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确山县为“古道国地”。道国虽小,却历虞、夏、商、周数代,并处于“中路”古道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道国及其有关问题,对于认识中国交通发展史中国经济发展史、以及中国姓氏的发展变化,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松阳县位于浙西南山区,全县地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5镇15乡,401个行政村,1071个自然村,总人口23.5万。近几年,松阳县立足本地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迈进。随着松阳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工  相似文献   

3.
遂昌地处浙西南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一户多宅”现象日益突出,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引发诸多基层治理难题。为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强化农民建房风貌管控,2019年9月,遂昌县在全市率先启动“一户多宅”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已拆除4305宗建(构)筑物,占地面积32.2万平方米,腾出了发展新空间,整出了农村新风貌,在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综合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方式,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生动实例,也是符合我省尤其是浙西南地区实际,推进创业创新,谋求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几年来,丽水市在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各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坚持“向山地要空间、向空间要空间、向结构要空间,”积极推进南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建设,有力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浙西南特色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几年来,我们通过分布实施,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成了10平方公里低丘缓坡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5.
轻装行囊,感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古诗意境;收拾心情,定格“枫染山林醉”的秀美一幕。在这个枫叶泛红时节,爬古道、赏红枫,成了文成人民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活动。为进一步增强职工凝聚力,丰富职工生活,12月6日,文成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爬红枫古道活动,领略家乡美景。活动开展当天,职工们个个精神抖擞,健步如飞,朝着目的地奋力前进,展现出了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爬山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既亲近了大自然,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是一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历史经历了地槽——地台——陆缘活动三大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建造系列。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分为浙西北江南地层区,浙东南华南地层区。这两个一级地层区分属扬子准地台及华南褶皱系。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成为必然选择。东阳市作为主要试点单位之一,从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改革实际出发,全面贯彻数字化改革要求,推动“浙地智用”改革试点落到实处,打造浙江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标志性成果,为“浙地智用”场景在全省贯通落地,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松阳县位于浙西南山区,全县地域面积1406km^2,辖5镇15乡,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4万。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27亿元,财政总收入30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亿元,经济基础相当薄弱,还处在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9.
毗邻太湖的浙北平原,有一方风水宝地,那儿土壤肥沃,水网如织,村民栽桑养蚕缫丝,商贾云集,群星荟萃.这就是湖州东隅的南浔古镇,素有“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之称.数百年来,南浔先人因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衣披天下“而创业致富;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京官56人、进士41人、著名专家学者80余人.于是有了名园、名楼、名人故居、古民居、古桥……静静流淌的浔溪河,纵贯南北,衔接古运河,跟它们朝夕相处,相濡以沫.漫游古镇,那河、那桥,给人的是悠远、古拙的氛围,而一砖、一瓦,透出雍容华贵、殷实雅致的底蕴.……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土资发[2003]37号《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国土资源所”活动的意见》要求,从今年开始,在全省817个基层国土资源所以“班子、队伍建设好;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好: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好;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好;转变作风、优质服务好;廉政勤政、行风建设好”为条件的创“六好”活动。创  相似文献   

11.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9):68-68
钱塘江因曲折如“之”字,故又名“之江”,“之”与“浙”相通,故浙江省省名也由此而来,钱塘江入海口有着天下奇观———钱塘潮。钱塘江潮是一种潮汐现象。潮汐是海水周期性的有规律涨落运动,它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月亮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故月亮的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42号),明确2013年底前完成半数以上的市级“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以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浙土资发[2012]19号)要求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潇贺古道潇贺古道,历史上是中原沟通岭南最主要的通道之一。古道分东、西两条干道。东道即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桂岭通楚古道,连接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大圩,经今天的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到达桂岭镇,与桂岭河相连。西道即秦朝时期的"新道",经湖南江永至谢沐关,到广西富川古城,入贺江。两条道路经水路在临贺古城(今贺街)汇合,然后向东通珠江,进广州,联通大海;西进通大西南,  相似文献   

14.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海宁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2006年6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12月,被人事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2007年3月被嘉兴市政府授予“嘉兴市特级工业功能区”和“嘉兴市重点工业园区”.2008年6月被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正>在河西走廊,张掖的位置举足轻重。古时河西有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四郡,张掖居其一。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四郡均为丝路重镇,但张掖还处于丝绸之路与居延古道的交汇之处,其重要性又比其他三郡多出三分。历史上张掖远比今天要辉煌,这里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最差也是历朝历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称它为“塞上锁钥”一点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16.
沿丝绸之路古道西行,出敦煌,过党河拐弯西北行,车行近两小时约100公里路,便到达了古玉门关。之后,沿着古老的疏勒河河谷继续西行,经汉长城、河仓城,还有一些烽燧等古迹,再行约80公里后,只见在高远的天空下,苍茫大漠戈壁漫漫无际,大漠深处,一列列“古堡”长城横陈,在其周围,一座  相似文献   

17.
正古道、彩石与美丽乳源在粤北的湘粤交界处,有条横亘南北穿越南岭的秦汉古道,这条艰险的小道,或沿江而行,或穿山越岭,用武水之秀载中原文脉入粤,也将岭南之风物,逆流穿山而上,不远万里,携入中原,让中华之文脉交相辉映,和谐融融。位于广东西北端的乳源,正处于这条古道的中南部,恰似咽喉,镶嵌在湘粤连接的要地上。这条古老的驿道,也就与南岭崇山,与迷幻般的大瑶山,与武江与南水"长相厮守"了。两千年的"恋情",默默地守护,默默地维护着历史的风脉,绘制着史海文化的图腾。  相似文献   

18.
《浙江国土资源》2013,(5):10-10
4月22日,正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学会根据今年的主题。与浙江省科技馆、浙江日报、果壳网联合开展“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邀请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导肖安成、浙江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张凯和浙地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蓓三位专家在省科技馆四楼国际交流厅分别从地球科学、地震知识和珠宝鉴定三个方面为观众作讲解,宣传地球科学知识,解疑释难。专家制作了精美的PPT,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赢得了公众们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9.
沿丝绸之路古道西行,出敦煌,过党河拐弯西北行约100公里,便到达了古玉门关。冉沿古老的疏勒河河谷继续西行,经汉长城、河仓城及一些烽燧等古迹,再行约80公里后,只见在高远的天空下,苍茫大漠戈壁漫漫无际,大漠深处,一列列“古堡”长城横陈,在其周围,一座座赭黄色风蚀土丘千姿百态,这就是中国西部地区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敦煌人俗称“魔鬼城”,西与罗布泊连通。2001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在这里建立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20.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于2000年动工建设,是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83号批准设立省级开发区,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园区所在的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