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通过砖头坳银铅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体围岩及夹石等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此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银铅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拜仁达坝西区锌多金属矿床是受断裂构造、斜长角闪岩控制的中温热液脉状矿床。近矿体斜长角闪岩分布控制铜、锌铜、银铅锌、银铅矿体空间分布,矿区围岩自上而下、由西至东呈现:石英闪长岩、斜长角闪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角闪岩,矿体自上而下、由西至东呈现:银铅锌、银铅矿体→锌矿体→铜、铜锌矿体,对应规律明显。燕山期脉岩提供了热源,海西期斜长角闪岩提供成矿物质来源。斜长角闪岩是银铅锌、银铅、银锌矿体及铜、锌铜矿体的围岩,也是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3.
望火山钼矿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得尔布干铜钼铅锌银成矿带,区内铜钼矿主要与中生代浅成酸性侵入岩相关。本文重点阐述望火山钼矿的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和矿体特征,并对矿床成因与找矿远景进行了初步探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岩中,矿体具有"低缓正磁+中低电阻率、中高极化率+土壤化探钼高值异常"的综合物化探异常特征,钼矿化以细脉—细网脉状为主,围岩蚀变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分带特征。矿床成因为斑岩型,具有形成中—大型钼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汪飞明 《西部资源》2023,(1):99-10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以矽卡岩型铁铜矿为主,此外裂隙充填型多金属矿也较为丰富。本文选取该成矿带内一代表性矿床——皖南地区池州银坑洞银金多金属矿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地层及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等,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初步建立银坑洞银铅锌矿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5.
北阿尔登-托普坎铅锌矿床矿体分布整体呈现为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点,这与矿区大的构造格架的表现特征吻合。矿床总体上为气成热液矿床类型中的接触交代矿床即矽卡岩型矿床,但其矿床为多期次复合成因。  相似文献   

6.
珠尔很沟银铁锰矿区分为Ⅰ、Ⅱ和Ⅲ三个矿段。文章通过研究矿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特征,分析矿体成因与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赋矿层位为上石炭—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的层间破碎带,赋矿岩石为碎裂含铁锰碎屑岩。成因类型属"风化淋滤锰型矿床大类中与热液贵金属矿床有关的铁锰帽矿床"。  相似文献   

7.
索纳嘎银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斑状细粒花岗岩体与下侏罗统红旗组地层接触带。主矿体1条,即1号矿体。矿体受NEE走向平行裂隙控制,矿化类型为交代——充填型。矿体切穿红旗组地层和斑状细粒花岗岩体,倾角较陡。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走向NEE,倾向北西,倾角45°~70°,矿体向南西方向侧伏,侧伏角55°。矿化富集规律为:岩体接触带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延走向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倾角由缓变陡的部位矿化富集。根据矿体产状规律及矿化富集特征推测,矿区西南方向(8线以西)深部(海拔400米以下)是深部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孟恩套力盖大型银铅锌金属矿床,伴生矿种有锡、铟、镉、镓、铜、金,为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围岩为三叠纪黑云英云闪长岩,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内部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内,呈脉状产出。成矿时代为中—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9.
秧草沟铅锌银钼矿位于植被覆盖严重、基岩裸露零星的大兴安岭林区,该铅锌银钼矿床是在1︰1万土壤测量及其所圈定的化探异常查证基础上,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中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发现的,现已圈定矿体27个,初步概算铅锌银、钼资源量已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区的找矿经验对在地表覆盖厚、基岩裸露稀少的林区开展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北沟矿区以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为主,次为变质砂岩。矿体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为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矿床由9个矿体组成。矿石工业类型分为三种,分别为:锌矿石、铅锌矿石以及银铅锌矿石,以锌矿石为主,并伴生有银、铅有益组分。采用探槽、平硐及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控制,对具有工业意义的12条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共获得资源储量并进行了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也对该矿的进行了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造山过程中会引起金、银、铜、铅锌、钼等成矿元素发生一定程度的活化、迁移和富集矿化。形成造山型矿床—以金矿床在表层,银、铜、铅锌、钼等矿床在深部或金与银、铜、铅锌、钼等成矿元素伴生的金多金属矿床。大场地区的大场、加给陇洼等金矿床均属于造山型金矿床,但未发现银、铜、铅锌、钼矿床的伴生,该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元素组合以金砷锑为主;说明该区剥蚀作用较弱,研究该区各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图发现,铜钼两种元素在该区呈高背景,为造山作用引起。通过降低铜钼的异常下限,圈出一些铜钼异常,根据这些异常结合已有成矿事实、地质构造,圈定出两处隐伏矿预测区,预测区内发现弱化探异常与弱物探异常套合较好,在预测区内寻找造山型铜钼矿床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通沟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银铅锌铁铀硫铁矿成矿区,区内共圈定金矿体7个。本文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简要分析了金矿成矿作用过程,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卧力吐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处小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相学及成矿机制的研究,表明卧力吐铅锌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填充—交代矿床,可划分为毒砂-石英阶段—铅、锌、银硫化物-石英阶段—碳酸盐-石英3个成矿阶段,矿床成因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三河铅锌矿床主要产于北西西向的构造裂隙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严格受构造的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该矿床处于得尔布干成矿带的北段,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铅同位素数据指示成矿金属来自地幔和地壳,硫同位素δ34SCDT在+1.6‰~+6.2‰之间,具有幔源岩浆热液来源的特征。成矿热液的主体是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甘肃金塔县鸡心山铅锌矿位于北山造山带东段,产于二叠纪酸性侵入岩外接触带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蓟县纪平头山组,岩性为粉砂质板岩、石英岩夹变质砂岩花岗岩发育,成矿与浆热液及断裂构造岩有关。该矿床经普查工作,已大致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矿体规模及形态特征,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应属岩浆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高尔旗中——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并勘查成型的一处工业矿床,位于二连——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之阿巴嘎北段。该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银、铅、锌和金,伴生组分有镓、硒、砷、硫;矿体具半隐伏-隐伏、倾角缓、埋藏浅、富矿段相对集中、有用组分较多等特点。经2011年~2013年普查控制,矿床规模铅、锌、银为中型,目前已进入勘探和矿山开发论证阶段。该矿床的发现,进一步确立了阿巴嘎旗北部区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地位,对于指导本区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土营子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侧大陆边缘的岩浆活动带上,是华北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东端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的超大型多金属矿床。北西向F1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具有继承性和多期活动的特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钙碱性花岗斑岩均沿F1断裂侵位,花岗斑岩是成矿母岩,斑岩型铜钼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岩株的内、外接触带的硅化+绢云母化带中,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套叠在斑岩型铜钼矿化的外侧,受青磐岩化带控制,具有典型的蚀变分带性和矿化分带性。本文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其成因主要为斑岩型铜钼-热液脉型铅锌银-矽卡岩型铁铜高中温热液矿床,且有多期、多阶段成矿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带的北侧,经历了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陆缘增生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板内演化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使区域构造背景更为复杂;中-晚侏罗世,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加剧,造成了大规模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本区既有古构造的继承性,又有新构造的明显叠加,是多期次复合成矿作用的有利地区.通过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的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属斑岩型铅锌矿床、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的复合矿区.不同的矿床类型,在地表形成不同的找矿标志,勘查中要根据矿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汞洞冲铅锌矿床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已知最大的铅锌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床内圈出工业矿体一条,含矿围岩为隐爆角砾岩,该矿床以铅锌为主,伴生金。矿体δ34S值变化范围很窄,在2.5‰~4.5‰之间,总体上,矿区矿化阶段的δ~(34)S值显示较小的正值。  相似文献   

20.
矿区位于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境内,矿石类型以银铅锌硫化矿石为主,主成矿元素为铅、锌、银,伴生金、银、砷、硫、镓、硒。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背景和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并总结了矿床充水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