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省紫金山Cu-Au矿床是我国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上金下铜”的矿化分带特点,金矿主要产于潜水面以上的氧化带中,铜矿则主要分布于潜水面以下的原生带中,本文通过手标本、光学显微镜、XRD、FE-SEM以及EPMA等对金矿体中矿物和蚀变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矿体中地开石在多个蚀变过程都有产出,3种不同结构地开石的主要成分(Al2O3和SiO2)差异可能与矿物产出环境、结晶程度、粒径大小和晚期热液影响等有关。通过EPMA分析发现该金矿体内的绿泥石以铁斜绿泥石为主,平均结晶温度为166℃,并由镁铁质矿物在还原环境蚀变而成。绢云母和明矾石中w(K2O)含量略低于理论值,这可能与晚期大气降水淋滤有关。载金矿物褐铁矿由以针铁矿、赤铁矿、石英和磁铁矿组成,以胶状结构为主,褐铁矿主要成分w(Fe2O3)变化则可能是内部的含水矿物发生脱水导致。早期热液阶段形成大量低品位含Au的金属硫化物,而晚期则通过氧化淋滤对金进行二次富集,最终在表生氧化带中形成大储量的...  相似文献   

2.
礼县上坝金矿床是甘肃省近年来在南秦岭微板块发现的矿体规模较大、主要赋矿岩石为硅质岩、氧化带深度大、矿石可浸出性好、金成色高的岩金矿床。通过对上坝金矿床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及载金矿物特征研究发现: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褐铁矿、粘土矿物和少量碳质矿物也含金。金的赋存形式为粒间金和裂隙金。金矿物的形成富集与硅化一硫化物交代充填作用关系密切,矿床成因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紫金山铜金矿床为典型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文章以矿山地质调查工作为基础,通过岩相学、矿相学、岩化学分析等方法对紫金山铜金矿中的赋矿围岩以及金属矿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蚀变围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借助SPSS系统研究了Cu-Au元素变量与控矿微量元素变量的聚类关系,建立了Cu-Au元素变量与其它变量的回归方程,验证与解释了紫金山Cu-Au高硫化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是由多期次的岩浆热液活动引起的。另外,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发现紫金山的成矿过程主要有中温Cu-Au矿化、低温Pb-Zn矿化以及少量高温W-Sn矿化三种矿化类型,其中W-Sn矿化形成于燕山早期的赋矿围岩形成阶段,而Pb-Zn、Cu-Au矿化为主矿化成矿阶段、形成于燕山晚期,且与富潜火山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友清 《贵州地质》2015,32(2):119-125
紫金山铜金矿属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共生矿床。金矿体赋存于氧化带中,为原生含金金属硫化物矿床经表生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富集金矿床。金矿体容矿岩石和赋矿围岩基本一致,主要是中细粒花岗岩,其次是隐爆角砾岩和英安玢岩。然而金矿床仅在隐爆角砾岩和英安玢岩呈脉状似"蟹脚"出露地表区域富集成工业矿体。带着这一疑惑,作者借助在紫金山矿区工作的优势,通过对紫金山铜金矿区金矿床空间形态分布特征、隐爆相、次火山岩相、断裂构造、金属硫化物氧化特征等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紫金山铜金矿金矿床次生富集规律与紫金山火山机构隐爆相隐爆角砾岩和次火山岩相英安玢岩是否侵入地表以及出露地表的形态特征极为密切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红土型金成矿系列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土型金矿床是原生金矿化遭受红土化作用改造所形成的一种表生金矿床,包括"红色粘土型"和"铁帽型"金矿床.中国红土型金矿以风化再造型为主,受气候影响而主要分布在南方,并与岩金成矿系列分布基本一致.风化壳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系统研究表明,成矿作用环境时空变化整体受风化强度控制,其风化作用早期呈中碱性、晚期呈酸性,风化壳下部偏碱性、还原,项部偏酸性、氧化的特点.典型矿床因子分析揭示,红土型金成矿作用可分为氧化和水解两个阶段.氧化阶段风化较弱,基岩释放大量碱性离子,使成矿流体保持中性,金溶解并主要以Au(S2O3)23-形式迁移;水解阶段风化较强,硅酸盐矿物发生脱碱去硅作用,随着大气降水不断参与,成矿流体性质由中碱性缓慢过渡到中-酸性条件,金以胶体或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迁移.金一般在风化壳下部富集,表生矿物吸附、氧化还原界面处被Fe2 、Mn2 还原以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都能促使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6.
黄永全 《广西地质》1995,8(1):57-61
逻楼金矿床其矿石类型为氧化矿,主要矿物组合为褐铁矿、石英、粘土矿物。金主要以细粒及微细粒自然金赋存于褐铁矿、石英中及其颗粒边缘,少部分赋存于矿物的微裂隙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被剥露出来,露采场成为进行矿床地质研究的最佳场所。本文对紫金山金铜矿露采场的构造、矿化及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自北向南靠近火山机构的过程中,蚀变带依次为绢云母+地开石化带、地开石+明矾石化带、地开石+褐铁矿化带和强硅化带,各个蚀变带内的主要金属矿物组合变化依次为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斑铜矿,褐铁矿+针铁矿+自然金+次生铜蓝+孔雀石,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在空间分布上,主要的矿石矿物在水平方向上从斑铜矿渐变为蓝辉铜矿,垂直方向上从上部的自然金+褐铁矿向下变为蓝辉铜矿+斑铜矿,深部变为铜蓝±蓝辉铜矿。蚀变分带与金属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布都体现出在靠近火山机构及深度增加的过程中成矿热液的硫逸度和氧逸度越来越高。矿石中还出现了具有指示意义的含锡矿物。这些特征都表明紫金山金铜矿是含矿热液多期次叠加的结果。金的富集成矿和金铜的矿化分带受北西向与北东向密集节理交汇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白音哈尔金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白音哈尔金矿床矿石类型以贫硫化物含Au石英脉型为主,深部见含Au破碎蚀变岩型,主要载金矿物是石英,黄铁矿和褐铁矿,金的赋存状态为包裹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金矿物主要以中粗粒以上颗粒为主,占面积比的91.21%。矿床的形成经历2个成矿期4个成矿阶段,即热液期的石英,多金属贫硫化物及碳酸盐阶段和表生期的氧化淋滤阶段。  相似文献   

9.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西北部九寨沟县的马脑壳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分别形成于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前者具草莓状结构,后者以环带结构为特征。粒度小晶形不规则的黄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而晶形完整和晶产大者含金量相对较低。辉锑矿和雄黄以细粒浸染状分布者含金量高,而以块状产出者金含量低甚至不含金。褐铁矿为表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含有显微-超显微单质金。对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三个成矿期,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氧化期,三个成矿期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热液成矿期含矿流体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迅速变化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0.
河北金厂峪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厂峪金矿是我国华北板块北缘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产在晚太古宙褶皱绿岩带中,矿石类型主要包括含金钠长石脉和含金石英脉两种.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在两期区域性褶皱作用下,形成的金厂峪复背斜及与之相关的北北东向挤压片理化带是金厂峪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在片理化和蚀变过程中围岩斜长角闪岩的Fe2O3、CaO、MgO等成分被明显带出,...  相似文献   

11.
洪汉烈  彭长琪 《矿物学报》1997,17(2):169-174
富水金矿为风化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显微分析结果。运用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查明矿床中金的产出状态、颗粒大小以及金矿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这些金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的晶体边缘,或混杂于褐铁矿中的外铁矿晶体集合体之间;此外,部分以显微的粒间金形式产出。根据能谱成分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这些金均为独立的自然金矿物,具有极高的成色。  相似文献   

12.
安徽白岭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岭金矿位于下扬子台坳、长江褶断隆起带中段。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系中统铜头尖组中,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矿石类型主要有以含金褐铁矿为主的氧化矿石和以含金黄铁矿为主的原生矿石两大类。载金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石英、伊利石、黄铜矿等。通过矿相鉴定,单矿物含金分析、物相分析、多点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查明了金的赋存状态。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金的粒度较细,主要为中细粒显微金。金的嵌布类型有包体金、晶隙金、裂隙金。金的成色较高,平均为906.5。金主要呈矿物态存在。  相似文献   

13.
黄钾铁矾族矿物是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常见的表生矿物,是重要的示矿标志,其详细研究可以为解剖与之相关矿床的次生富集过程提供重要依据。东昆仑中东段驼路沟钴(金)矿床主要出露一套纳赤台群哈拉巴依组变火山-沉积岩,其中的石英钠长石岩是重要的含矿主岩,前人认为其为一套热水喷流沉积岩,并由此提出驼路沟为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文章重点选择矿区内玉女沟矿段的黄褐色-赤红色土状-块状破碎氧化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全成分分析、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氧化带中主要矿物有钠铁矾、白云母、钠长石、石英、石膏和赤铁矿,其中以钠铁矾发育为显著特征。矿区发育的黄铁矿和石英钠长岩在氧化淋滤过程中析出的S、Fe、Na为钠铁矾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钠铁矾可作为指示高原干旱地区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氧化带的标型矿物。  相似文献   

14.
从江翁浪金矿是黔东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前人对翁浪金矿的研究仅限于宏观的构造及围岩蚀变等方面,同时对该金矿床容矿岩石及矿石物质组分作过初步研究探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矿相鉴定、化学分析、单矿物试金分析、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多种物理化学分析手段,对翁浪金矿床中金矿物类型、形态、成色、嵌布特征以及金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等做了细致的微观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永新金矿位于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的南段,为近几年新发现的受构造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及背散射观测对永新金矿床的金-银系列矿物与载金硫化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金-银系列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银金矿次之,粒径多集中在5~20μm,以包体金、裂隙金为主,粒间金较少,成色为843~917,平均888;载金硫化物有黄铁矿和方铅矿,以黄铁矿为主;早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大,以立方体为主,较破碎;主成矿阶段黄铁矿粒径较小,以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为主。黄铁矿Co-Ni-As三角图显示成矿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金矿物成色与黄铁矿的Fe/(S+As)值指示矿床形成于中深成中温环境。与克拉通破坏型(胶东型)和造山型金矿床比较,永新金矿床与两者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金矿矿石中不同成矿阶段载金矿物,有利于金矿的开发利用。采用电子探针对陕西后林沟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确定褐铁矿、石英和黄铁矿是该地区金矿主要的载金矿物,金矿物多赋存于褐铁矿和石英中,以粒间金、裂隙金和少量包体金形式存在。可以得出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共存是该地区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7.
石鸡坝一带金矿属阳山金矿田的西延部分,在西秦岭的金矿中占有重要地位,重新系统总结其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石鸡坝一带金矿的成矿规律主要体现在构造控矿、岩脉控矿和岩性控矿。不同类型矿石的物质成分基本相似,均为Fe、Cu、As、Sb等的化合物;差异主要表现在花岗斑岩型金矿石的化学成分富K2O,脉石中有含水的铁、镁硅酸盐矿物。矿床地质及稳定同位素资料证明,矿床成因属于多元热液复合形成的中低温热液金矿。Au、Hg、As、Sb等元素前缘晕异常、以褐铁矿化为主的构造蚀变带及中酸性岩脉分布区是该类型金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区域地质及地球化学资料显示自石鸡坝至阳山一带找矿前景良好,但具体的找矿突破区段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敦煌金滩子金矿床系20世纪70年代初,在区调工作中检查古代采矿遗迹时发现,80年代开展过普查,经2014~2015年详查提交的一处中型金矿床。矿区由梭子山、八卦图和金滩子3个矿段组成。金矿化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加里东晚期石英闪长岩为八卦图和金滩子矿段石英脉型金矿的赋矿岩石,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为梭子山矿段蚀变岩型金矿的赋矿岩石。目前控制主矿体长151~320 m、斜深155~350 m、矿体平均品位7.61×10~(-6)~17.94×10~(-6),矿体延伸较稳定,金品位较高。黄铁矿、褐铁矿、石英、方解石为主要载体矿物。据对金滩子金矿各矿段深部矿化特点及走向上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苇沙河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研究,认为苇沙河金矿床产于早元古代集安群荒岔沟组变质火山岩及中元古代老岭群板房沟组浅变质碎屑岩中,区内发育石英闪长岩,矿化受NE向断裂带控制。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较大。金矿围岩蚀变发育,包括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地质特征表明,板房沟金矿为叠加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东坪等金矿床中几个金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长金 《矿物学报》1993,13(1):65-71,T002
笔者于1987年以来在东坪金矿床和金厂峪金矿床中发现了几个金矿物,从成分和物性看,可能为新的金矿物,暂以金矿物A,金矿物B,金矿物C代之。金矿物A可能为金-铅合金与二氧化碲的混晶矿物,即(Au,Pb)_3·TeO_2;金矿物B可能为金铅的碲酸盐Au_4(PbO_3)[TeO_4]_2;金矿物C可能为金银的碲化物AuAgTe_2。此外在东坪矿床还发现了亮碲金矿;在沃溪金矿发现了方锑金矿,系国内报道的第三个产区。由于矿物颗粒细微,都未获得晶体结构数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