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地震谣言事件一般是指那些由地震谣言信息的传播、扩散所引发的社会恐慌、人群聚集事件,并同时伴有社会秩序混乱、居民行为失范、社会生产停滞等一系列后果。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使"人人都是媒体人"变成现实,每个人既可以是新闻受众也可以是新闻发布者,这种趋势甚至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这也为各类谣言爆炸式传播提供了温床,尤其是涉及如地震、食品安全、团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6)
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千呼万唤中,中国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三张"王牌"终于打出。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守护健康人居环境的首要基础,在"毒地"事件频发的今天,"土十条"备受关注。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哪些特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哪些困难?土壤污染防治应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对此,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部(土壤环境保护中心)主任王夏晖研究员近日发表了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郭爱民 《地球》2011,(2):43-45
临近年底,“蘑菇漂了没”成为买菜时买家和卖家间最常见的对话。这一现象源自北京市小学生张皓的一次小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一蘑菇九成被人为漂白。“蘑菇被漂白”事件现在已经发酵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动力之一是事关百姓一日三餐的安全。“蘑菇漂白”带来的打击尚未平息,南京市场上又出现了人造羊肉。接踵而来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在购置年货时多了一份不安和焦虑。  相似文献   

4.
计算宁夏及邻区一些中小"地震事件"视应力,发现与同震级事件相比,视应力成倍降低。结合这些异常事件的发生时刻和所在位置等,初步判定其为疑似爆破事件。进一步利用P波初动方向、波形互相关特征和不同频带能量比值等方法,发现异常事件P波垂直向初动均向上,同一台站记录的同一区域的不同异常事件波形相关系数较大,异常事件波形低频信号比较发育,应该是爆破事件。  相似文献   

5.
研究火山喷发现象的历史记载对确定历史火山喷发事件及其年代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朝鲜半岛历史文献,系统整理和研究历史火山喷发现象的记载后,得出如下认识:1)直观的历史火山喷发事件有公元1002年济州岛火山喷发、1007年济州岛以西近海火山喷发和1597年中国吉林长白县境内的望天鹅火山喷发。2)根据"雨灰"(火山灰)记载可确定的火山喷发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1265、1401—1405、1668、1673、1702年等,推测均为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3)公元1373年的"雨白毛"(火山毛)记载,推测为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事件。4)公元1533年的"天火",若其为火山喷发物,则可能是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公元1601—1609年的"天火",可能是中国吉林龙岗火山喷发事件,或是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事件。5)史料记载的"雨土"乃是黄土沉降现象并非火山灰。依据"雨土"提出的长白山火山喷发事件不成立。  相似文献   

6.
何宝庭 《地球》2013,(9):26-29
正伴随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种类、频率和强度将发生改变。"厄尔尼诺"、"拉尼娜"周期在不断缩短。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极端天气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其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或10%,但社会影响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这在气象  相似文献   

7.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4,26(1):112-113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地震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可以了解该区域地震的演化特征,为评估该地区地震的危险性提供依据。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2000年至2019年3.0级以上的地震事件数据,利用加权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和全局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学方法探索该地区地震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之后该地区地震的发生频次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地震的活动性逐渐减弱。(2)地震加权平均中心呈现出"折返"型的移动规律,在东北-西南方向上来回震荡。(3)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北-西南"格局走向,与映秀-北川断裂带的方向基本一致。(4)该地区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模式以聚集模式为主,且正处于上升阶段,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9.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做出.  相似文献   

10.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5,27(4):464-46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1.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6,28(3):334-33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2.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5,27(6):696-697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3.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9,31(3):353-35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4.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5,27(5):580-581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5.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6,28(6):673-674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6.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2,24(5):556-557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7.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8.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6,28(2):219-220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9.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9,31(6):708-708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20.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6,28(1):109-110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