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文贤 《铀矿地质》2014,(5):276-282
剑川-老君山新生代盆地是以上三叠统石钟山组为基底,以新近系剑川组为主要盖层的继承性火山断陷盆地。剑川组为一套粗面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集块熔岩、凝灰质砂岩、岩屑砂岩等组成的火山沉积岩系。研究发现,剑川-老君山盆地的铀矿化受区域性断裂及火山构造的复合控制。盆地内已发现有凝灰岩型、砂岩型、正长斑岩型、花岗斑岩型、粗面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等6种类型的铀矿化,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阿尔泰诺尔特地区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诺尔特地区火山岩赋存于上泥盆统忙代恰组及下岩炭统红山嘴组中,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主要是酸性陆相火山岩,是诺尔特地区中地壳物质经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的研制表明,火山岩形成于新陆壳演化阶段,泥盆纪火山岩是固结构的产物,石炭纪火山岩是固结期→驰张期→活化期演化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四川会东县“马鞍山组”的发现,是近年来康滇地轴中段前震旦系地质研究的重要进展,对提高基础地质研究,进一步寻找会理拉拉式铜矿具有重要意义。“马鞍山组”的剖面特征和岩石学研究表明,该组相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岩性组合主要为海相喷发的钠质火山岩-细碧岩组合,蚀变强烈;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钠、贫钾,高钙、低铁,岩性偏中酸性,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以Cu-Au-U-Zn-As-Sb-Fe-Cr-Co组合为特征。岩石的稀土总量低,轻重稀土比值大,为轻稀土富集型,具有等铕亏损和微弱铈亏损;其配分模式图呈向右倾斜的“V”字型。  相似文献   

4.
出露于云南剑川地区的二叠纪玄武岩由一套以基性熔岩为主的火山岩组成,岩性以杏仁状玄武岩和致密状玄武岩为主。其锆石U—Pb年龄为254±9Ma。结合其区域资料表明,剑川二叠纪玄武岩可能为峨眉山玄武岩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块晚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西天山伊犁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时空分布和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等进行系统总结,认为该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主要由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组成,其形成与南北天山洋盆演化有关.晚泥盆—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天山南北洋盆大洋板块俯冲而成的钙碱性火山岩,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为挤压环境向拉张环境过渡的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早二叠世乌郎组火山岩为后造山具裂谷特征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6.
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火山岩为一套岩性连续分布的钙碱性火山岩,其中基性火山岩主要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流体的交代作用,中酸性火山岩则主要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叶巴组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其动力来源应为新特提斯洋向北的俯冲消减.叶巴组发育的岛弧地区是形成具重要经济价值的VMS矿床的最佳地域.叶巴组火山岩的研究对早、中侏罗世的生物事件、气候变化以及海退或海侵事件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钱祥贵 《云南地质》1999,18(4):413-424
笔者详细研究了剑川-马登,鹤庆-甸南碱性的火山岩系,火山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并对剑川城西之火山岩岩相进行了划分,提出剑川-马登,鹤庆-甸南之火山岩有同源性,是上地幔橄榄岩局部熔融并运移至壳幔混合层,经改造形成富碱岩浆房,喷出地表形成。  相似文献   

8.
云南兰坪盆地攀天阁组火山岩的Rb-Sr年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牟传龙  余谦 《地层学杂志》2002,26(4):289-292
云南兰坪盆地是三江造山带非常重要的沉积盆地 ,对该盆地的构造属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 ,原因之一是对发育在盆地范围内的一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没有确切的年龄数据 ,从而造成对火山岩的性质和构造背景认识上的差异。采用 Rb- S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出露在兰坪盆地剑川马登剖面攀天阁组的流纹岩的年龄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火山岩的平均年龄为 2 36± 32 Ma的数据 ,结合接触关系和上下地层的时代 ,认为攀天阁组的时代归属为中三叠世 L adinia期  相似文献   

9.
本在系统分析下庄铀矿田火山岩的分布,火山岩系的旋回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火山岩的成岩时代等特征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对下庄铀矿田的火山岩和赣南-粤北地区晚中生代武夷群火山岩各种特征进行了对比,厘定了下庄铀矿田火山夺为赣地-粤北地区晚中生代中火山岩系武夷群的组成部分;认为南岭铀成矿带今后寻找富矿,大矿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火山侵本和后火山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上,以早期铀矿化(140-100Ma)为的主要目标类型。  相似文献   

10.
辽西地区是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区之一。义县组分为4个岩性段。义县火山旋回可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分为4个小旋回。从早期至晚期,义县旋回火山岩逐渐由基性向中基性、中性和酸性演化,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组合,从北票-义县,火山活动显示了由老到新的迁移性。主要氧化物关系表明岩石的SiO2与K2O呈正相关,SiO2与MgO、CaO、FeO Fe2O3呈负相关。TAS图解反映了火山岩较高碱度的总体特征,硅-碱关系图和AFM图解反映了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在SiO2-K2O关系图上,绝大部分样品落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区内,少量落于钾玄岩系列区,因此义县旋回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部分为钾玄岩系列,表明岩石富钾。义县旋回火山岩具有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地处板块接触地带的滇西北剑川地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重要场所。剑川盆地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新生代地层,在1:250000地质图上,新生界自下而上为古新统勐野井组、始新统宝相寺组、渐新统金丝厂组、中新统双河组和上新统剑川组;其中双河组为一套含可采煤层的砂泥岩夹泥灰岩沉积,剑川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近期的研究揭示双河组和剑川组均属始新世,但发表的年龄相互包含,并没有清楚的把两者分开。本文采用Ar-Ar和锆石U-Pb方法测试了双河组和剑川组顶、底凝灰岩的年龄,辅以岩体、岩脉的年龄,重新厘定了两个组的顶、底年龄。剑川组顶部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4 Ma±;底部凝灰岩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36 Ma±,与底部侵入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一致;中上部侵入岩脉的黑云母Ar-Ar坪年龄在34~36 Ma之间。同时,老君山岩体、玉召块岩体和沙帽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在34~35 Ma之间。剑川火山-沉积岩组的年龄集中在34~36 Ma之间,属始新世晚期。剑川双河煤矿矿部至三家村及五家村一带,双河组之下新发现一套凝灰岩,其黑云母Ar-Ar坪年龄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均为37 Ma±,表明双河组的起始年代不超过37 Ma;双河组形成于36~37 Ma之间,也属始新世晚期。新的结果表明剑川盆地始新统地层应包括宝相寺组、金丝厂组、双河组和剑川组,缺失渐新统沉积。结合其他盆地的年龄数据,表明剑川乃至整个云南地区在渐新世期间为褶皱隆起期。  相似文献   

12.
滇西新生代兰坪盆地和剑川盆地分别位于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两侧,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内,其沉积过程和构造变形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构造演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对这两个盆地古近纪沉积和构造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兰坪盆地和剑川盆地及邻区的构造变形分为三期:始新世早期的强烈挤压变形、始新世中晚期的伸展变形、渐新世的走滑变形。始新世早期的挤压变形主要表现为兰坪地区的褶皱–冲断系统、哀牢山-红河断裂的逆冲活动和剑川盆地的宽缓褶皱。沉积方面,古新统勐野井组(E_1m)较为稳定的细粒滨湖相沉积转变为始新统宝相寺组(E_2b)较粗的具有前陆盆地性质的河流相沉积,特别是宝相寺组底部发育的一套快速堆积的磨拉石建造,可能是对始新世强烈挤压环境下的沉积响应。始新世中晚期伸展变形体现在盆地的构造环境由早期的挤压环境变为伸展环境和该时期大量富钾岩体和岩脉的侵入,沉积学上,下始新统宝相寺组的河流相转变为中始新统金丝厂组(E_2j)具有快速堆积磨拉石特征的曲流河沉积,极可能是对构造体制变革的沉积响应。渐新世的走滑变形则体现在渐新统的缺失和哀牢山–红河断裂的早期左行走滑。因此,我们认为剑川–兰坪地区在始新世中期和渐新世均发生了显著的运动学转换,这一认识也得到了始新世中期兰坪和剑川盆地物源明显变化的支持。结合青藏高原东南部始新世中晚期岩浆的活动,渐新世大型剪切带(崇山剪切带、高黎贡剪切带)的强烈走滑和保山块体的旋转,我们推测青藏高原东南缘古近纪的构造演化为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的挤压、始新世中晚期的伸展、渐新世的转换压缩。  相似文献   

13.
分布在尼勒克县喀什河北部一带的阿克塔什组火山岩归属博罗霍洛山地层小区.通过对该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确认该火山岩为中性-酸性熔岩及同质凝灰岩,属钙碱性系列,且高钾富铝.其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显示岛弧火山岩特征.综合分析,本区在中泥盆世处于汇聚板块一侧的岛弧及弧后盆地.阿克塔什组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信息为本区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沿西昆仑北缘的铁克力克断裂北侧断续出露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由于长期以来对其原岩时代、变质时代及成因等存在不同认识,人们常称其为浅变质岩系。岩石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片理十分发育,但总体变质程度明显低于铁克力克断裂南侧下元古界埃连卡特群变质岩。浅变质岩之上被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或上石炭统卡拉乌依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基本地质现象观察以及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基础上,通过K-Ar和Rb-S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对已有年龄数据的具体对比分析,认为本区浅变质岩的原岩年龄在517-448Ma之间,属晚寒武-中奥陶世地层,形成于塔里木古大陆南缘弧后盆地的滨-浅海环境;志留纪-中泥盆世期间,发生在塔里木大陆板块南缘的弧-陆碰撞(440-377Ma)事件不仅使寒武-奥陶系普遍遭受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早期主要变质作用),还导致了寒武-奥陶系及下伏地层由南而北的逆冲推覆以及韧性剪切变形(晚期韧性动力变质作用)。上尼盆统奇自拉夫组粗碎屑磨拉石建造是陆壳焊接阶段的典型产物,在此之前,本区浅变质岩系已经定型。  相似文献   

15.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侏罗纪沉积盆地及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侏罗纪形成昔力必里-库斯拉甫断陷盆地和达木斯-莫莫克-克里阳坳陷盆地,其间以琼阔若勒克背斜带相分割.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为冲积扇相沉积,康苏组属湖泊-三角洲相沉积,中侏罗统杨叶组至塔尔尕组以湖泊相沉积为主,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为扇三角相沉积.沉积特征为侏罗纪早期快速充填,中期稳定沉降,晚期萎缩充填.康苏组、杨叶组湖泊相暗色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有机质含量高,厚度较大,为塔西南重要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层分布、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对近几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存在的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划分混乱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将光华组修订为大兴安岭北部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含有Nesto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为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两大套酸性火山岩之间超覆于其他老地层之上的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中酸性火山岩为下白垩统龙江组;龙江组底部的不整合是该区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  相似文献   

17.
王光奇  于宏斌 《吉林地质》1998,17(4):11-19,58
本文论述了分布于吉林省九台市土们岭-八台岭-马大山一带原划归晚二叠世马达屯组的一套火山岩的特征、年代、以实际材料为依据废弃马达屯组。将该套火山岩与双阳地区的晚三叠世小蜂蜜顶子组对比。讨论了这套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这期火山岩为造山带火山岩,火山岩浆为深源岩浆,该火山喷发带受北东向深断裂控制。对新发现的冷冻厂,头道沟火山机构进行了描述,阐述了该期火山岩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晋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成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山西北部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高岭岩的主要富集层位:(1)本溪组底部铝土质高岭岩;(2)太原组煤夹矸高岭岩;(3)山西组煤夹矸高岭岩。从而得到研究区高岭岩源岩一为风化壳化学风化作用产物,一为火山碎屑沉积物的结论。进而分析了不同层位、不同源岩高岭岩的成因模式:正常沉积高岭岩成因模式和火山碎屑成岩转化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