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1982年10月11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地质,冶金、能源、科研和大专院校等系统129个单位的2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共收到区域化探、矿区化探、综合方法、化验分析,数据处理及成图五个方面的论文221篇.会议期间按上述五个专题组宣读了68篇论文,32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单位支持和主办的复杂岩石中的建筑物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三日到七日在北京召开。 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307名学者报名参加会议。共提交了132篇论文,其中特邀论文2篇,特别报告1篇。在大会上宣读了57  相似文献   

3.
由我会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陨石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0月24—28日在贵阳举行。讨论会采取大会报告的形式,来自全国陨石学、地学、高能物理、天文学、测试与博物馆系统的55名代表济济一堂,宣读了58篇论文。会议筹办单位刊行了《论文(摘要)汇编》。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1979年11月2日—10日在苏州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界一次空前的盛会。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许杰同志亲自到会指导并为大会致开幕词。参加会议的代表共二百人。大会收到论文317篇,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水平和欣欣向荣的景象。会议进行了大会论文宣读和小组中心议题发言及讨论。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与会代表广泛交流了学术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与会人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土资源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共24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3篇,论文全文2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分会宣读论文52篇。会议开幕式由大庆油田…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于1986年10月20日至2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36个国家的450名代表参加。会议论文集共编入265篇论文,列入大会宣读的论文计148篇。我国由11个部委系统的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共有70篇论文编入文集(占25%强),有22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这次会议共分成六个专题组,即为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研究;与软岩地基和开挖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地基的工程地质研究;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公路、铁路和海岸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规划和城市区的工程地质。另外,还举办了地热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和与核废料处理有关的工程地质两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决定,第六届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只发表孔德坊和陈德基、许兵撰写的两篇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由本会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联合举办的全国超大型矿床寻找与理论研讨会5月26—30日在贵阳举行。74个单位131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45篇论文,其中6篇在大会上宣读,28篇在小组会上进行交流。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上陆续发现了一些超大型的矿床,除了一些超大型的油气田外,还有不少金属与非金属矿床,著名的有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坝Cu-U-Au矿床、加拿大与澳大  相似文献   

8.
学会之声     
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9~ 12日 ,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 4 2个单位的 2 4 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 133篇 ,全文 2 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 ,分会宣读论文 5 2篇。主要涉及古地理学、…  相似文献   

9.
全国激光显微光谱分析及其地学应用交流会于1982年9月22日到28日在南昌召开。这次学术交流会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微束分析委员会和冶金工业部分析情报网联合召开并委托华东地勘局二七○研究所主办的。到会有90个单位的121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77篇,大会宣读31篇。会前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江西科协和江西省激光学会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铀矿资源遥感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3月20—2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0人,大会宣读学术论文19篇。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核工业部地质局、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刘兴忠、曾卓荣同志代表  相似文献   

11.
于1982年11月8日至1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有地质、核工业、冶金、石油、城建、中国科学院等各部门所属生产、科研、教学等80余个单位的150余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14篇,其中8篇在大会上宣读,其余大部分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原生环境水文地球化学及地方病病因;浅、深层卤水、油田水文地球化学;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本会岩浆岩委员与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全国海相火山岩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有关的编辑出版部等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海相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第一次聚会。会议共征得论文摘要118篇,论文21篇,大会宣读7篇。会议还按区域地质、岩石及矿产三个专业进行了分组学术交流,有32位代表在专业组会议上发言。此外,加拿大学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利学会于1980年12月7~12日在长沙召开了“水文测验学术讨论会”。参加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流域、科研、院校、工厂的代表共150余人。共收到论文210多篇。在会上宣读总报告11个,论文55篇,大会发言77人次。这次会议检阅了我国建国30年来的水文测验科学技术成就,总结交流了经验,对今后我国水文测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起积极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14.
由本会主办的全国宝石矿物学会议于6月21日至24日在贵阳举行。出席会议的有67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近100名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75篇,其中有59篇在大会上宣读。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宝石矿物学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报告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  相似文献   

15.
桂岩 《中国岩溶》1985,4(4):387-388
<正>第一届国际地貌大会于1985年9月15日至9月20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我国有31名正式代表,及4名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摘要约800篇,我国地貌学者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有30多篇,其中有28篇被安排在分组会上发言。五天的学术讨论,只有四个大会报告,而且都在晚间举行,他们是波兰韦斯特潘教授的“地貌、资源、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美国贝克尔教授的“新的全球地貌学”;英国柯克教授的“地貌学的应用”,和法国特里卡特教授的“地貌学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1985年4月27日到5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第十一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沦会,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位代表参加(苏联及东欧等国未派代表参加本届会议)。会议包括专题讨论,大会宣读论文,参观试验室、成果展览及测试展览等内容,会前会后还组织了地贡旅行。会议收到论文摘要和成果摘要共98篇,大会宣读了论文55篇。综合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当前化探各种方法的进展,特点和动向(不包括苏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于1991年10月8—1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石油、地震、有色金属、铁道、冶金、能源、水利、省市有关科研、生产部门的113个单位,共343人。 会议共收到论文425篇,分10个专题进行报告,宣读论文279篇。会议出版了论文摘要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1》。  相似文献   

18.
1986年4月5日—11日在我国黄金之乡—山东省招远县举行了首届全国矿田构造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及山东招远县黄金公司联合举办的。与会代表来自全国的地质生产单位、地质科研和教学单位,共计一百余人。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摘要及全文共104篇,会议期间有22人作了大会发言,其余均在小组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会议除了学术讨论之外,还进行了现场地质考察。通过讨论,反映出近几年我国在典型矿床矿田构造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构造体系、构造组合控矿与区域构造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构造运动与成矿物质相结合的研究得到很大的重视;运用多种手段、方法研究矿田构造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长春地质学院第五届学术报告会于今年四月举行。刘青副院长主持了大会,董申葆院长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并且在大会结束时讲了话。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科研、生产单位的二百五十多位同志参加了大会。会议历时五天,分四个专业会场同时进行。共收到论文三百三十篇,其中有国内外和兄弟单位的三十多篇。会上宣读了一百六十七篇。会议期间,院内外同志们还就地质科学领域中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学术讨论,并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广泛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第22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大会——山地水资源国际会议1990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瑞士洛桑召开。来自45个国家与地区的507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343篇论文,在八个专题讨论会上宣读310篇。我国代表共提出论文22篇,其中有9篇在专题会上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