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杏垣,男,汉族,1919年5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1年1月22日去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任教,1948年在英国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历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区域地质教研室主任、副院长,1978年调离地质学院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马杏垣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教育家,曾先后担任过中国  相似文献   

2.
《地质与资源》2011,20(2):78-F0002
<正>刘嘉麒,男,满族,1941年5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籍贯辽宁省北镇市。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与第四纪地质环境学专家。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助教,1968年分配到辽宁省营口地质大队  相似文献   

3.
吴磊伯     
著名地质学家吴磊伯,湖南临湘人.1938年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时期)地质系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0~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1952~1953年任长春地质学院教授、矿物教研室主任、地勘系和物探系副主任.1953~1955年,先后任地质部资料局编译室主任、地质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56年起到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长,兼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副主任等职.他还是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09,(4):F0002-F0002
刘宝琚院士 男,生于1931年9月,天津市人,著名地质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曾任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委员会”领导成员和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多次组织并参与了国际有关全球沉积地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俞建章     
俞建章,字端甫,安徽和县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3年晋升副研究员,即去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后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主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等职。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1952年起任长春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  相似文献   

6.
《地质学报》2006,80(1):I0002
王京彬:1961年生,山东威海人。1989年获中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同年,进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任该院总工程师,2002年任院长,2005年任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高俊:1966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1990~1993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9~2005年,多次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矿物学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  相似文献   

7.
晓生 《地质学刊》2009,33(4):381-381
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
安芷生院士 男,汉族,1941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从事第四纪地质、全球环境变化和大气污染控制等研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以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现任和曾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0.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2):191-194
<正>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2~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 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顾知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3月19日9时51分在南京逝世,享  相似文献   

12.
    
沈其韩 《地质学报》2012,(9):1329-1330
程裕淇,中共党员,浙江嘉善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38年考取庚子赔款的留学名额,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专攻变质岩石学,并获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是我国老一辈的地质学家、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变  相似文献   

13.
正李四光教授(1889~1971)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和先驱者之一,是著名的地质学家。他长期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他曾两度在北京大学执教,1920年至1928年任地质学系教授,1931年至1936年任研究教授,并任地质学系系主任,对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北京大学也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4.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1,(3):F0002-F0002
林学钰院士 女,著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1937年3月6日生于上海市。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侯德封字洛(?),著名地质学家,河北省高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1926年起,先后在河南中原煤业公司、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等单位从事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1942年任该所所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正,兼陈列馆主任.解放后,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代所长、一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郝梓国 《地质论评》2003,49(6):615,621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和矿床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恒升先生,于2003年9月21日上午9点20分在北京安然辞世,享年102岁。  相似文献   

17.
斯行健字天石,著名地质学家,古植物地史学家.1901年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曾任中山大学地质系助教.1928年初兼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佐.同年赴德国留学,从德古植物学大师高腾教授学习,1931年获博士学位.1932年曾到瑞典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33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地学系教授和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37年起任地质研究所专职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为祝贺老地质学家崔克信教授百岁华诞而编辑了《崔克信地质文选》一书,由中国大地出版社于2009年12月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枢、汪集旸、钟大赉、叶大年、刘嘉麒、翟明国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任该书编委会顾问。冯增昭、刘秉光、张日东、张维(副主任)、吴浩若、范嘉松、周昆叔、彭玉兰、潘云唐(主任)为组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19.
李星学(1917—),湖南郴县人。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任中央地质调查所练习员,技佐、技士。1949年后,曾在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任工程师。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古植物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南京大学地球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2008,54(3)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和矿床地质学家,九三学社优秀社员,第二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前所长、研究员,前<矿床地质>主编、<地质学报>总编、<地质论评>代主编宋叔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二零零八年二月五日十九时二十分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