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生袋绿化是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因其使用简单方便,植物出苗率高,坡面绿化效果持续稳定,目前已普遍被高速公路边坡、山体绿化工程业主认同,并以较快的速度在全国推广应用。本文通过植生袋防护在公路岩质边坡中的实际应用,从施工目的、施工工艺及工艺流程、施工特点、施工后效果等方面反映了植生袋防护在公路边坡治理中是一种十分有效、便捷、可行的边坡防护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山体的大量开挖,形成高陡的边坡体,裸露的山体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对坡脚建(构)筑物及生产活动构成潜在威胁,造成财产损失。因此,在对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时,必须要考虑到许多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在边坡安全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并满足国家建设工程的有关法规和规范。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主要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对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最后对边坡监测与信息化施工进行了讨论,保证了山体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施工方式比较特别,而且具有不可控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自然因素造成的影响就无法避免。而作为岩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基坑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边坡支护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边坡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边坡支护技术的对策,从而能够为岩土工程的建筑施工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产业之一,同时其整体发展前景相对比较良好。但是很多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基坑边坡岩土工程的边坡稳定性,将会直接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稳定性等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文针对遵义漕河泾科创绿洲蓝湾畔月府项目集中商业的基坑边坡岩土施工中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为该项目的建设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土钉支护技术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优势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土钉支护的工作原理,以某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土钉支护施工技术的要点和优势进行详细探究,并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土体开挖以及边坡支护施工中,土钉支护效果较好,具有施工方式便捷,工期短,施工成本比较低、支护效果好、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新型施工技术、材料、工艺不断出现。尤其是岩土工程中,在边坡治理中使用岩土锚固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治理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边坡坍塌率。所以在岩土工程边坡治理中,要制定出合理化施工方案,做好岩土锚固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岩土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工程较多,施工难度大,变形量大,处理不当易引起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造成灾害等不良后果,因此地质勘察成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分析了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可为类似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亮飞 《西部资源》2019,(2):198-199
喷锚支护指的是借高压喷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土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根据地质情况也可分别单独采用)加固岩层。喷锚支护可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由于这种技术具有施工成本低、技术可靠且施工快速简便等特点,并能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山区市政道路工程实际情况,在简述其路堑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支护工程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支护技术参数、设计思路和支护措施,旨在为实际的边坡支护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保证边坡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多发于山区,工程治理是消除地质灾害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理对象往往为高陡边坡,一旦边坡失稳都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基础,据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是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存在的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明确治理施工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边坡失稳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滑坡治理技术方案,内容有桩间板工程、连接梁工程、挡土墙施工、锚杆工程。最后结合真实案例,阐述了如何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钻孔灌注桩结合锚杆在基坑边坡综合支护中的应用,具有稳定性、经济性,施工可行性、施工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施工中可形成大量的高填土边坡,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从设计到竣工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高填土边坡的治理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广东省云浮市某工业园区在施工过程中形成了高填土的边坡,由于南方雨水多、园区工程地质条件差、边坡填土高度较高等原因导致该边坡治理难度较高,经过方案对比,工程采用了双(单)排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方案,满足了安全性、适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工程建设常伴随着大量岩土体开挖,目前对这些岩土体利用较少,其往往被倾倒堆砌于施工场地周边,形成弃土场边坡。而该类边坡的天然稳定性较差,在不利条件下易失稳破坏,会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风险。本文以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断掌凹移民安置区入口处的弃土场边坡为例,通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边坡稳定性特征进行防护方案设计,并对防护后的衡重式挡墙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结果表明,该防护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天然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由于爆破动力作用破坏了原岩的完整性,造成边坡岩体发生局部或整体层裂而形成边坡岩体松动带,使岩体的自稳能力降低(边坡抗滑力减小),甚至可能导致路堑滑坡或坍塌.而目前在边坡设计中没有考虑由于开挖爆破地震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从而造成个别边坡在开挖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产生滑动.通过现场爆破地震效应试验,根据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和运动规律,得出岩体内质点振动加速度和不同部位岩体平均加速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效果,给出了水平和垂直方向振动加速度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了实例验证,从而为边坡稳定性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人们对工程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边坡支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因此,本文将从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的重要使用价值入手,讨论边坡支护技术的使用要点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边坡支护技术的使用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健 《西部资源》2023,(3):52-55+66
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建筑工程发展有促进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对潜在的边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很可能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完工后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性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边坡抗滑能力减弱,一旦边坡处于高荷载或暴雨等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变形及下滑现象。因此,在边坡滑坡预防及治理过程中,应根据边坡特征、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合理选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杆)、格构梁、土骨架、主动防护网、挡土墙等治理措施。本文简单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边坡治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惠东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场地北、东侧挡土墙支护工程的回填土高边坡为例,设计了两个治理方案,被称之为"方案一""方案二"。利用参数分析了不同方案的抗滑安全系数与边坡的稳定性,对两个方案的施工优势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得出方案一为最优方案。方案一为了有效避免边坡上回填的素填土的影响,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采用了造价较低的悬臂式或扶壁式挡墙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小,施工操作的简便性较大,花费较小的经济成本即可达到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19.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治理地质灾害的重要内容,不稳定的基岩和土壤坡度严重影响了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管理,难以建立灾害管理体系。为了处理这种现象,技术部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着眼于边坡滑坡问题,对事故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制订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本文对贝岭镇米贝村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业界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陆丰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根据《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1],结合拟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所处地质环境背景、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技术标准、施工方式及工程结构要求,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及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沉降、挖方边坡失稳以及基坑边坡失稳;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挖方边坡失稳、基坑边坡失稳和自然山体崩塌或滑坡。预测分析选取的评价要素主要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