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3)
本文选取新疆托克逊县麻黄草种植基地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水均衡法计算该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结果表明: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均衡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 572×10~4m~3/a,排泄量为2 510×10~4m~3/a;均衡差绝对值为62×10~4m~3/a,相对均衡差2.4%,符合均衡计算要求;此外,应用可开采系数法计算了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储存量为和可开采量,计算结果分别为386×104m3。通过对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分析,为该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赵一  李衍青  李军  刘鹏  蓝芙宁 《地球学报》2021,42(3):324-332
本文对滇东断陷盆地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各地下河的水文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推断了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特征.根据岩性构造、地下河发育以及补径排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采用降雨入渗系数法和径流模数法对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天然资源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为35610.7万m3/a和33460.2万m3/a.用枯季径流模数法对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可采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23407.3万m3/a,其可开采资源量巨大.南洞地下河在没有天然补给量的情况下,120天消耗的调蓄量为4503.3万m3,南洞地下河日允许开采资源量为49.4万m3/d.二号暗河建库蓄水条件下库区上游的日允许开采量为75.9万m3/d,蓄水库容来源于工程设计,资源保证程度高.本次研究可为南洞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态输水期间额济纳绿洲区地下水动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额济纳盆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了额济纳绿洲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生态输水期间(2001~2011年)研究区地下水量均衡要素和地下水位、水量的年际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输水期间额济纳绿洲区地下水的年平均排泄量为3.54×108m3/a,年平均补给量为3.67×108m3/a。其中,河道渗漏和潜水蒸发分别占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78%和63%;(2)生态输水期间额济纳绿洲区地下水量变化总体为正均衡,均衡差0.13×108m3/a。其中,2001、2004、2009和2010年为负均衡,其他年份均为正均衡;(3)对整个绿洲区而言,潜水补给承压水,平均补给量为0.23×108m3/a;(4)生态输水期间绿洲区的地下水位总体是抬升的,抬升速率0.02m/a。河道附近地下水位的抬升速率大于0.04m/a,较其他区域明显,受河水演进的影响,最大值出现在东河最下段。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 1995年度《河西走廊西端水文地质工作空白区 1∶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结合毗邻空白区的以往资料及红外遥感图片解释成果资料 ,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和水均衡法 ,对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概算。概算出河西走廊西端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12 14 3 83万m3/a ,其中山地 2 4 4 4 94万m3/a ,走廊平原 (盆地 ) 9698 89万m3/a(已扣除重复量 )。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2)
以新疆车尔臣河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017年地下水资源处于均衡状态,地下水补给以河道入渗补给量为主,地下水排泄以蒸发排泄量为主,人类影响程度较小;研究区补给量为51 171.9×10~4m~3/a,排泄量为50 532.6×10~4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33 272.1×10~4m~3/a;研究区各观测孔水位降深在-0.03~7 m之间,主要由于局部地段人工开采量大于补给量,造成其地下水位下降。  相似文献   

6.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市平里店—驿道地区所在的1∶5万平里店图幅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各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包含11个计算组、2个计算亚组),通过资料统计法和开采量调查统计法统计了各计算分区一个水文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并选用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水均衡法计算出区内降水入渗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侧向径流量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作出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915. 675×104 m 3/a,王河水文地质区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500m3/d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其余各计算分区、组及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数值模拟GMS软件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银川立岗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为例,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GMS地下水模拟软件,确定研究区模型概化条件,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计算研究区现状开采条件下和规划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与排泄量,并预测分析在规划开采条件下开采20年的水文变化。通过摸拟验证发现:在现状开采条件下,开采目的层得到的补给量是39.42万m~3/a,排泄量是41.25万m~3/a,呈微弱的负均衡;设计开采条件下,补给量是1 100.05万m~3/a,排泄量为1 132.69万m~3/a,并动用少量的储存量,按照开采方案以3万m~3/d作为立岗水源地允许开采量可满足开采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探求傍河激发开采量计算的简便方法,拟沿平行河岸直线布井,每三口开采井为一井排,采用干扰井群的势函数及影射理论公式计算市区河岸地段激发开采量,并用开采断面法计算其激发补给增量进行验证.其中水量丰富地段的激发补给增量为11317万m3/a,激发开采量为4713万m3/a,占激发补给增量的41.6%;水量中等地段的激发补给增量为1536万m3/a,激发开采量为323万m3/a,仅占激发补给增量的21.0%.建议尽快建立地下水地质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切实做好漠阳江平原地下水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为第二松花江从吉林市到松原市的河谷区 ,在河谷区推行“小井”种稻是吉林省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地下水丰富程度将河谷区划分成地下水资源极丰富区、丰富区及较丰富区。筛选了 4个降水保证率年份对每个区的天然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 ,在降水保证率为 2 0 %和 5 0 %的年份 ,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区域地下水上升。设计了沿江布置直线井排的开采方案 ,在区域地下水位降为 3.3m、保证率为 95 %的枯水年稳定开采资源量为 84 2 17.9× 10 4 m3/a ,暂时性开采资源量 116 876 .1× 10 4 m3。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4)
泸州市古蔺县位于川东南干旱缺水地区,分析该县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对于解决古蔺县乃至整个川东南缺水区的水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四川古蔺县县域内多年供水井勘探资料,综合古蔺县各含水层富水特征,对古蔺县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古蔺县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50 060.21×104m3/a,地下水资源量为32 517.20×104m3/a,地下水资源量丰富,但分布不均衡,各类地下水资源赋存状况差异较大,地下水资源对于缓解古蔺的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保障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概化出了区内浅层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渗流理论,建立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系统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评价了从2016年6月底起,以开采10a后浅层地下水水位不低于微承压含水层顶板,且水位越来越稳定为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结果表明: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达1. 204×107m3/a,为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清水河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内蒙古清水河县城新区供水问题, 在分析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利用勘察获得的资料, 对评价中相关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经计算, 研究区的降水入渗系数为0.19, 河流补给量为873.13 m3/d。采用均衡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 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40 769.14 m3/d, 能够满足该区未来需水量。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1,(4)
开展地下水资源及开采潜力评价,对于认识区域地下水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分布状况,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和水资源支撑能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牟县东漳—狼城岗区域地下水资源状况,保证中牟县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东漳—狼城岗区域水源地的开采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a,消耗量15 927. 98万m3/a,允许开采量5 475万m3/a,预测漏斗中心水位埋深7. 82 m,地下水开采有补给保证,总体安全。该评价方法可为其他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4.
灌溉的地下水系统响应是黑方台地区灌溉诱发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黑方台台塬自上而下由黄土、砂砾石和基岩3个含水岩组构成.以对斜坡稳定性影响最大的黄土含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溉前后水均衡变化,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引水灌溉引起的地下水流系统演化过程,对不同灌溉量下地下水流系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黑方台地区长期大量引水灌溉打破了地下水均衡,改变了地下水系统的天然状态,使地下水的分布及其水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心部位地下水位44年间上升了至少20m,减少灌溉量至350× 104m3/a地下水位将呈下降趋势.研究成果可为黑方台滑坡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洛阳盆地浅层地下水资源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杨利国  龚晓凌 《地下水》2007,29(4):89-90,99
洛阳盆地浅层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潜力尚有 15 930.63 万 m3/a,由于开采井布局不合理,局部存在超采量 4 966.69万m3/a.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对洛阳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和分区,对地下水超采所产生的多种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1)
辽宁省某石油化工项目区远离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拟进行年产35万t车用尿素水溶液扩建项目,由于区域内无可利用的地表水源、无外调水源及再生水水源配置,需采用地下水作为项目取水水源。为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论证研究,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并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和项目实施后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可知:研究区内95%频率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21.07万m~3/a,项目实施后的取水量为35万m~3/a,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28.9%,设计开采条件下水源井水位降深为3.63 m,项目取用地下水符合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6,(6)
基于康滩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概化含水层水力特征、垂向、侧向边界,依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地下水数学模型。经过水位拟合检验和水均衡验算,说明含水层结构、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边界条件的概化等处理较为合理,所建立的地下水数学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实际情况。本次模拟结果的总补给量为3.780 3万m~3/d,总排泄量为3.86万m~3/d,均衡差为-0.079 7万m~3/d。呈现微弱负均衡。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规律分析:以河北栾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均衡法与通量法对太行山山前平原(河北栾城)进行了地下水补给评价,结果表明:近20 a地下水入渗补给量为8~172mm/a(水均衡法),平均值49.3 mm/a,变化幅度大.其中2004年入渗补给量(63mm/a)比采用通量法计算结果(28.2mm/a)大一倍,表明土壤优先流对入渗补给作用显著.年入渗补给量总体上随有效降雨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减少、作物实际蒸发蒸腾量减少而增加,但与有效灌溉量和灌溉量之和的相关性不显著.通过长序列地下水位与灌溉量等数据估算得到研究区侧向净补给量为125.2 mm/a,约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71.7%(175.4 mm/a),说明地下水主要以侧向补给为主.同时计算了入渗补给与侧向补给地下水的延迟时间,分别为60 a和1个月.  相似文献   

19.
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传明  宁立波  王现国  彭涛 《水文》2007,27(3):80-84
在分析中牟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均衡原理对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资源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牟县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量为19927.89×104m3/a、多年平均排泄量21984.70×104m3/a,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主要原因为开采量过大和补给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20.
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长期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均衡状态和地下水流动模式明显发生了改变。为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系统流动模式及其对地下水均衡要素的改变规律,以平原绿洲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水量平衡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的抬升和回落受农业灌溉的影响显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地下水均衡处于负均衡状态,补排差为-2.81×108m3。模拟期内观测水头与计算水头两者相关系数各月均在0.81以上,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