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石墨矿产中以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为主,约占已探明储量的77%,安徽金寨地区地处祁连—秦岭—淮阳石墨成矿带东段,以往晶质石墨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较低,本文对区内典型的皂河石墨矿床成矿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找矿方法试验结果,建立了该区晶质石墨矿找矿模型,为该区及临区石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5年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发现一处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矿体长2100m,控制最大延深703m,真厚24.97m~266.65m,平均155.23m,固定碳品位(C)3.00%~18.30%,平均5.00%,矿石为晶质石墨二云母片岩。提交晶质石墨矿石资源量(121b+122b+333)3.16亿吨,矿物量(固定碳)1581万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新忽热一带晶质石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渣尔泰山与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带南西叠加部位,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乌拉山(岩)群。乌拉山(岩)群原岩以富铝的高粘土质砂岩、含有机质粘土岩,碳酸盐岩夹部分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矿区内仅出露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叠加构造强烈,矿产较为丰富。本次工作获得查明资源量(122b+333)晶质石墨矿,平均固定碳含量7.67%,矿物量200万吨,矿石量3496万吨。还有推测(334?)矿物量合计达1000万吨,合计矿石量13492万吨,平均固定碳含量4.67%,属于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次工作大致查明了矿体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总结了矿区内晶质石墨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了本区域找矿潜力,达到了本次工作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阿拉善左旗石驼山-新工地石墨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内共发现2层含石墨层位,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控制,为2~3期沉积旋廻之产物,顶部泥质岩作为其韵律标志层。在海湾泻湖—沼泽沉积盆地中,由含碳泥质岩、粉砂岩等物质先期形成了原始沉积矿源层,在起变质作用的前提下,经过长时间的持续作用,促进炭质发生结构性转变为石墨,确定石墨矿为炭质板岩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5.
嘉尔噶勒赛汉块状晶质石墨矿赋存于古生界石炭系浅变质岩系之煤系地层中,具层控性。含煤岩系是块状晶质石墨成矿的物质基础,是晶质石墨成矿的内部条件。实验证明石墨可以在碳质浓度很高和相当高的温度以及还原环境中形成。煤系地层中的煤层、含煤的变质板岩均可以为块状晶质石墨的矿源层。该区块状晶质石墨的矿物学特征、结构特征表明该区块状晶质石墨的石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湖南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主要有色金 属保有储量2546万吨,名列全国前茅,其中钨、铋、 普通萤石、隐晶质石墨、海泡石、石榴子石、玻璃用 白云岩、陶粒页岩等位列全国榜首,锑、钒等居全国  相似文献   

7.
兴和县南湾石墨矿位于乌拉山—集宁—阜新太古代金、银、铁、铜、铅、锌、石墨、白云母成矿带。矿体呈层状产于含石墨钾长片麻岩中,位于太古界集宁岩群黄土窑组石榴钾长片麻岩底部。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丹凤地区地处秦岭构造带北亚带南缘,商——丹区域大断裂以北,夹持于蔡川断裂和分水岭断裂之间。该区石墨矿属区域变质鳞片状晶质石墨类型,赋存于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含石墨大理岩中,呈似层状产出,具有层控后期热液变质的特征。丹凤地区北部,蔡川断裂以南的地区,大面积出露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含石墨大理岩,且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大量加里东期侵入岩,石墨矿资源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201矿床和361矿床的主要围岩都是印支期第二阶段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笔者通过两矿床主要围岩γ_5~(1-2)特征的分析对比,认为它们在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单矿物稀土元素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有:361矿床的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可能更靠近边缘相和顶部相;361矿床的γ_5~(1-2)经历了更完全的岩浆分异作用;361矿床γ_5~(1-2)中Cu、Zn、Ni、Co、V等微量元素含量都低于201矿床;361矿床γ_5~(1-2)中的晶质铀矿Eu亏损明显比201矿床γ_5~(1-2)中的晶质铀矿的大。  相似文献   

10.
石墨是煤或碳质岩石(或沉积物)受到区域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一种矿物,颜色铁黑或灰,呈鳞片状散布在变质岩中。石墨是中国的优势资源,面对国民经济和高新产业发展对晶质石墨资源的巨大需求,有必要对近年来我国石墨资源的分布现状及供需形势进行分析梳理。本文对全球近年以来的石墨供需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主要国家石墨产量、储量情况,同时分析我国石墨资源产储量、进出口量以及未来石墨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石墨产量高但制度不够完善,加工水平比别的国家相对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合理规划产能、加大找矿力度以及建立矿产地储备等措施来实现石墨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海城南沟菱镁矿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高镁质碳酸盐岩层中,为浅海相化学沉积的富镁质碳酸盐岩建造,经区域变质作用和后期热液叠加形成晶质镁矿,属于沉积变质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层控矿床。区域菱镁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层位相对稳定,矿体连续性较好,亦有向深部延展的趋势,是一个发展前景看好的矿区。  相似文献   

12.
石墨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其中湖北省宜昌地区石墨矿以大鳞片著称,兴山县周家湾石墨矿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陆块、扬子克拉通基底、黄陵基底之黄陵背斜核北部之圈椅埫穹隆东翼.石墨矿赋存于水月寺(岩)群富铝质片岩大理岩组下端上亚段,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为沉积变质型矿床.矿区内三个矿体,均呈似层状产出,厚度2.00m~...  相似文献   

13.
棉沟石墨矿区属华北板块南缘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栾川群,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岩浆岩受断裂控制,岩石类型主要以基性→中酸性为主,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矿床,并具有后期热液叠加富集特征,矿区石墨矿赋存于太华群地层中,含矿地层岩性为含石墨混合片麻岩,研究结果为本地区以后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个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索纳嘎银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斑状细粒花岗岩体与下侏罗统红旗组地层接触带。主矿体1条,即1号矿体。矿体受NEE走向平行裂隙控制,矿化类型为交代——充填型。矿体切穿红旗组地层和斑状细粒花岗岩体,倾角较陡。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走向NEE,倾向北西,倾角45°~70°,矿体向南西方向侧伏,侧伏角55°。矿化富集规律为:岩体接触带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延走向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倾角由缓变陡的部位矿化富集。根据矿体产状规律及矿化富集特征推测,矿区西南方向(8线以西)深部(海拔400米以下)是深部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龙王庙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作用,认为龙王庙银多金属矿是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热液脉状矿床,成矿时代推测为白垩世。银铅锌矿化严格受隐爆角砾岩体及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Ⅱ号蚀变带南端有望寻找隐伏的隐爆角砾岩体,其深部是寻找矿化斑岩体的有利部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汞洞冲铅锌矿床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已知最大的铅锌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床内圈出工业矿体一条,含矿围岩为隐爆角砾岩,该矿床以铅锌为主,伴生金。矿体δ34S值变化范围很窄,在2.5‰~4.5‰之间,总体上,矿区矿化阶段的δ~(34)S值显示较小的正值。  相似文献   

17.
新疆松湖铁矿床位于伊犁地块东北部,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目前共圈定5个矿体,L1、L2出露,IJ3、L4、L5矿体隐伏,其中L1规模最大,也是该矿床主要矿体.矿床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黄铁矿和褐铁矿.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块状、角砾状和条带状构造.蚀变类型主要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和钾长石化.矿床形成经历了隐爆一矿浆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2个阶段.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受热液作用交代改造的火山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18.
营房银铅锌矿是与重熔岩浆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矿床主要受北北东向压扭断裂及沿断裂带隐爆—侵入角砾岩双重控制。本文在普查成果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着重对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是寻找大中型银铅锌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9.
河北隆化县龙王庙银多金属矿区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中段,丰宁——隆化——烟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本文总结了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地质因素。矿床类型属隐爆角砾岩控制的脉状热液矿床,银多金属矿体多呈囊状、细(网)脉状,以胶结物型、裂隙型、气孔型为主,与硅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多期成矿特征明显。石英正长斑岩、受NNE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隐爆角砾岩,为重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资源》2014,(5):75-75
<正>评定黄龙玉品级时我们可以结合翡翠与田黄石的标准来品评。因为黄龙玉既有翡翠的硬度又有田黄的色彩及温润通灵等相似的性质。种:质地此项标准是借用翡翠评判的名词,"种"也就是对玉石的质地进行评判。黄龙玉是隐晶质矿物集合体,其质地越细腻就越好,表现为抛光度好,籽料的手感细腻柔美,有丝绸般的质感。有些虽肉眼看不出玉内的晶粒,但在抛光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