。近兩三年來地質工作者在這一方面寫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金鑛     
尹赞勳 《地质论评》1939,4(Z1):213-224
引言江西鄰省凡六,浙、皖、鄂、湘、粤、閩,皆以產金■。然試檢閱一至五次中國鑛業紀要中產金之地,江西不舆焉。實則江西產金,由來已久,典籍所載,鄉耆所述,雖語焉不詳,亦可昭示一二。探淘既多,方法又未完善,鑛老砂殘,不免日  相似文献   

11.
路兆洽  白家駒 《地质论评》1940,5(3):237-242
雲縣褐炭係羅爲垣所發现,並测製鑛區圖,呈領探鑛欐。其後滇緬鉄路工程處亦注意及之。民國二十八年冬,西南聯合大學張印堂教授會一至其地。據前人之觀察,均認爲烟煤,且於煤田之價值,颇表樂觀,滇緬路線煙煤不豊,雲縣煤田,實  相似文献   

12.
畢慶昌 《地质论评》1938,3(1):77-78
吳君希曾字亦魯,江蘇淮陰五里莊人。民國二十年夏,負笈入都,考入国立中央大學。初攻農業化學,一年後轉入地質學系。時故教授鄭厚懷先生主講中大,君從之遊,因於鑛物學及鑛床學所獲甚多。二十四年夏,君在中大畢業;旋即考入實  相似文献   

13.
謝家榮  王植 《地质论评》1938,3(1):63-70
民國二十六年冬,榮等奉命調查廣西富賀锺錫鑛。於十二月三日抵西灣,駐平桂區鑛務處,先調查西灣煤田地質。就鑛務處所製一萬分之一地形詳圖,填测地質,歷時十日,因附近地層構造,極為複雜,故所得結果極饒興味,且與前人調查結  相似文献   

14.
我隊××鑛區的勘探範圍內,是大型的含鑛破碎帶,岩石的破碎十分劇烈,依樣品塊度分析結果:塊度在5cm以下者佔71%,其中並加有石英脈的偽硬盤、粒石、黄泥、粉末狀礦化物質等。在這種地层中進行鑽探是十分困難的。這個礦區曾一度被認為是岩心鑽探的禁區,為了突破这一難  相似文献   

15.
南延宗 《地质论评》1940,5(6):533-536
調查地質同時調查鑛產,這本是地質界的天經地義,再沒有提示的必要。現在所要說的,是我們調查地質時候,一定要進一步抱有一種野心和希望:有了這種野心和希望,便覺得乾  相似文献   

16.
張兆瑾 《地质论评》1937,2(5):461-470
引言近世重工業及電氣事業之發達,莫不以金屬鑛產為中心,而金屬鑛產中居重要之位置者,鎢鑛其一也。中國發現鎢鑛,亦不過二十餘年間事。最初發現之地點為湖南資興瑤崗仙及河北遷安鸚鵡山。後來他處相繼發現者亦時有所聞。當歐戰期內,鎢價每噸竟達二千元。戰局告終,價格復跌,是時鎢鑛業无形停頓。邇  相似文献   

17.
袁見齊 《地质论评》1938,3(3):213-228
引言 鳳凰山位江寧縣秣陵關之西約五里,北距首都中華門六十華里,汽車一小時可達,交通頗稱便利。山之北麓,有小河一道,東過秣陵關直抵南京,夏秋水漲,可通小輪。他年此鑛果  相似文献   

18.
胡伯素  汪泰葵 《地质论评》1939,4(6):475-478
會同漠濱及靖縣李家山金鑛,前经著者等一度調查,并製有報告。后漠實一處,復经泰葵随喻德淵、许原道诸先生繼續探查,復有所获。爰就前后在二处探查結果,简單引述如次:  相似文献   

19.
路兆洽  黄懿 《地质论评》1939,4(1):31-38
一 緒言路南銅鑛,據「銅政便览」,前清乾嘉時期,已開採甚盛,年產额在一百萬斤以上。最近政府有开發雲南銅鑛之計劃,对於路南銅鑛亦加注意。除东川巧家等鑛,先後由朱熙人黄懿謝  相似文献   

20.
土壤為具歷史性之自然體,含有未凝固之鑛物及有機質,具無定之深度,與其向下母質之形態,物理性,化學性,化學成分及生物狀態,皆不相同。每一剖面中,各層土壤之性質,在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