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易大槽铜镍铂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西测,矿体受超基性岩体及南北向断裂控制。本文对该矿床的控矿构造,岩体特征,矿体特征,矿物组合,矿床类型,找矿标志,找矿前景等。进行了研究和论述,预测在岩体底部及接触带深部有找到品位较高的铜镍铂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河南周庵铂族-铜镍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庵矿床产于杨子板块与中朝板块的缝合带内,即南秦岭造山带之苏家河前寒武纪地体的北缘,是伏于南阳盆地之下的大型隐伏铂族-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超基性杂岩侵位于中新元古界变质地层,蚀变强烈;铂族-铜镍矿体呈似层状产在超基性岩体之内接触带的强蚀变壳内,并主要位于岩体顶部和底部,属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形成。该矿床是东秦岭发现的首例大型铂族-铜镍矿床,预示着秦岭地区同类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陕南某地的钛磁铁矿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矿床类型,现将其特征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矿床的基本特征该矿床产于一种含钛偏碱的辉绿岩体中,岩体常呈岩墙、岩床、岩鞍、岩饼等形态产出,岩体严格受中寒武世地层的褶皱、层理、断裂等控制,岩体的产状和上述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均作310°-320°方向展布,其倾向、倾角因所在部位的不同,则各处不尽一致。但主要倾向南西,倾角50-60°。矿体严格受岩体的控制。因此矿体的形态产状与岩体完全吻合。矿体的规模,一般厚几米至十几米,长几十至几百米不等,与岩体的规模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至今,在库尔良地区中上石炭统库尔良群中发现了基性岩带.该岩带位于北昆仑晚古生代沟弧系内的阿巴勒克—托满一带,岩带长达40km.岩体侵入于库尔良群基性火山岩、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呈岩墙产出.共圈出4条基性岩体.岩体长度1500~8000m,宽度20~800m,面积0.08~4.80km2.岩石SiO2为44.90%~50.04%,FeO、MgO含量较高.据矿物组合及含量应为辉长岩,属铁质基性岩.辉长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总体为向右倾斜的分布曲线(Sr除外);辉长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分布型式与球粒陨石分布型式相似,为右倾型,属轻稀土富集型.硫同位素正向偏向陨石硫.铅同位素相对稳定,组成比较均一,说明岩体岩石铅同位素属于稳定均匀类型.将样品投在显生宙铅同位素演化动力模式图上,均落于壳幔混合的造山带演化曲线附近.岩体形成时代为中二叠世或以后.岩体中已发现的铜矿(化)体,铜矿体长度1200m,厚度2.5~8.6m,Cu品位0.27%~1.53%,平均品位0.70%,伴生铂、钯.激电剖面在含矿地段有明显的异常显示,呈现高极化、低阻值特征.岩体这些特征反映出该区是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的Sm-Nd年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富含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对其已进行过详细研究。但是岩体的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Sm-Nd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攀枝花、白马、红格岩体的年龄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年龄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晚海西-印支期,年龄283~197 Ma。红格岩体283±38(2σ)Ma,白马岩体197±60(2σ)Ma,攀枝花岩体上部岩相旋回210±43(2σ)Ma,下部岩相旋回282 Ma左右。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大致形成于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龙首山超基性岩带含矿岩体的主造岩矿物———橄榄石、辉石,进行了矿物化学特征分析 ;比较了金川岩体与外围岩体在矿物化学特征方面的异同。通过研究 ,龙首山超基性岩带的岩体中 ,五号异常岩体与金川岩体极为相似 ,有望在深部寻找到金川式铜镍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7.
某金红石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富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古界地层分布着一系列基性和超基性岩体.金红石矿化强度与该岩体的变质作用及后期成矿作用的改造有关.这些岩体集中在某稳定地块中,并伴有吕梁期及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其围岩为应山群及红安群,主要由白云母石英片岩、钠长石白云母片岩及白云母奥长石片麻岩组成.其中含金红石榴辉岩-榴闪岩规模较小,多呈栅状构造或透镜状及球状体分布(图1),其金红石(原生矿)一般不具工业价值;而含金红石变辉长辉绿岩体,其规模远比前者大,长轴一般由数百米到数千米,呈岩墙、岩盆和岩席产出,往往可形成巨大的矿床,其时代可能属吕梁晚期,而前者为吕梁早期.此外,区内尚有混  相似文献   

8.
四川会理小关河地区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关河地区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铜镍铂族元素矿床成矿岩体最重要的集中区之一,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对象。小关河地区出露矿化岩体20余个,以贫铂族元素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为主,典型贫铂岩浆硫化物矿化岩体有力马河、小关河岩体等,也有含铂岩浆硫化物矿化岩体青矿山、杨合伍岩体和富铂岩  相似文献   

9.
周世全  丁莉 《矿产与地质》2004,18(2):173-175
河南西峡-淅川一带的墨绿玉矿床,为蚀变的超基性岩类,分别产于北、南秦岭褶皱带内,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岩体的边部、中部,矿石类型主要有蛇纹岩类及次闪石-蛇纹岩类,矿床属热液交代变质矿床。原料及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喀拉通克二、三号矿床的研究是为了取得本地区铜镍矿床成矿规律的认识,以便作为对其外围地区的中基性岩体进行铜镍含矿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所指的新疆喀拉通克矿区南矿床是指在矿区一、二及三号矿床(或岩体)。我们认为这三个岩体在距地表300米以下极可能是呈“藕节状”连通的,因而把三者看作一个整体,其中最具工业价值的一号矿床由另一子课题组进行研究。二、三号矿床未受剥蚀,为了解其形成演化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含铂基性岩体位于×山纬向复杂构造带东段,严格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岩体出露在前震旦系闪斜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条带混合岩等结晶基岩中;呈向北陡倾的透镜状展布,东西长70余公里,中间宽10余公里,两端逐渐变窄,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岩体中段较厚部分,赋存有一定规模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东端零星出现钛磁铁矿小矿体或矿化点,西端即本文所述并需进一步查明的含铂部分.岩体南北两侧为再度侵入的超基性岩体——橄辉岩、辉石岩、角闪石岩,呈透镜状及长条状分布,亦发现有铂矿化.横切岩体南端的一组东西向压性断裂带,使基性-超基性岩遭受破坏,岩石普遍被压碎变成  相似文献   

12.
川滇新裂谷作用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除大量玄武质岩浆喷溢外,在元谋朱布、黑泥坡等地见超基性岩体侵入,赋存有铂钯矿床.文章通过分析黑泥坡、朱布超基性岩体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元谋地区地质特征,提出了元谋地区超基性岩体铂钯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稀散元素Sc的矿床类型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c是一种典型的稀散元素,常类质同象进入镁铁质矿物中。自然界中罕见钪的富集体。Sc主要是从铝土矿、钛铁矿、磷块岩、黑钨矿、锡石等矿石中作为伴生元素加以回收。近几年,随着对复杂硅酸盐矿物Sc浸出试验的研究,Sc元素也可从富Sc的基性-超基性岩体(Sc2O350×10-6)中提取。主要富Sc矿物有单斜辉石、角闪石。云南二台坡岩体源区可能具有富Sc的特性,在岩浆结晶早期大量进入镁铁质硅酸盐矿物,形成钪的独立矿床(Sc2O3=66.08×10-6)。这类矿床在国内外还属首例,其发现扩大了独立钪矿床类型,对寻找新型钪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10号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前人根据岩体侵位地层的时代,间接推断出该岩体形成年龄为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文章对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的10号岩体辉长岩和浸染状矿石分别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Re-Os定年和Sr-Nd同位素示踪研究,获得岩体的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信息比较分散,其表面年龄信息从古生代-新元古代-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均有显示,揭示了新疆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所获得的主体锆石的年龄为(289±13)Ma(95%可信度),与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红柳园组的地质事实相吻合,可能代表了岩体形成的时间,而年龄信息(2 559~2 589 Ma)暗示了北山地区可能存在古元古代一新太古代的结晶基底.获得浸染状铜镍硫化物矿石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413±20)Ma(95%可信度),该年龄不仅大于含矿超基性岩体(289 Ma)的形成时代,而且也老于岩体所侵入的下石炭统红柳园组的地层时代,显然与宏观的地质证据相悖.Sr-Nd和Os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坡北岩带在约280 Ma前成岩成矿时,岩浆在从地幔源区侵入到地壳过程中受到了地壳物质混染,致使浸染状矿石的Re-Os同位素体系呈二元混合体系,因此浸染状矿石Re-Os同位素体系确定的等时线疑为假等时线,其年龄不能代表矿床形成时代或不具有确切的地质意义.铜镍矿化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岩体的侵位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又为岩浆熔离型矿床,表明坡北10号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岩成矿时间应发生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期间,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应用岩浆-沉积建造学观点,从基性、超基性岩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不同类型的火山-沉积作用的成生关系,首次将新疆境内的岩体划分为绿岩、类暗色岩、蛇绿岩三种建造类型,并分别论述了不同类型岩体的形成构造环境、岩石组合和建造特征、区分标志及成矿专属性。绿岩建造型岩体代表早期大陆地壳裂陷作用和一套与绿岩型火山-沉积建造相关的侵入体,以菁布拉克、库鲁克塔格和西昆仑三岩带为代表;蛇绿岩型岩体系哈萨克斯坦板块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大洋化过程产物。计有乌什通沟-卡瓦布拉克、红柳沟-安南坝、阿帕-芒崖、唐巴勒、洪古尔勒愣、达拉布特、阿尔曼泰、克拉麦里、博乐霍洛、库米什及米斯布拉克等共12个岩带;类暗色岩建造型岩体系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板块拼合后,成生于一种过渡壳类型的陷裂构造环境,并与一套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建造有关的侵入体,包括喀拉通克、博格达-巴里坤、黄山、特克斯及穹塔格等五个岩带。依据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数学地质等的研究,蛇绿岩型岩体多属镁质系列的超基性岩类,以铬铁矿化为明显特征,伴生的铂族元素矿化主要属高温的Os、Ir、Rh、Ru型,且与铬铁矿密切相关。绿岩和类暗色岩建造型由铁质系列的基性-超基性杂岩构成,是区内已知重要的铜、镍、铂成矿类型的岩体。据此,作者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对新疆境内的不同类型岩体的含铂性及远景进行了评述,并提出库鲁克塔格、菁布拉克两岩带为成矿远景区带,兴地Ⅱ号和特克斯岩体为成矿靶区岩体。  相似文献   

16.
柯洪  王瑞廷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00-402
通过分析对比陕西南部地区铂族元素成矿的地质条件和铂族元素调查结果,指出在勉-略-宁三角地区及其周边寻找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镁铁-超镁铁岩体型PGE矿床,有利岩相接触部位、铬铁矿体上下盘、边缘糜棱岩带等是勘查PGE矿床的有利方向;陕南东南部地区的黑色岩系是寻找含硫化物的黄铁矿型铂族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区,这为在本区进一步开展铂族金属矿床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应用岩浆-沉积建造学观点,从基性、超基性岩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不同类型的火山-沉积作用的成生关系,首次将新疆境内的岩体划分为绿岩、类暗色岩、蛇绿岩三种建造类型,并分别论述了不同类型岩体的形成构造环境、岩石组合和建造持征、区分标志及成矿专属性。绿岩建造型岩体代表早期大陆地壳裂陷作用和一套与绿岩型火山-沉积建造相关的侵入体,以菁布拉克、库鲁克塔格和西昆仑三岩带为代表;蛇绿岩型岩体系哈萨克斯坦板块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大洋化过程产物。计有乌什通沟-卡瓦布拉克、红柳沟-安南坝、阿帕-芒崖、唐巴勒、洪古尔勒楞、达拉布特、阿尔曼泰、克拉麦里、博乐霍洛、库米什及米斯布拉克等共12个岩带;类暗色岩建造型岩体系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板块拼合后,成生于一种过渡壳类型的陷裂构造环境,并与一套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建造有关的侵入体,包括喀拉通克、博格达-巴里坤、黄山、特克斯及穹塔格等五个岩带。依据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数学地质等的研究,蛇绿岩型岩体多属镁质系列的超基悱岩类,以铬铁矿化为明显特征,伴生的铂族元素矿化芒要属高温的Os、Ir、Rh、Ru型,且与铬铁矿密切相关。绿岩和类暗色岩建造型由铁质系列的基性一超基性杂岩构成,是区内已知重要的铜、镍、铂成矿类型的岩体。据此,作者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对新疆境内的不同类型岩体的含铂性及远景进行了评述,并提出库鲁克塔格、菁布拉克两岩带为成矿远景区带,兴地Ⅱ号和特克斯岩体为成矿靶区岩体。  相似文献   

18.
中条山地区地层主要由涑水片麻杂岩、绛县群、中条群、担山石群和熊耳群组成,该区发育著名的铜矿峪型矿床、胡-篦型矿床和横岭关型矿床。中条山地区郭家沟基性-超基性岩主要侵位涑水片麻杂岩中,岩体由内向外发育透闪岩-变余辉石岩-辉长岩-斜长角闪岩的岩相分带。透闪岩LA-ICP-MS锆石U-Pb显示岩体侵位于2303Ma,属于古元古代。通过岩体野外侵位、覆盖关系,结合已有同位素资料,认为绛县群横岭关亚群沉积时限在2189Ma~2303Ma之间。同时根据岩体构造环境、岩体形态、岩相分带、铜矿化情况,以及铜凹组和篦子沟组两套含矿地层中均出现本期岩浆锆石,认为本区基性-超级性岩中发育有铜成矿作用,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9.
沙河湾钛磁铁矿产于笔架山基性-超基性岩带的东部,赋存于层状辉长岩中,目前发现矿体数十条,长数百米至一千米不等,探获资源量达中型规模,为典型的岩浆分异熔离型钛磁铁矿床。在地球物理特征上表现为磁异常与地表基性岩体相吻合,高磁异常中心呈层状展布,与地表钛磁铁矿体分布一致,说明该区仍具找矿潜力。笔者试着从成矿地质特征方面对沙河湾钛磁铁矿进行矿床成因分析,为在该带上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四川石棉县大河坝自然铂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耀南  何虹  李云泉 《地球学报》2004,25(5):529-534
石棉县大河坝自然铂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康滇南北基底隆起带上。矿体赋存于康定杂岩中前晋宁期层状辉石岩-辉长岩残留体中,呈似层状、网脉状产出;铂族元素矿物呈单一的自然铂形式产出,赋存于蚀变辉石、斜长石矿物粒间;主要伴生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少量黄铁矿和微量黄铜矿。初步推测,矿床属与层状铁质基性一超基性岩有关、经后期构造一热液改造形成的独特自然铂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