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针对矩形顶管上竖向土压力计算模型研究较少的现状,借助Terzaghi土压力计算理论,结合矩形顶管工程特点建立了考虑注浆作用的矩形顶管竖向土压力计算模型,提出了改进的竖向土压力计算公式;依托苏州某矩形顶管工程中竖向土压力实时监测数据,探究了其变化规律并验证了该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中的剪切带从管道外壁两侧产生并沿竖直方向发展,且可贯穿至地表;临界状态下剪切带上的膨胀角完全发挥,以临界内摩擦角及其正弦值计算剪切带上的摩擦系数;不同的注浆压力下,管道上方可能出现“主动土拱”和“被动土拱”。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包络矩形顶管竖向土压力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虑挡墙位移与深度对土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根据水平承载桩土抗力计
算方法建立了可以考虑位移及深度非线性影响的挡墙土压力计算模型,并对其主要参数水平地基系数KN 的取值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计算模型的试验验证显示: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土压力的大小,并且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压力随深度的分布规律。表明
该方法简便、实用,可为挡墙设计土压力的计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压力滑楔理论的统一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滑楔理论计算土压力的基本原理,运用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的统一强度理论,对传统的土压力公式不能反映土体材料强度的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公式进行了改进,推导了基于滑楔理论的土压力统一解公式,Coulomb和Rankine土压力公式为其特例.通过变换统一强度参数,可获得一系列的解.在工程运用中可根据土质和工程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统一强度参数和应力状态来确定土压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评价边坡稳定性可以用最小安全系数,也可以用基于加速度的指标,比如最大加速度、最大惯性力、最大角加速度等。它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边坡的稳定和失稳行为。这种思路也可以推广到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算例计算表明:基于瑞典条分法和简化毕肖甫法的假定对加速度、惯性力和角加速度的计算结果相同,说明它们的计算对条间力的假定不敏感;相对于滑体质心的角加速度不能单独用来判断滑体的稳定情况;对挡土墙土压力来说,由于外部支撑力的引入改变了土条的受力条件,最大惯性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土压力并没有一致性的关系;随着土的强度参数的不同,最大惯性力可能大于挡土墙土压力,也可能小于土压力;以此类比,根据事先引入支挡结构力的作用方向得到的不平衡推力会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深基坑支护设计土压力计算中的几个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 ,指出运用等代内摩擦角 φ′来计算深基坑土压力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依据黄金分割定理对目前深基坑侧土压力计算经常使用的分层总和法和参数综合值法,结合中兴-沈阳商业大厦二期扩建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通过调整 C,Φ值,使 1-EaZ/EaH=0.618(黄金分割定理)来确定 Ea和 EaZ值的优化分层总和法,以期达到解决理论模式和以实践为基础的经验模型的不统一问题。优化分层总和法原理简单,计算方法简便,计算结果离散性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D.G.Fredlund等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及其延伸的Rankine土压力公式以及国内学者卢肇钧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用膨胀力代替基质吸力来刻画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的基础上,推导了含膨胀力的非饱和土竖直边坡临界高度的计算公式,初步探讨了非饱和土基坑无支护开挖深度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土拱效应出发来阐述抗滑桩桩距与桩土变形机制之间的联系,将桩后水平土拱效应分为4个阶段,根 据各阶段指出压力法中各方法的适用范Χ,楔体滑动法适用于土拱稳定阶段,塑性变形理论法适用于土拱塑性变 形阶段,绕流阻力法适用于土拱破坏阶段.基于小桩距下适用的滑动楔体法,提出考虑竖直方向上的土拱效应、 桩的λ移模式下的极限侧土压力计算的改进方法,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符合其大致变化规律,为桩的内 力验算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二段式”侧向力分布计算的方法:当滑动面倾角不可忽视,而滑坡体产生桩顶剪出 破坏时,此时滑动楔体法计算的土压力属于抗滑桩的上段,而下段为非极限平衡段,解释了滑坡推力呈“中间大、 两头小”抛物线分布规律的实质,为抗滑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沉管灌注桩施工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应力计算*周东(桂林工学院建工系桂林541004)沉管灌注桩施工所产生的巨大侧向挤压力常造成地面隆起,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各类建筑物的毁坏。针对宁波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园柱孔扩张理论,建立起单桩周围土...  相似文献   

11.
在丹凤群中,部分斜长角闪岩含有由阳起石内核和镁普通角闪石外环组成的环带角闪石。外环形成于主变质期,而内核是早期变质矿物的残余。早期变质作用属低压相系的斜长石-阳起石相环境,发生在丹凤群形成之初;而主期变质发生在加里东晚期的中压相系的角闪岩相。大约在海西—印支期后又出现了伴随韧性剪切作用的退变质现象。早期变质和主期变质作用可能分别与秦岭造山带的裂谷作用和裂谷闭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分析了青藏高原500hpa高压因伊朗高压脊东伸、分裂产生过程中和东移过程中,西风带波动、印度季风低压以及100hpa层流型的一系列变化,从而说明青藏高原500hpa高压产生和东移的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新近在北秦岭造山带中发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带)和松树沟高压变质带(南带)代表性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这些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多为基性火成岩。与北带相比,南带的高压变质岩起源于更强烈亏损的地幔,结合岩相学,同位素年龄和Sm-Nd同位素特征的差异,推测南北二带形成于不同的地质事件。产在北秦岭造山带中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东部产在南秦岭造山带的同类岩石有许多相似之处.推测秦岭─大别造山带从南到北是在同一个岩石圈上演化来的,不是不同地块拼接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矿物光吸收效应的分析和讨论,对高压下矿物吸收系数变化机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作一概要的介绍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以氨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为例.模拟计算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和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随工况和高低压容积比变化的情况,得出一系列结论,为探讨合理的两级压缩机高低压容积比和确定最佳运行工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原二朗坪群中解体出来的石界河群主要为一套泥砂质沉积建造。根据矿物世代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可划分出绿泥石-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和红柱石-堇青石带四个变质带,其变质作用属低压相系,变质过程中温压演化趋势和变质作用PTt轨迹综合研究表明石界河群因秦岭群向北逆冲而被掩埋,在深部发生热松弛而升温,之后又因构造隆起和侵蚀,压力明显下降,但温度则继续保持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构造动力作用可引起地壳局部地带一系列能量的转换。岩体发生断裂时由于局部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温度、压力、振动),原来岩石物质成分和结构变得不稳定。在某些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特别是水的积极参与下,导致局部岩石矿物的新生与转化。不同原岩转化的方式及产物各有所异。文中引用了具体的地质实例和个别实验资料,阐述了在动力作用下几种岩石、矿物的转化过程,并说明了这种地质转化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流体力学理论,通过建立伯努利方程对砂石泵吸程进行详尽剖析,指出泵的实际吸程与泵的负压值、泥浆密度有关。泵的吸程将用于克服速度水头损失、沿程损失、泵的相对安装高度和携带钻渣时所产生的钻杆内外压差。对改善反循环工况提出了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波数空间的能量方程、采用欧洲中心客观分析资料(ECMWF),讨论了1982年夏季副热带对流层上部的能量学特征,着重分析了南亚高压的维持。结果表明,副热带能量循环与热带不同,海陆不均匀加热对超长波动能的作用比较小。在纬向气流~波动相互作用中、绝大多数波都失去动能。通过波~波相互作用、超长波1~2波及短波11~16波向中间尺度传输能量。 南亚高压有效位能的主要来源是有效位能的垂直输送;动能的主要来源是气压梯度力的作功。南亚高压能量的主要耗散机制是通过非线性作用向尺度较短的波动传输。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热力学关系的分析,得出矿物成矿能量是成矿体系的内能这一结论,指出影响金刚石成矿能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力的差异。据对山东常马庄、西峪矿带金刚石和辽宁金刚石的晶体形态、颜色、粒度、半导体特性等物理性质与成矿能量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成矿能量对矿物物理性质的影响,并揭示了金刚石成矿能量愈高,岩体含矿性越好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