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矿山所在地下水功能区及地下水评价因子的确定,识别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开展矿山工程分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预测矿山地下水环境变化趋势,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医药中间体项目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进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保护。针对项目区域内环境条件以及地质条件进行勘查探测,并针对评估模型进行建构,依托GMS等软件对评估模型进行分析。项目污水最大超标范围为4749.82m2,石油类污染物最大超标范围为13111.17m2,项目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较为有限。案例医药中间体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可分别针对建设期以及运营期展开保护工作,将污染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是近年来国内外水文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阐述城镇化、工业和农业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的影响;分析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保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应注重地球物理技术和环境同位素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注重治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新技术的开发,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4.
勘察技术在各行业应用为自然灾害的预防起到了重要作用。地下水资源勘查是运用不同勘探方法,按照一定的勘查顺序对勘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以及数量特征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开采与利用的建议。通过地下水勘查还可以对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提出防治对策。本文对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地下水资源勘查技术做了简要阐述,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地域、地形地下水资源勘察技术的应用对地质灾害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整个项目建设中的关键,地下水本身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工程勘查还是设计施工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与工程地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让各类与水资源有关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加,我们应该考虑到地下水环境带来的影响,明确评价工作的未来目标。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风险的模糊多指标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貌特征、污染物性质、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地下水社会价值功能等因素出发,筛选出22项评价指标,初步构建具有多层次结构特点的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将地下水环境风险定义为风险等级与风险重要性乘积的基础上,对风险等级与风险重要性等级的分级标准进行探讨,建立风险评价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分析模型。作为案例,将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于皖北3个城市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的分析,取得较好效果,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质量和防污性能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从劣不从优的原则进行了地下水质量的综合评价。在分析确定影响该调查区地下水防污性能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对当涂县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正确认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的手段,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近年来开展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区划》调查研究成果,对鄂温克族自治旗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及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的逐渐增多,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不断投入使用,导致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使工业园区的建设符合环保的要求,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园区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调查及评价,可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功能区划是整个地下水功能评价工作的目标,本次功能区划工作为功能层目标功能和综合功能区划,目标功能区划又可以分为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区划。本文仅对地下水资源功能区划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水化学及水质特征分析,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近年来开展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区划》调查研究成果,首次对鄂温克族自治旗按地下水含水层系统进行了地下水水化学及水质特征分析研究,明确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水质动态变化特征,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将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引入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从脆弱性、功能性、胁迫性、适应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地下水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并对风险值进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内地下水环境中度以上风险区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63.12%,其中高风险区占6.79%,较高风险区占18.96%,中等风险区占37.37%;较低风险区占21.98%,低风险区占14.90%。② 地下水环境风险最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下辽河平原中部的新民市东北部、灯塔市、辽中县西部、黑山县部分地区及凌海市东南部。③ 研究区内地下水环境风险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相似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中西部风险高值区,以及东北和东南部风险低值区。研究成果丰富了地下水环境风险理论,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环境保护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晓东 《西部资源》2019,(3):128-13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矿山尾矿库渗漏造成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大环境问题。本文以甘肃陇南某矿山尾矿库加高扩容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区地下水渗流模型,耦合污染物运移方程,建立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尾矿坝发生泄漏情况下特征污染物污染情景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对帮助企业和当地环保部门从源头上防治和管理潜在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渐渐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技术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管理,绘制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保护等,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使用效果,为水文地质调查相关工作进行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为了提高GIS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应用能力,本文对GIS系统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这个系统在当下水文调查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资源进行准确评价与科学管理是人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地下水有关。本文阐述了原苏联、美国、欧共体和我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现状,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完成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地质勘探设施的环境治理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安徽省东南地区某铀矿地质勘探设施进行了放射性源项调查,主要在废矿堆以及坑口附近开展辐射环境检测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地质勘探设施的下一步退役整治项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水"转化关系,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近年来伊敏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成果,对伊敏河流域"三水"之间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补充、转化和消耗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对水资源评价中的相关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新区地表水、地下水合理分区进行水资源调查评价,掌握了泰安市高新区水资源量的基本情况,并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区划,为下一步该区未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打鼓岭钒矿自获得探矿权以来,未勘查水文地质。本次勘查工作主要查明含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规律及水位、水质等,评价断裂破碎带充水程度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划分水文地质界线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类型,调查环境地质的类型和现状,为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研究地下水质量现状和时空变化规律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水文地质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的一门实用科学[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