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肃公婆泉地区铁铜矿床类型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治乾 《西北地质》1991,12(2):34-38
公婆泉地区位于甘肃北山褶皱带、公婆泉环形构造西南部。区内矿床(点)受环形构造控制,大多呈环形或弧形分布。矿床类型众多,主要有斑岩型铜矿、石英脉型铜矿、火山热液—沉积型铁矿及火山—热液型铜矿等。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体)主要为华力西早期的陆相次火山岩,华力西中期的花岗闪长岩,以及早石炭世和二叠纪的产物。因此,围绕古火山口的环形构造是寻找铜铁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武广  王国瑞  刘军  周振华  李铁刚  吴昊 《矿床地质》2014,33(6):1127-1150
文章以大兴安岭北部内生金属矿床、海相火山岩型硫铁矿矿床和砂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划分为7个矿床成矿系列,即:多宝山地区与加里东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钼矿床成矿系列,呼玛地区与华力西期辉长岩和花岗岩有关的铁、钛、金矿床成矿系列,伊尔施_黑河地区与华力西期花岗岩和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铁、铜、锌、硫铁矿矿床成矿系列,牙克石地区与华力西期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铁、锌、硫铁矿矿床成矿系列,得尔布干地区与印支期_燕山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银、铜、钼、金矿床成矿系列,伊尔施_呼玛地区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铁、锌、铜、钼、钨矿床成矿系列和黑龙江流域与第四纪冲积沉积作用有关的砂金矿床成矿系列。大兴安岭北部区域矿床成矿谱系表明,从奥陶纪到新生代该区不同构造单元经历了7个主要的构造演化及成矿时期,依次出现奥陶纪岛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泥盆纪陆块边缘拉张环境的岩浆型和热液脉型矿床、泥盆纪—石炭纪俯冲_碰撞环境的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石炭纪弧后盆地环境的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俯冲_碰撞_后碰撞环境的斑岩型、热液脉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早侏罗世—早白垩世俯冲环境的斑岩型、热液脉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和新生代地壳差异运动带砂金矿床。大兴安岭北部优势矿种为铜、钼、金、银、铅、锌,主攻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热液脉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冲积型和海相火山岩型。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吾拉勒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阿吾拉勒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分为火山热液型、次火山热液型和中低温热液充填脉型,认为岩浆和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成矿与华力西晚期火山一次火山作用密切相关,铜矿是在同一构造环境下同一岩浆源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火山一次火山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4.
浙东南地区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类: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其中以前一类型较重要。硫、铅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等研究表明:成矿主要与中生代火山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与上地幔和下地壳有关的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火山机构控制着矿床类型及规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主要受火山穹隆控制,而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主要产于火山洼地中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天山晚古生代磁铁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铁矿带,其成矿地质背景与成因类型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论.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野外调查资料和室内研究工作,对西天山主要磁铁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背景、成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主要磁铁矿床矿石矿物Sr、Nd、Pb同位素基本落入洋陆俯冲碰撞下的岛弧环境;矿石形成年龄介于火山岩与中酸性侵入岩之间,接近于火山岩年龄,矿石与火山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总体归为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可划分出3个亚类:火山喷溢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火山喷溢-热液叠加型,不同亚类矿床具有不同的矿体、矿石特征.铁矿石的形成与俯冲带流体的交代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为富铁岩浆交代后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后期则为火山热液沿断裂、裂隙交代、卸载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7.
阿尔泰成矿省地质建造的成矿系列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建造和成矿特征,借鉴我国地质学家创立的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对阿尔泰成矿省的成矿系列进行了深化研究。按照成矿作用与地质建造的时间关系,将成矿系列细化为"同生"、"准同生"、"后生"、"表生风化"等类别,再将同一套地质建造有关的几个世代的成矿系列构成一个成矿系列家族。本次将北阿尔泰成矿带(Ⅲ-1)总结为4个成矿系列家族:加里东期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宝石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火山-沉积岩系有关Fe-Pb-Zn-Cu-Mo-Au-Ag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中酸性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宝石成矿系列家族、新生代沉积物有关的Au成矿系列家族;将南阿尔泰成矿带(Ⅲ-2)总结为5个成矿系列家族:加里东期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宝石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火山-沉积岩系有关Fe-Cu-Pb-Zn-Au-Ag成矿系列家族、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Cu成矿系列家族、印支期伟晶岩有关RM-白云母矿床成矿系列家族、新生代陆相沉积物有关Au-RM-石英砂成矿系列家族。该成矿系列家族的建立为阐明区域成矿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疆乔夏哈拉铜(金)矿床的成因前人认识不一.文章通过成矿环境、成矿规律、火山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等分析研究,认为矿床为产于陆缘裂谷带中的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层控矿床,层状夕卡岩直接控制矿体,成矿物质源于上地慢或深部地壳,成矿热液主要来自火山热液加大气降水,属于海相火山岩喷流沉积成因的层控夕卡岩型铜(金)矿体.  相似文献   

9.
刺猬沟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火山岩型金矿床之一。该矿床位于内蒙—兴安华力西褶皱带东南部燕山期内陆断陷火山岩盆地的刺猬沟—金仓构造—火山地堑中。矿体主要受刺猬沟附近的破火山口边部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裂隙控制。笔者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徐强  薛卫冲  李健  等 《江苏地质》2013,37(2):279-283
缅甸中部地区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有2类:一是火山—次火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火山热液—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以实际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阿依托汉矿区位于阿尔泰山区南缘的阿舍勒Cu-Au-Pb-Zn矿带,共发现5条铜矿体,铜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中泥盆统阿舍勒组第一岩性段的大理岩和变质凝灰岩中,少量产于石英斑岩脉中;与成矿有关的中泥盆世英云闪长岩和晚期岩脉提供了成矿热源并形成与矿化相关的矽卡岩化、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等围岩蚀变;玛尔卡库里大断裂的次级断裂(F5韧脆性断裂)控制了铜矿体的储矿空间;成矿主要经过了早-中泥盆世(火山-沉积作用)、中泥盆世(岩浆侵入作用)和中-晚泥盆世(铜矿的主矿化阶段)多个阶段,是多种地质因素的耦合导致最终成矿。矿床体现了"层控-岩控-构控-时控"四位一体控矿的特点,不宜用单一的成矿模型予以描述定位,矿床类型属于热液交代-充填型铜矿床。文章在总结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甘肃阳山金矿床是一个超大型细脉浸染型金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西秦岭成矿带,位于中朝板块、扬子板块及松潘-甘孜褶皱系夹持的区域内。其矿体产于燕山期斜长花岗斑岩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千枚岩接触带及围岩构造破碎带内。通过显微镜下鉴定、电子探针、矿石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载金矿物和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的载金矿物为岩浆热液成因的黄铁矿,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对成矿物质的富集及矿源层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中泥盆统三河口组为矿源层。矿石结构构造反映出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成矿过程为多期多阶段。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矿源层及燕山期岩浆岩。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层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新疆青河县哈腊苏地处南蒙古铜矿带的西延部分,是铜矿勘查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地区.文章以近年发现的玉勒肯哈腊苏铜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矿区内铜矿化的斑状花岗岩和石英二长斑岩进行了锆石U-Pb法精确定年.研究表明,这2个主要矿化岩体先后形成于中泥盆世和早二叠世,两期岩浆活动形成了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化.玉勒肯哈腊苏地区主期斑岩型矿化发生在中泥盆世,早二叠世有斑岩型矿化复合,中晚三叠纪有明显的构造-岩浆-热液引起的矿化-蚀变叠加,复合叠加铜矿化过程有确切的年代学纪录.该研究为认识铜矿成因和明确勘查方向提供了新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穆家庄铜矿床位于南秦岭造山带柞(水)山(阳)地区的泥盆系中.矿体产于红岩寺-黑山复式向斜南翼金井河-胡家沟次级背斜南翼近轴部断裂中,赋矿岩石为泥盆系青石垭组中上部白云质岩,其空间展布明显受背斜陡倾南翼(倒转翼)近轴部的层间断裂-裂隙带构造控制,矿石主要有团块状和网脉状,其后生成矿现象非常明显.本文从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出发,来探讨产于秦岭泥盆系中铜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等问题.研究表明,穆家庄铜矿矿石铅和近矿围岩岩石铅具有极高的放射性成因铅特点.通过对矿石铅、近矿围岩岩石铅与测定的寒武系碳硅质岩岩石全岩铅进行综合对比,发现它们的组成特征类似,说明穆家庄铜矿铅源来自于寒武系.  相似文献   

15.
观花坪铜银矿床位处南秦岭成矿带中段,矿床产于下寒武-中奥陶统石瓮子组碳酸盐岩建造与中泥盆统大枫沟组碎屑岩建造"不整合接触界面"附近,区域上具明显的层控特征;但在矿区范围内,铜银矿体则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均赋存于叠加在不整合面的断裂破碎带中,明显具后生成矿作用的特点。笔者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铜银矿床为多期次多成矿阶段叠加形成的复杂矿床,特别是南秦岭华力西期与印支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与本区铜银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凯勒克赛依铁矿床是新疆阿尔泰唯一的小型镜铁矿床,赋存于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近矿围岩为白云母石英片岩,矿体呈层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具有块状、条带状、条纹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镜铁矿(TFeO=87349%~88988%,TiO2=0~1042%,Al2O3=0036%~0256%),矿化具有沉积特征。近矿围岩镜铁矿白云母石英片岩锆石LA MC ICP MS U Pb谐和年龄为(3756 ± 06)Ma,限定成矿时代在376 Ma左右,即中泥盆世成矿,是阿尔泰为数不多的中泥盆世成矿作用的产物。同时也厘定含矿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属中—晚泥盆世阿勒泰镇组,不是前人认为的早泥盆世康布铁堡组。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厂矿田锡矿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锌铜矿体主要赋存在锡矿体的下部,以中泥盆统为主。通过对拉么-羊角尖一带四个钻孔中不同深度、不同岩石类型样品成矿元素含量的系统分析,探讨了成矿元素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成矿元素在岩体中含量最低,向上至各个地层中呈锯齿状变化,而且多数成矿元素的高值点并没有在岩体的内部或边缘,而是远离一段距离,Zn、Cu集中在罗富组灰岩蚀变后的透辉石绿帘石化矽卡岩中。这种元素含量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成矿元素运移的方向是由下而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成矿元素的富集与岩石类型密切相关,说明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铜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兴——蒙海西期造山带的东端。该区早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东偏北消减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之下,火山弧呈近北西向;晚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北西消减于克鲁伦——额尔古纳地块之下,构造线为北东走向。多宝山矿床的金属铜是多来源的,主要矿源层是中奥陶世弧火山岩,次要矿源层是早泥盆世裂谷火山岩。中海西期的中性侵入岩也提供了部分矿源,但它对成矿更主要的贡献是三期脉动式的热液活动成为高背景场中铜元素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动力。金属铜在从围岩中汲取出来富集就位于斑岩体周围的同时,在矿区及邻区较大范围内形成铜元素的降低区。多宝山斑岩铜矿的成矿期是中海西期。晚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事件中有其它类型的铜(或铜-多金属)矿床形成,并使多宝山斑岩铜矿遭受改造。  相似文献   

19.
湖南郴州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总结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床的关系,矿区有利赋矿层位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底部不纯灰岩,NE向成矿构造发育,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非常有利。将荷花坪锡多金属矿床类型分为矽卡岩—锡石硫化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花岗斑岩型三种,其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底部不纯灰岩中的似层状矽卡岩—锡石硫化物型矿床规模巨大,找矿前景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20.
依据青海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矿床物质来源、矿物、元素分带、成矿热液演化中铜多金属矿床的性状,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属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其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两个阶段。中三叠世海底火山喷发喷气活动携带大量成矿物质,在浅海台地相对低洼的部位(还原条件下)与火山碎屑物、陆源物一起沉积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矿源层"或贫矿层,在随后的(印支期)造山过程中,受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作用,地层中岩石脱水、成矿元素活化、聚集形成富矿溶液,并沿地层层理、岩石破裂运移,交代岩石中化学性活泼的组分或充填于岩石裂隙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