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世界末日.  相似文献   

2.
走进平舆,扑面而来的是如火如荼、令人振奋的项目建设热潮。在城西工业集中区,香港华嘉集团投资5000万元创办的金龙毛织有限公司一期用工人数已达2000人,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500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花城东工业集中区,回归老板黄冰然投资3000万元创办的上海玛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1.5亿元。  相似文献   

3.
面对东北大森林的退质和消减,我们不能不反省, 不能不想起地球上玛雅人消亡留给人类的警示. 玛雅人在公元前800年突然消亡, 抑或被开除"球籍",曾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也留下了众说纷纭的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4.
延安地区明代干旱灾害与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陕西省延安地区明代(公元1368—1644年)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该时期干旱灾害等级、时间变化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明代的277年中,延安地区共发生干旱灾害91次,平均每3年发生1次。轻度干旱灾害发生17次,中等干旱灾害发生30次,大干旱灾害发生29次,特大干旱灾害发生15次,分别占到干旱灾害总数的18.7%、32.9%、31.9%和16.5%。大干旱灾害与特大干旱灾害发生频次高是明代延安地区干旱灾害的突出特点,指示明代总体为干旱气候期。延安明代干旱灾害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元1368—1420年,为干旱灾害少发期;第二阶段为公元1421—1520年,为干旱灾害多发期;第三阶段为公元1521—1617年,为干旱灾害少发期;第四阶段为公元1618—1644年,为干旱灾害多发期。各等级干旱灾害特别是大与特大干旱灾害显著增加,指示第二、四阶段气候显著变干,降雨量明显减少。延安地区明代出现了2个极端干旱气候亚阶段,分别在1480—1499年和1626—1641年之间,当时年均降水量比现今少200 mm左右。  相似文献   

5.
公元1949年,一场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历时三年的解放战争终于划上了句号。新中国犹如一条挣脱锁链的巨龙出海,哗然于东方。难怪西方世界一片惊恐,甚至有人说: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相似文献   

6.
沉积地层中古气候参数的多层次性以及解释过程中的人为性使古气候重建结果带有一定的误差。采用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对敦化盆地吉祥和榆树剖面中植硅体记录的古气候参数进行时频分析,探讨植硅体反演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吉祥剖面在频率域尺度a≥30时的小波变换系数波谱及能量变化与榆树剖面在a≥20时存在相似性,且均具有6个不同能量聚集区域,因此把敦化盆地晚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分为6个阶段:公元前730年以前为温暖降温期;公元前730—公元前205年为温和湿润并逐渐变凉时期;公元前205—公元255年为温暖时期;公元255—525年为降温变冷时期;公元525—1220年为温暖湿润时期;公元1220年以来进入气候波动比较频繁时期。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处理古气候信息的叠加,减小人为性分析带来的误差,在古气候分析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走进平舆,扑面而来的是如火如荼、令人振奋的项目建设热潮.在城西工业集中区,香港华嘉集团投资5000万元创办的金龙毛织有限公司一期用工人数已达2000人,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500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在城东工业集中区,回归老板黄冰然投资3000万元创办的上海玛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1.5亿元.  相似文献   

8.
石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文字载体之一,在中华古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记载和保留着丰富的史料,其中也有大量关于田亩地籍方面的内容。清末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在绍兴县富盛镇乌石村跳山东坡上,发现东汉建初年间的摩崖石刻(公元25年),距今已有1980多年,摩崖上共刻有22个隶书卷文:“昆第六人,共买山地,  相似文献   

9.
继灵宝市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暨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第一期培训班之后,第二期培训班于3月27日在豫灵镇开班。豫灵镇22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负责安全工作的村委会成员,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矿业权人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培训。至此,灵宝市已有340多人参加了2008年基层矿法大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新年伊始,在《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开展的"2013国土资源十大关键词"评选中,"生态文明"作为第四大关键词入选。2013年,可以说是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一年,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年。回顾2013年,围绕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塑国土资源管理格局"这个崭新的历史使命,广西国土人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坚战。按照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加强统筹,优化格局,打造国土资源促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平台"这一统一部署,广西国土资源各条战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融入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也曾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据统计,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决口1500余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1855年黄河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人海至1938年的83年中,山东河段有57年发生过决溢灾害。因此,  相似文献   

12.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人均耕地0.96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地矛盾较为突出。作为守土有责的国土人,针对如何有效解决既保护又发展这一难题,我们把引企上山作为破解“瓶颈”的主要措施,盯住太行山前35平方公里区域内土层浅薄的3万余亩可利用土地,全面抓引导,全力抓服务,竭力抓保障,较好实现了既保护又保障的“双赢”目标,累计少占耕地4200亩,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10月,李成玉省长在沁阳调研时评价说:你们干得非常好,既引来了大项目,又节约了耕地,你们的做法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3.
正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停的轮回,而他们的工作也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对于他们来说,刚过完年天气寒冷,不适合野外工作,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当别人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时,地质郎出发了。他们背上行囊,走出家门,走向远方,开始新一年的征程和远行。每当食堂吃饭的人少了、办公楼人少了、篮球场打球的人少了,说明地质郎都已经出野外了;每当食堂吃饭的排起长队、办公楼人多了、篮球场打球的人多了,那是他们回来了,见到他们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是那么黑、那么憔悴沧桑、那么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很少有人注意他们,他们那么平凡,那么默默无闻,想起大学古生物老师说过这么  相似文献   

14.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崩山摧,巨石呼啸,屋宇塌陷,苍生喋血。汶川,这原不为人熟悉的名字,挟地火,裹巨痛,悚然出世,揪人心魄。里氏八级,烈度十一,辐射县市四十四,波及人口千万余。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开展治理整顿矿业秩序以来,义马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矿政管理工作,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采矿行为,不断加大矿业开采秩序治理整顿力度,坚持既处理事又处理人的原则,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矿业生产秩序。截至目前,已封填取缔无证矿井7个,炸封坑口7个,收缴采矿设备4台,拆除工棚(房屋)60余间,遣散民工80余人,刑事拘留16人。  相似文献   

16.
此刻的海宁,正行进在风生水起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路途中。农村土地整治和星级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扎实推进,一个不离乡"进"城的美丽人居梦想,正在走进千万农户家庭。海宁广袤的田野,正在承载和建设着新的现代人居文明。"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在"田园城市"运动中的著名诗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是构筑美丽人居梦想的现实选择和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7.
单季晚稻插秧在即,江山市国土资源局买来2027.7吨有机复合肥,送给第六期耕地整理项目区所涉及的近万户农户,用于培植地力。近年来,随着江山市生猪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加,养殖污染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环境遥感四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显著推动着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的提升,有效支撑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从1980年天津—渤海湾环境遥感试验开始,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遥感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态、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保护各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回顾了我国生态环境遥感技术近40年的发展,通过典型或重要应用案例,系统梳理了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对地观测能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应用的发展历程。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发展主要表现在应用领域逐步扩大、监测精度明显提升、监测时效大幅增强;对地观测能力发展主要分为国外卫星为主期、环境卫星发展期、高分卫星应用期3个阶段;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件主要包括全国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污染防治攻坚战、应急与监督执法等方面。本文结合国家战略和技术发展,对今后生态环境遥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从2005年6月起走进靖西县国土资源局的办公楼,就会看到一则不同一般的"诚恳告示",内容是请求社会各界对该局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进行监督.态度非常诚恳,让人看到了该局创建文明行业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20.
<正>红山人使用的玉器原料来源于当地今年1月10日,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入选201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据考古所研究专家介绍,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的多学科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且收获颇丰。目前,考古工作者不仅明确了该墓地的使用时间为距今5305年至5045年,而且还弄清了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环的加工工序,探明了半拉山红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