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该调查历时三年,此次调查首次采用了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运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和覆盖全区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近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该调查历时三年,此次调查首次采用了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运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  相似文献   

2.
我们国家的疆土、版图是很多人流血换来的,每一寸土地都曾历经血染。我们要牢记历史,守护好每一寸国土资源。国土资源是国家和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是社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充足优质、合理分布的土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土地也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它能决定土地使用制度,决定土地的水平和价值,而且与土地产品的价格、生产成本、市场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产在不断地发展,土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全国性的土地调查至今已开展三次,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开展土地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清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利用状况,掌握第一手基础数据,为计划期间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地资源,对耕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通知于2017年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签发《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通知指出:土地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调查对象是我国内陆国土,调查时间点是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目标。为了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务院、国土资源办于2018年1月11日批准发布《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制定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通过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学习和了解,做了如下的总结,愿和大家一起实践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该调查历时三年,此次调查首次采用了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运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和覆盖全区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内蒙古农用地  相似文献   

4.
从湿地认定标准、调查对象尺度、遥感影像数据的时期和时相、湿地是否被开发利用和基础底图尺度角度,分析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分布和面积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面积为1688220 hm^(2);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中的湿地与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和沟渠合并,称之为“三调湿地”)得到的甘肃省空间分布完全重合的湿地面积为961793.33 hm^(2),甘肃省“三调湿地”面积明显小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湿地面积;两次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面积的差值为726426.67 hm^(2),在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这726426.67 hm^(2)的湿地主要为沼泽湿地(占72.08%)和河流湿地(占25.86%),而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其都为非湿地。由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在湿地认定标准、调查对象尺度、遥感影像数据的时期和时相、基础底图尺度存在明显差异以及有些湿地已经被开发利用,导致两次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即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的部分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湖泊湿地,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已经变为草地、林地、其它土地和耕地。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我国在建设与发展阶段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可以使国家充分掌握各个地区的国土资源利用情况,并为后续各项阶段工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在研究中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各阶段所采取的技术及方法做出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ArcGIS软件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研究存在的不足,该文在简要分析MultiPatch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深入研究复杂钻孔三维空间精确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工作流程,并从空间精确定位、属性精细表达两个层面对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构建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经软件功能研发及实际应用检验表明,该研究能够有效实现复杂钻孔精细地质属性特征的三维空间精确定位及多尺度精细表达,为应用ArcGIS Engine自动构建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也可为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及精细地质属性表达研究提供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要求,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自2017年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2020年全面完成"三调"工作。随着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的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初步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信息系统联网工作的推进以及空间信息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的不断迭代更新,"三调"的调查覆盖范围以及数据生产的规模、精度、效率都将远远超过前两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本文结合惠东县的实际情况,基于多源数据的城镇村地类打开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查清了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取得了数据、图件、影像、数据库等一大批成果。其成果不仅应用于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中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建设用地审批、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违法用地查处等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还运用并服务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现经济转型宏观调控、城镇建设、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使用ArcGIS做为软件开发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此软件不具有报表制作和管理功能,而是借助第三方的专用数据库管理软件来实现业务报表的开发与管理,即在ArcGIS中捆绑CrystalReports水晶报表进行报表开发,但此种模式具有很多缺点,不适合表头风格多变的具有中国特色报表的设计。在ArcGIS系统引入水晶报表的Corn控件,对在Crystal Reports9.0中设计好的.RPT文件进行操作来实现基于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报表管理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10.
唐双宁 《中国地名》2009,(12):72-73
作为全国21个示范市之一,葫芦岛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旨在摸索第二次土地调查建库的过程和方法,为又好又快的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而奠定基础: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以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正射影像图等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建设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沂市北沟街道第三次土地调查试点工作全过程的梳理,及结果数据的分析汇总比对,全面总结调查成果,为提升调查工作效率,提高调查工作质量,及新一轮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进行了新技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尤其是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这也是我国自然资源部在组建之后开展的首次全国性质的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其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了解我国国土资源利用以及发展的现状,得到的数据信息能够为今后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提供资源保护的力度。本文将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主要内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重要意义、开展原则、技术探究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等值线分布区域树的分层设色图自动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rcGIS Engine的核心组件功能实现了空间离散点生成等值线,并针对ArcGIS Engine在生成等值线分布区域方面的不足,提出采用等值线分割确定研究区域边界、构建等值线分布区域树的算法,实现了等值线分布区域、拓扑关系构建及高程值的计算,最终实现了分层设色图的自动生成。通过浙江省金华市地下水水位等值线与分层设色图的自动生成试验,表明该文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12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2012年变更调查继续坚持并继承了"国家总体掌控、地方细化调查"的总原则和"三上两下"的工作程序,在国家层面实现对土地利用现状和用地管理信息两方面的总体掌控,充分发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并强化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用地管理信息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也使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提上日程。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在取得重大进展和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缺乏高精尖设备、数据资源积累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电子政务发展滞后、土地管理信息缺乏统一标准、空间分析方法落后、信息服务发展滞后等问题,需要通过增加对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投入、注重人才的吸引与培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建立全国通用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Engine的乌梁素海湿地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乌梁素海湿地数据管理的需求,采用ArcGIS Engine工具包进行乌梁素海湿地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从乌梁素海湿地数据管理的需求分析、数据的采集与集成,到湿地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该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该数据库系统功能的数据管理模块、图形制作模块和湿地数据分析模块等进行了介绍和描述。该数据库系统既是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数据基础,又是乌梁素海湿地资源信息综合智能管理平台的基础数据来源,对乌梁素海湿地资源数据的管理及湿地恢复与重建辅助决策支持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土地监管制度,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近5年来,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积极参与宏观调控,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改革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严格土地执法,坚决查处违规违法用地行为,全国  相似文献   

18.
ArcGIS Engine是基于嵌入式GIS二次开发的典型代表。利用VB6.0结合ArcGIS Engine建立一个集空间属性信息与一体的触摸屏查询系统,为公众提供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查询检索服务。本文主要介绍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发过程、系统功能以及展望等。并以通化市触摸屏地名查询系统为例介绍了触摸屏的设计、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所用的合肥市遥感影像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合肥市选取了41处小微湿地,进行重点调查;建立了小微湿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方法,对合肥市被重点调查的41处小微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合肥市被重点调查的41处小微湿地中,生态状况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的小微湿地的数量分别为8处(占19.51%)、11处(占26.83%)、15处(占36.59%)和7处(占17.07%),合肥市小微湿地的生态状况整体一般,部分小微湿地存在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ArcGIS与MapGIS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应用中的功能和特点,以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科学性.研究方法: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的实践基础上,从因素图的影像校正、因素图的矢量化、属性赋值及数据管理等方面比较,分析ArcGIS与MapGIS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结果:ArcGIS在因素图的影像校正、因素图的矢量化及数据管理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而在耕地分等单元属性赋值上,MapGIS更加方便快捷.研究结论: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中,合理利用ArcGIS与MapGIS的优势功能模块,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数据的准确性与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