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质灾害,是由不良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其形成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质灾害隐患是指潜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区段。已经发生了的是灾害,可能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一般采用避让搬迁、工程治理及监测预警三种方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一般是针对稳定性差、威胁严重、工程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  相似文献   

2.
耀州区地质灾害分区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地质灾害特征和分布现状,采用定性评价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将全区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亚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5个亚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5个亚区)和地质灾害不易发区(3个亚区)。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地质环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地形条件简单.多为黄土塬面和林区,人类工程活动相对较弱。针对不同分区灾害特点.分别提出了监测、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生物工程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利用前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勘查查证的成果,对新发现的规模较大、危险性大、危害严重或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轻重缓急实施工程治理。对重点防治区和次重点防治区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到2020年预计治理工程10项,投资4亿元。  相似文献   

4.
富阳"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使富阳成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多发区和全省48个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县(市)之一。截至2014年3月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39处,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种类型,威胁人数1097人。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富阳市坚持地质灾害防治"十到位"(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警示、有手段)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建设。实现了“被动应急到主动防御”“认识不足到众所周知”“单一作战到联合作战”的转变,成功避让地质灾害4起。避免人员伤亡41人,减少经济损失200多万元,组织群众撤离避让310人次。全市连续十四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建设成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为描绘好“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和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泰安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33处,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本文介绍了泰安市地质背景,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特征以及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因素。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将泰安市剖分为2381个单元格,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泰安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同时依据泰安市地质环境条件,结合泰安市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将泰安市全域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依据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原则和方法,将全市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同时针对各防治区提出了防治建议,为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近日,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发出通知,布置各分站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广西的汛期一般为每年的4~9月,常有群发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要求各分站在汛期前及汛期中,配合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编写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对辖区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进一步落实防灾及有关避让、报灾路线等措施;在汛期巡查中,要对已建立的群测群防工作进行检查,并收集群测群防监测资料,督促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加强汛期监测工作,对群测群防工作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要及时纠正并予以技术指导;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汇总…  相似文献   

7.
《河南国土资源》2014,(7):16-16
正近年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平顶山市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责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建立机构,落实责任一是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全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均成立了高规格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同时,市政府每年统一印发《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切实加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根据地质队伍对武义县地质灾害现状的专业调查,结合笔者十多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验,论述事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性。一、地质灾害发生与前期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武义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0处(《浙江省武义县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经过疏理,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与前期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9.
武宣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本县地质灾害发生实际状况,认真抓好地灾防治工作:以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了201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13项防治措施,通过排查,查明了地质灾害隐患区(点)41处,受威胁人口2691人,涉及财产1795万元;确立了每年4~9月地质灾害多发期为重点防范期;  相似文献   

10.
日前,金华地质三大队专家到佐村镇桑梓桥宅滑坡地质灾害现场“问诊”,东阳市国土资源局地矿科、佐村镇政府、佐村国土所、桑梓村相关人员陪同。金华地质专家现场给出应急避险方案,包括开挖东西两侧应急排水沟渠,新设置滑坡位移变化监测点,加强滑坡底部抗力等措施。佐村镇桑梓桥宅滑坡地质灾害的搬迁避让工作是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佐村镇桑梓桥宅滑坡体上缘裂缝张大,出现下滑趋势。可能危及尚未搬迁完成的农户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浙江国土资源》2012,(10):23-24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对各市政府的绩效考核。《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完成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灾害调查任务,加快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完成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的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环宇铁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开采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三个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矿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及土地资源影响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严重。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可为环宇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件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近几年,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由于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日渐加剧,导致我省每年因地质灾害而引发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件还时有发生。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1):17-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公布自二○○四年三月一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第三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第四条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一)特大型:…  相似文献   

15.
山东济南长清区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烈,为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彻底摸清地质灾害现状,建全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系统,提升地质灾害总体防治水平,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文以现状调查为基础,查明长清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塌陷等4种类型,查明了地质灾害现状发育情况和分布特征等,对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环境条件、气象及植被、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长兴县面积143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40.5%,其中重点防治区5个隐患点19处,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长兴县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建立群测群防三级网络机制,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不断提高科技防灾水平,以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搬迁。多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先后被国土  相似文献   

17.
5月中下旬以来,桂西遭遇持续强降雨。根据南丹县气象预报降雨量,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河池分站及时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由3级追加为4级。该站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市、县围土资源局及时预警,迅速采取防范措施,成功避让3起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以来,丽水市按照全省"除险安居"三年行动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行动,按照"主动减灾、积极防灾、全力避灾"的工作思路,有力推进隐患排查、巡查监测、预警预报、避让搬迁等各项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防护、应急、保障"三张网",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撑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伞"。目前,全市完成避让搬迁项目340个,解危群众6365户、20492人;交工  相似文献   

19.
(2010年5月19日)一、充分肯定2009年的工作2009年,全省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严格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汛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年我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9起,其中:滑坡3起、地面塌陷16起,直接经济损失186.62万元,及时避让转移人员132人,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规模主要为小型。已发现的地质灾害种类有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3种,其中以崩塌为主,地面塌陷次之。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到内、外在因素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总结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大小、威胁对象、危害程度、发育时间等特征,概算出危险度和易损度,确定灾害风险度,提出防治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