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列举了自动气象站基于OSSMO地面测报软件生成的报文在格式上存在错误的形式,从软硬件及人工操作方面分析出现报文格式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减少报文格式错误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特点出发,以ASOM监控安徽省81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运行为基础,统计评估了2010年自动站业务运行到报率、可用性的效能情况.根据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逐月运行效能统计特征,分析了未到报、报文格式错误和数据错误3者对可用性的影响,针对报文格式错误的个案特征,重点研究了出现报文格式错误与人机交互发报操作时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了定量化的发报阈值时间小于等于45 s.为提高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和业务质量,提出了解决报文字节格式错误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动站现场校准产生的测报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强  刘刚  岳建强 《贵州气象》2010,34(3):42-43
在自动站现场校准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错误的数据,这就需要在上传气象报文和实时资料之前,将检定中所产生的错误数据处理掉,以防止误导气象服务现象的发生。文中通过对校准数据处理的探讨,使读者更深入的了解自动站现用软件中的数据格式,在测报工作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面气象报文格式转换程序可将用地面测报程序(AHDM)编发的天气报、重要天气报等报文自动转换成陕西省气象局上传报的格式,既省去了用DB.EXE再编一次报的麻烦,又避免了输入过程中的错误,从而提高上传报的时效和质量。原程序如下:/nametqb/#include"dos.h"#include"math.h"#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clude"conio.h"intdt,tt,mm,hh,count=0,i=1;intnum1.,num2;ch…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为天气预报以及各类气象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检查方法.该方法能对各类常规气象报文进行实时、准确地解码与译码,检查、订正不符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编码规范的报文,并具备灵活的人机交互能力,以适应各类气象观测资料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该方法的应用,可取代传统的以气候极值检验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了实时资料处理的效率,并显著提升了相关气象产品结果的准确性.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省、地、县级网络建设日趋完善。电传报路停用后,所有气象报文均通过气象部门内部网络传输,这为气象数据的准确、及时传递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地、县级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不同的报类发报格式不统一,且难于记忆,在报文的编辑过...  相似文献   

7.
AHDM4.1程序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广泛运用。由于它本身未解决转报和传报问题 ,但留下“AHZDCB.EXE”接口 ,现对自动转传报程序“AHZDCB”的编写进行探讨。1 发报报文向通信标准格式转换1 .1 编报报文向通信报文格式转换转换过程只需打开 AHDM4.1程序生成的报文文件 (如 OBS.ER、OBS.WS等 )读入到一个字符串里 ,并将字符串里的“X”转换成通信报文的“/”,然后再打开一个标准传输文件名 ,将通信的简式报头加在原报文字符串前 ,并在字符串最后一组加“=”,另起一行加“NNNN”,再注上转报时间写入标准通信文件即可完成转报。1 .…  相似文献   

8.
探空报错码纠正方法由于通信线路的干扰以及其它原因,探空报经常出现变码、错码、掉码等现象。根据本人多年来的业务实践和经验,对探空报出现的变码、错码以及报文格式错误等现象,提出以下四点纠错方法。1五码纠错出现非五码一组的报文时,可将报文前五码组合成一组,...  相似文献   

9.
王力  韩笑  刘培宁  钱文斌 《气象科技》2015,43(3):451-457
针对气象业务和公共服务对气象数据统一管理与监控的需求,基于MQ(Message Queuing)消息中间件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气象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由于多种气象探测设备数据源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本文从数据采集端入手,对不同种类,格式各异的气象采集数据进行资料种类划分、数据消息规整、采集路由配置等方式实现了多种气象探测数据采集流程的统一,气象数据采集入库灵活及时,在数据流程环节中进行监控码的规范与定义,通过输出日志信息和监控信息,完成了客户端程序、气象数据更新状态、队列服务器等内容的监控,在装备运维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辅助于日常的故障发现与定位。  相似文献   

10.
1特点概述现时各台站编报上网区域报,大多是采用WPS等编辑软件进行编报的。每次编报,都要输入文件名及大写英文字母的报头,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报头英文字母小写、多或少空格、缺少电码、误输入英文字符等报文格式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报文的正确,增加了校对的难...  相似文献   

11.
赵芳  薛蕾  刘媛媛 《气象科技》2018,46(4):678-684
表格驱动码是世界气象组织推荐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数据编码格式,也是我国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实施中采用的主要国际互信通用格式之一。建立表格驱动码业务试验系统,依据观测系统和CIMISS数据环境核心业务构架,选择有代表性的观测数据和产品,针对其自描述和灵活扩展性特点,采用编码模板制定、码表动态加载、编码要素和序列向存储要素和模型映射转换、数据库存储模型设计等关键技术,建立其编码、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完整业务流程,试验和验证其业务适应性,为我国基于表格驱动码的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中计算机综合处理科目为实例,用地面测报业务软件中的格式审核、文件维护等智能审核方法,介绍了对地面气象信息化A、J数据文件进行维护、数据格式检查、记录相关性审核的相关技术,并结合人工审核经验,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人工观测项目之间的合理配合及地面信息化数据文件出现的可疑、缺测及数据格式的错误作...  相似文献   

13.
赵春燕  王彬  孙婧  肖华东 《气象科技》2022,50(2):194-201
气象数据是现代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的重要基础支撑,种类众多格式复杂,针对气象数据应用研究中缺乏便捷通用的格式转换处理工具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通用气象数据格式转换工具,采用Python开发算法工厂并调用第三方气象数据处理库集成实现气象数据的解读分析和格式转换,支持多种主要气象数据的处理,面向应用场景,提供命令行和可视化应用终端。该工具已在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网站发布,并在数值预报模式中试支撑环境中部署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观测中,采用降水观测模式2,一天有近240个基数据和约有7200个数据产品。由于基数据和数据产品文件名与资料整编文件名格式上的差异很大,如果仅依靠人工进行整编,不仅文件多、信息量大,而且文件的重命名、校对审核尤为困难。系统地介绍了雷达个例资料整编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实现了文件命名的自动批处理,采用向导式任务处理技术实现了雷达个例资料整编的自动化、批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上报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上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如作业日期、作业时间等栏目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和修改方法,力求使栏目内信息数据的格式统一。这样不仅对上报工作起到规范化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今后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的检索、查询、统计、汇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杨林增  余建华 《气象》2001,27(2):36-38
介绍了天气雷达工作月的表统计的总体设计、数据处理、软件特点。并给出天气符号输出与报表打印格式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公共气象服务网站数据的及时发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共气象服务网站中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出发,介绍了地面气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及时面向网站发布的技术方法和实现方式。网站系统以数据层为核心,对操作层获取的气象信息进行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在完成每小时数据记录入库的同时计算出以日、旬、月、年为时间尺度的记录和相应的气候值。库存的气象信息可以Web方式被公众查询,并经时间序列分析软件和二维GIS图形分析软件处理,可直观表现不同时间尺度下气象要素的现状和历史对比。目前,该系统采用中国2566个自动地面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数据,为中国天气网、四川气象网、成都公共气象服务网和四川农村信息网提供查询服务,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全国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天气雷达终端更新》和《全国天气雷达定标》项目的技术规定,研制了一套完整的雷达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全国布网天气雷达数据格式统一、产品生成、产品分发和图像回显的全自动化业务,提高了我国天气雷达网的业务质量、以及数据处理和产品应用水平,收效显著。在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业务条件、实际要求和探测技术的发展,系统功能丰富,算法先进,接口开放,设计精美,投入业务两年来系统运行稳定。该系统放弃了传统对话框和工具栏的设计方式,创新设计了操作面板控制。文中的研发思路,设计方法,系统特点对我国业务软件的研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现地面气象要素自动观测是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观测自动化给地面观测业务和观测数据的应用推广带来较大改变。本文研究了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气现象代码表WMO4680,分析得出WMO4680简化了视程障碍和降水阵性的代码分类,比WMO4677编码更适合自动观测设备的特点。结合我国业务天气现象电码编制原则,设计实现了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和过去天气现象电码的自动编制。根据我国目前可自动化观测的要素数目,经过流程设计和当前最新业务改革内容,可以实现46个天气电码的自动编报。  相似文献   

20.
气象预报业务平台是各级气象业务部门预报人员每天要进行操作的平台,其操作的效率和设计人性化程度直接影响着预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针对目前气象预报业务平台数据库多采用Windows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存在的文件零碎、数目多、浏览速度缓慢等不足,分析了HDF5数据格式气象预报业务平台数据库构建方法,并将其运行性能和采用开源关系数据库FireBird格式数据库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DF5格式数据库能够将多种数据格式存储在一个文件中,具有良好的自我描述性和扩展性,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而且,在运行效率上,对于单机模式和网络比较稳定的情况,HDF5格式数据库存储数据耗时比Firebird数据库节省约50%的时间;而在读取数据中,HDF5格式数据库耗时为Firebird数据库方式耗时的1/10;对于本地存储这种情况,HDF5格式数据库仅为Firebird数据库方式耗时的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