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分析了本区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土地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研究了土地资源高强度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强度评价问题,运用理论阐释与定量分析评价,指出土地开发强度的内涵并提出的量度方法,界定了“土地资源高强度开发”的科学定义,揭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在国内层面属于高强度开发,而与国外典型地区相比则属于低强度开发。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高荆发的对策在于改善开发技术与人文环境,强化区域内部低强度单元的开发强度,坚持综合、高效、持续性三结合原则开发利用水土  相似文献   

3.
山新疆为例论述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中所面临的环境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水土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艾比湖流域水土开发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近年来随着水土开发活动的加剧,艾比湖流域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地区之一。水土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是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直接关系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艾比湖流域水土开发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平均达到75.99%;但水土资源有效利用率偏低.有效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分值只有0.316;水土资源开发处于低级及过渡阶段,工农业及经济属于耗水型.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低,但同时也说明水资源开发具有很大潜力。以评价结论为依据,给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广实  陈健飞 《热带地理》2007,27(4):306-310
坡地资源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坡地资源是人类极为重要的物资来源。坡地资源利用存在正负两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合理利用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循环,不适宜的开发利用将导致养分和水分循环的失调,坡地资源退化。因此,开展坡地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探讨各地开发、利用坡地资源模式及坡地资源退化防治措施,对农业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中从3个方面介绍我国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一是坡地资源利用研究的理论方法,包括实地观测试验与防治措施研究;二是从不同尺度包括区域尺度、小流域尺度和坡面尺度研究坡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三是研究坡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最后,综合分析我国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展开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 ,在西部可开发资源中 ,国土资源又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应注意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宇  张小雷  雷军  董雯 《地理科学》2010,30(3):363-369
围绕资源规模和供给能力,资源开发对经济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分为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续发展、基本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个类型,并提出了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通过指标体系对乌昌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乌昌地区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类型的结论。对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的区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认为优势资本转换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并从规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资源型产业郊区化、培育接续产业4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坡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与途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耕地又以坡旱地为主。其中>2 5°的陡坡耕地为2 6 7×10 4hm2 ,占库区耕地总量的18.2 %。研究表明,三峡库区粮食产量的5 6 %来自坡耕地,同时库区泥沙量的6 6 %也来自坡耕地。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利用的压力更大。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库区农业生产、移民安置,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原理和生态设计的理念,提出库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应突出生态效益、经济主导、产业协调、区域特色等4种模式,并针对当前库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利用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郭丽英  胡业翠 《山地学报》2005,23(1):121-125
以温州乐清为例,在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在于山地、平原和海域的综合资源优势。建议重视山地一平原一海涂土地资源开发的系统设计和分区规划,促进市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持续高效利用,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开创良好的土地保障环境。  相似文献   

10.
Land resources constitute the basic resource for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is the environment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Lacking land resource, any economic activities can not process. And, for Baotou City, a new industrial city developed in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the land resource is even more importa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y, farming and grazing all demand much land resource, and the land resource is the main dependence of their symbiotic development. So…  相似文献   

11.
定量评估水资源开发潜力对掌握区域水资源开发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水资源利用率、灌溉率、地表水控制率、人均占有水量、重复利用率、生活用水定额、供水量模数、生态环境用水率等8个重要指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亚五国水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亚地区整体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中级阶段,开发潜力综合评分值为0.502 7,表明开发潜力较大。其中,哈萨克斯坦水资源综合评分值最高,为0.712 4,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要注意摒弃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591 1、0.488 7,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应注意由广度开发逐渐向深度开发转变。下游国家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处于开发利用的高级阶段,综合评分值分别为0.352 6、0.315 0,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小。今后应注意发展节水型经济,注重水资源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2.
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田河流域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 潜力很大,然而该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灾害多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区域发展不可避免地其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多个侧面阐述了该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矿区塌陷地也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对其利用要在空间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土地分区利用原理使我们对矿区塌陷地的利用由盲目的农业复垦而转到自觉的进行区位选择上来。文章根据平顶山矿区塌陷地的自然特点和塌陷状况,将塌陷区划分成4个不同的区域,从而进行分区利用,使矿区塌陷地的利用符合其区位特征,从而实现塌陷地区位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吐鲁番水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吐鲁番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作了模拟调试及多方案的仿真实验,为提高吐鲁番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农村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以山丘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三峡大坝蓄水、移民后靠安置,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的压力更大。因此,遵循山地自然分异规律,基于"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原则,以库区坡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重点,深入研究库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资源开发重点与主导产业模式,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青海格尔木至诺木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针对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用水量平衡的方法 ,讨论其未来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宏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地结构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慧  田亚平  彭补拙 《山地学报》2001,19(5):392-397
从土地空间结构、土地数量结构、土地质量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演替结构等方面对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地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土地结构独特,垂直分异现象明显,宜农、宜牧、宜林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该区合理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为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保护森林资源和加强草场建设。  相似文献   

18.
GIS支撑下的干旱区水资源及其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王永兴  陈曦 《干旱区地理》2003,26(2):110-115
干旱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是一种普遍情况。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方便的进行干旱区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的空间分析与评价。本文用新方法对新疆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的分析表明,新疆大部分流域水资源丰度较差,水资源总体比较紧张;水资源利用上,除天山北坡各流域已超采或高度开发,不宜进一步开发外,其它流域均有一定开发潜力.尤其是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韦朝阳  赵桂久 《地理学报》1997,52(4):300-307
本文总结了国煤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总体状,指出了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即华北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煤矿开发高强度与煤矿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西部地区煤储量丰富区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矛盾玫我国广大南方煤矿开发分散与煤质差、污染重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凯  韩永翔  张勃  郝建秀 《地理科学》2006,26(2):179-185
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处于中级阶段V2,水资源开发利用仍保持上升势头,潜力综合评分值较大,达到0.5349,说明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仍有较大的潜力。其中以甘州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大,山丹县最小。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潜力的综合评价,为该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