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季正值我省关中植棉,陕南育秧的农事关健时节。春汛来的早较为有利,来的晚由于低温阴雨造成水稻烂秧、对棉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因而,春汛多雨段的有,无及来的早、晚对春播生产有着直接  相似文献   

2.
张秀果 《气象》1986,12(2):10-12
一、引言 中南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来临之前,盛行东北季风,空气较干燥,气温较低。春季到来时,是南支暖湿气流同北方南下冷空气的交汇场所,容易造成低温阴雨天气。 华南大部分地区双季早稻春播育秧期,集中在  相似文献   

3.
烂秧与天气     
在华南三季稻连作和双季稻区,早造育秧常遭低温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造成烂秧。烂秧不仅损失良种,延误季节,而且还影响全年生产安排。所以防止烂秧,培育壮秧是夺取粮食丰收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汉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在平川地区,水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但在每年四月,我区水稻大批播种育秧的关键时期,往往易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其中尤以低温的危害最大,因此对“倒春寒”的予报成败,直接影响到水稻大面积播种育秧的好坏。如能很好的利用天时地利,抓住冷尾暖头,就能减轻或避免因低温阴雨造成的烂秧,对保证适时早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7,(1):6-10
一、我区低温阴雨出现的概况 1—3月,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常在我区造成低温阴雨天气(以TDR表示),影响育秧工作。据广东省气象台1975年编印的《广东省灾害性天气总结》中规定的低温阴雨标准,我区各地低温阴雨出现次数及平均值如下表。  相似文献   

6.
刘天祥 《气象》1979,5(2):4-5
在我区春播育秧期间,如逢持续≥8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并缺乏足够的防寒措施,就会造成大面积的秧苗死亡。造成这种天气的环流条件是多样的,但以乌拉尔地区500mb上空出现阻塞形势较为常见。 本文挑选了20多次较典型的乌拉尔阻塞形势(以下简称乌高型)进行个例分析,提出了三个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四月上、中旬正值我省春播的关键时刻,气温的高低对春播影响较大,低温阴雨会造成烂秧,高温阴雨会出现病虫害,因此作好春播期的中期气温预报是很重要的。通常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作预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春播期的连续低温阴雨是播种育秧的主要危害,是我们春播气象服务的重点之一。在利用海水温度预报台风取得良好效果的启发下,我们考虑,能不能用江水温度来作日常天气预报呢?因为“江温”能代表较大范围温度变化的情况,变化又较局地气温、地温稳定,于是,我们试用“江温”作春季连阴雨时段的预报,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每年4月份至5月初,是我县双季早稻育秧的关键季节,这时正值冷暖交替,天气变化比较复杂。过去,本地区采用育水秧方式,每遇低温连阴雨,即易造成烂秧。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育秧方式已改进为半旱秧和旱秧后低温连阴雨的危害有所减轻,但新的育秧方式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即:大幅度的温度变化又影响了秧苗的正常生长,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4,(1):49-49
预报“连续低温阴雨”和“连续晴暖”,是我县春播期间(雨水到清明)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根据群众经验和普查历史资料发现,春季温度变化过程存在着一起一伏的现象,这给春播期天气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一、用“春暖”报“连续低温阴雨”:  相似文献   

11.
1 目的意义: 当前,我县早稻主要采用湿润育秧方式,但常遇阴雨低温造成烂种烂秧;大苗洗根移栽返青慢、分蘖迟;用种量多,稀播专用秧田面积大,影响总产量。 早稻旱床育秧技术系引进日本原正市先生“旱育稀植”技术,经研究改造而形成的育秧新技术。它能解决湿润育秧所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能使早稻早熟、增产、省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钞焕玲 《广东气象》1995,(1):10-11,7
我市春播期间往往受阴雨天气影响,给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利。所以对长阴雨(低温阴雨)的转晴作出准确的预报可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94.2”低温阴雨过程形成及转睛的分析,对同类型低温阴雨发生的天气形势及持征进行归纳,初步给出了长阴雨形成和转晴的指标性特征。1低温阴雨的形成二、三月份极地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开始减弱,同时南方暖湿空气逐渐加强,冷暖空气的交界面(锋面)常徘徊于华南和沿海附近,长阴雨因此而发生。我市“94.2”低温阴雨过程是长阴雨形式之一,它的环流形势在500hPa图上属小楷…  相似文献   

13.
我县地处赣西北山区,气温偏低,尤其是早稻播种育秧期间,常受阴雨寒流袭击,往往造成烂种烂秧,不但损失了良种,耽误了季节,而且也影响晚稻的丰产丰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县先后推广了湿润秧田、通气秧田、薄膜小苗带土移栽等育秧技术,对  相似文献   

14.
回暖天气是每年春季我区早稻播种育秧时期,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它和低温阴雨天气一样,也是我区广大气象工作者在春播天气预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报准了回暖开始日期及其维持时间,就能减少或避免早稻烂秧,使农民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我区春播大忙时期。但这段时间内往往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长时间的阴雨低温,造成倒春寒天气,给早稻播种造成严重影响。近两年来,我们以“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这条农谚为线索,制作春播期有无倒春寒的中期预报,收到较好的效果。 农谚“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在我区流传较广。“社”是指春社,在春分附近,是指3月中旬或以前如果发生青蛙叫,后期将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春季青蛙叫发生在燥热的夜晚,燥热之  相似文献   

16.
我区地处中低纬度,西靠云贵高原,南濒南海,冷暖气流活动频繁,水气特别丰富,天气气候相当复杂,每年低温(即烂秧天气、寒露风)、旱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均有出现,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因素。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做好为农业生产服务,关键是抓好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 为水稻过“两寒”关服务 历年2—3月正值我区早稻育秧季节,往往出现较长时期的低温阴雨天气,通称“烂秧天气”。据统计,桂北几乎每年都有一段连续15天、桂中连续10天、桂南多隔5年也会出现一次连续10天或以上的低温阴雨过程。低温阴雨结束期每年迟早也不同,早  相似文献   

17.
罗北十二队在早稻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播种的有利时机和秧田管理技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早稻育秧基本上没有发生烂秧现象。这个队的主要育秧经验如下:1、掌握天气,适时播种早稻秧苗扎根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很严格,而春播期间的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早稻播种后天气温暧,有利于种子扎根生长,若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则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  相似文献   

18.
余鹤书 《气象》1975,1(1):4-5
春季,我国江南地区双季早稻播种育秧时期,有时会遇到持续性的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秧。本文介绍利用两种不同天气型前期500毫巴  相似文献   

19.
春季低温阴雨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2、3月份日平均气温≤12℃,且持续3天以上或口平均气温≤15℃,每天日照小于2小时,且待续7天以上断续有小雨的天气过程,称为低温阴雨。此时正是我省早稻的播种季节,对早稻谷种和秧苗都威胁很大,严重的年份,会造成大面积烂科烂秧,从而影响全年的水稻生产。本文根据低温阴雨出现的一般规律及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为水稻高产提供依据。1低温阴雨对早稻产量的影响60年代以来我省出现了9年严重的低温阴雨天气,分别是1964、1968、1969、1974、1982、1983、1984、1985、1988年,除1968、1984年外早稻是增产的。可见低温…  相似文献   

20.
低温阴雨是我省早稻育秧期间严重的气象灾害。轻则影响早稻秧苗质量,重则造成大量烂秧,浪费种子,耽误农事。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春季低温阴雨特别是倒春寒严重的年份,早稻往往增产,而晚稻则多会减产。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低温阴雨与水稻产量的关系,以便为开展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1低温阴雨年景划分根据低温对水稻秧苗的影响,通常将日平均气温<12C连续3天或以上,或日平均气温<15℃连续7天或以上的天气过程,定义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低温阴雨轻重年景定义,则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持续时间、平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