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灾害多发于山区,工程治理是消除地质灾害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理对象往往为高陡边坡,一旦边坡失稳都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基础,据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是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存在的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明确治理施工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东公路地质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广东近年公路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成因机制和触发因素, 提出在道路选线和施工时, 应重视地质环境调查, 必须对路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提高防灾意识。对崩塌或滑坡等地质灾害作整治时, 应注意调查灾害区的地质环境及其灾害的机制, 必须重视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措施, 有针对性地施用抗滑和边坡治理方法。应加强重点路段潜在危险的路基和边坡进行预测预报, 提高减灾防灾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边坡失稳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滑坡治理技术方案,内容有桩间板工程、连接梁工程、挡土墙施工、锚杆工程。最后结合真实案例,阐述了如何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广东省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此类地质灾害往往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存在一定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以某滑坡、崩塌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通过研究分析该地灾隐患点的成因,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算,并对治理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类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西二号露天煤矿排土场基底工程地质条件为例,利用FLAC3D数值模型着重分析了基底岩土体性质对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影响和排弃物本身及排土场基底变形破坏的失稳机制,其结论有助于指导此类排土场边坡应急防治工程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马健 《西部资源》2023,(3):52-55+66
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建筑工程发展有促进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对潜在的边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很可能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完工后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性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边坡抗滑能力减弱,一旦边坡处于高荷载或暴雨等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变形及下滑现象。因此,在边坡滑坡预防及治理过程中,应根据边坡特征、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合理选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土骨架、主动防护网、挡土墙等治理措施。本文简单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边坡治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合评估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特征以及调查分析拟建工程附近已发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特点和规律;预测工程活动将引发、加剧地质灾害以及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综合分析建设用地适宜性,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并对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行审查登记;为工程建设施工顺利进行和建成后的正常运营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气体的深埋长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现象之一。本文在现场调查及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探讨了有害气体发生的地质条件,为有害气体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姜楠 《西部资源》2022,(1):61-63
为保护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重复发生,减少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淮北市泉山路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场地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引发和本身有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分析;在现状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划分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东省南雄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的具体方法,论述1∶5万地质灾害详查的工作方案。在充分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南雄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以遥感、地面调查、地质测绘、工程勘查为主要手段,调查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6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及不稳定斜坡(含人工边坡),本次调查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不稳定斜坡为调查重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仁博高速公路新增崧岭互通立交项目施工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本文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拟建区域工程建设形成了大量的路堑边坡崩塌/滑坡、基坑(涵洞)崩塌、路堤边坡崩塌/滑坡和鱼塘岸边坡崩塌/滑坡等,对工程施工不利。识别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5处和危险性中等区7处,为进一步确定治理方案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评估建设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能否满足建设需求的基本依据,为建设项目的设计及维护治理提供参考。本文以某建设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在该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制定建设项目设计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某化学有限公司南侧土质边坡为一个三至四级的人工边坡,该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边坡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域。该边坡治理采用锚杆格构梁、预应力锚索钻孔桩联合支护治理,坡面喷播植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工程地质学分析法、坡率法及计算法对拟建隧道进行U型槽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并提出了预警预报及一定的处理防治建议,对类似工程具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矿区地层岩性、厚度和分布规律,划分岩(土)体工程地质岩组,查明对矿床开采不利的软弱岩组的性质、产状与分布,确定矿床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露天开采矿床开采边坡稳定性,以广东省恩平市某钼矿为例,通过矿区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岩(土)体力学实验等方法,确定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确定开采边坡稳定角不大于43°。  相似文献   

16.
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产业之一,同时其整体发展前景相对比较良好。但是很多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基坑边坡岩土工程的边坡稳定性,将会直接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稳定性等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文针对遵义漕河泾科创绿洲蓝湾畔月府项目集中商业的基坑边坡岩土施工中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为该项目的建设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X机场基坑降水工程具有超大平面、复杂地质条件等特点。根据地质条件及含水层特点,分析并比较降水方案,选用管井降水;阐述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乌拉特后旗狼山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差,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高,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地质灾害点数量多、潜在危害严重。地质灾害在空间上集中在狼山及山前一带,时间上主要集中在雨季。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场地位于褶皱山地、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工程建设前期需对场地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进行评价,以确保顺利施工。本文通过场地勘察,认为场地总体地势起伏较大,场地施工需进行局部平整。场地内未见褶皱、破碎带、断裂带等构造,地层岩性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质环境较好。场地土类型总体为中硬土,施工可不考虑液化影响问题,强风化花岗岩,可作为拟建多层建筑物及地下室天然地基或桩端持力层,强度高,变形小,可防止桩基不均匀沉降。综合评价,场地属构造基本稳定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基本稳定;场地内工程性质较稳定,工程建设可能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可解决,本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兰州新区美加地块位于兰州新区东南部,场地东临新区中心,南北侧属于剥蚀堆积黄土丘陵,中部为大西沟切割的沟谷地貌,形成了南北高中部低的地貌形态,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对评估区地层、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对通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与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进行评估,进而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为规划工程的布局、勘察设计及后期施工提供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的地质依据,对同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