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海长  李智  徐建永  周玉 《物探与化探》2011,35(5):666-670,688
针对LHK地区目的层砂泥岩纵波阻抗叠置和AVO异常不明显以及储层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应用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技术体系对该地区油气层的分布做出预测。其关键步骤包括:流体替换模型分析与弹性参数交会分析相结合的敏感参数筛选,不同角道集地震数据体的子波估算和精细标定,弹性参数的反演计算。反演得到的拉梅系数乘以密度体与纵波阻抗体交汇的结果,反映了油气层分布特征,预测结果已被钻井证实。  相似文献   

2.
针对涠洲A油田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强、存在砂体叠置,以及单纯的波阻抗反演不能十分有效地识别砂泥岩和叠置砂体,提出了将纵波阻抗与横波阻抗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获得岩性阻抗的方法,证实了该岩性阻抗反演结果与实钻井吻合程度高,有效区分了砂岩和泥岩,并成功地预测了涠洲A油田砂体叠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A气田在珠江组发育重力流砂岩储层,勘探潜力大。由于受到泥质充填和钙质胶结的影响,气层在叠后剖面上振幅强弱差异大,叠前道集AVO响应特征多变,储层及油气预测多解性强。为此,开展储层敏感弹性参数分析,认识到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交会能够有效区分该区岩性和含油气性,通过叠前反演能够解决储层预测与烃类检测问题。进一步建立深水区重力流沉积环境下的岩石物理量版,对反演结果进行定量解释,实现了A气田砂体厚度、孔隙度和含气性平面展布规律的预测。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吻合率高,孔隙度和气层厚度定量预测值与实际钻探值误差小于15%。同时,弱振幅气层得到有效识别,研究成果为精确计算气田储量规模提供借鉴,并有效指导该区下一步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4.
新场气田须四下亚段TX94砂体为砂砾岩互层。前期勘探证实,砂岩为有效储层,由于砂岩与作为围岩的泥岩阻抗接近,而砾岩的阻抗又远远大于砂泥岩,常规地震属性及叠后反演无法准确识别砂岩。采用AVO叠前反演技术,综合应用纵波弹性阻抗和纵波、横波速度比,结合岩石物理模板,对砂岩进行了准确刻画。这里阐述了AVO叠前反演的原理,讨论了反演处理中的地震数据分析,岩石物理分析,子波提取,低频趋势模型建立等关键步骤。反演结果表明,AVO叠前反演能很好地识别砂岩,降低了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中-下段2370层是该地区主力油层之一, 但储层厚度差异大、分布不清, 严重制约了区域勘探部署.本文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 分析得出纵波阻抗和VP/VS为研究区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 并通过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刻画出研究区2370层砂岩分布特征, 整体呈北厚南薄的展布.以地震振幅、分频属性及叠前反演属性为基础, 利用多属性反演技术分析统计了各属性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优选出密度、VP/VS、地震导数、LR、VP、25~30Hz地震分频6种属性为储层物性识别参数, 综合预测研究区2370层储层滨岸砂坝砂体孔隙度发育特征.多属性反演结果表明, 在研究区东北部、西部, 厚层的滩坝储集砂体的孔隙度发育, 普遍在18%以上; 而在中部和东部, 受滩间、坝间泥岩与滩坝砂的叠合区影响呈条带状分布, 孔隙度为10%~18%.预测结果与同期钻井的钻后结果基本一致, 预测成功率在75%以上.多属性反演技术在研究区的储层预测中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对类似地区的储层预测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与叠后反演相比,叠前弹性阻抗对储层或烃类更为敏感,而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是一种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来分析、识别岩性和含气性的有效方法技术。笔者论述了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方法理论和反演关键技术、步骤,并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DND气田盒1、山2段典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含气预测,提出了一套融合技术思路进行横波估测,该方法将公式法、模型法和神经网络法结合,以便在砂岩段使用模型法估算,在泥岩段以公式法为低频约束,同时结合神经网络法来预测泥岩段横波信息,避免了Xu-White模型由于总孔隙度测量不准确造成的泥岩段预测误差。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致密砂岩薄储层含气预测,准确地预测了含气砂体的展布情况,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7.
叠前时间偏移得到的CRP道集和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技术为岩性和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最为有效的含油气储层的识别方法。依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对Zoeppritz方程进行简化,给出了计算纵横波波阻抗同时反演的公式。在井资料分析及计算其弹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交会图分析得知利用P波阻抗和S波阻抗交会可以区分岩性,P波阻抗和孔隙度交会可以区分储层,储层和流体因子λ交会可以区分储层的含油气性。通过反演结果提取了研究区沙河子组的含油气储层平面特征和剖面特征,其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一致,证明了叠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对预测含油气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经前人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M地区常规叠后波阻抗较难识别储层和反映储层物性。使用叠前同步反演方法,即利用叠前CRP道集和测井信息,采用Fatti方程的改进形式进行反演,可同时获得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等弹性参数。结果表明,密度属性能很好地区分储层,反映储层物性,目的层灰岩和砂岩储层的沿层密度属性很好地反映了储层横向变化规律。实钻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井实测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利用叠前同步反演技术进行珠江口盆地M地区储层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叠前地震反演是目前应用于流体识别的主要技术,但在具体研究区储层地质地震特点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岩石物理基础研究薄弱、多解性等问题。为提高流体地震识别精度,以KD地区为例,开展了陆相碎屑岩典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基础、叠前地震反演技术研究及应用。利用河道砂岩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数据,分析了岩性、物性及孔隙流体对岩石物理参数的影响;基于弹性阻抗方程,通过弹性参数直接反演获取对储层流体敏感的参数,对KD地区河道砂岩储层进行了流体识别,提高了流体地震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其中广安地区须六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其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难度大。通过模型正演技术分析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利用测井数据进行交会图分析,得出纵波阻抗与横波阻抗联合应用是预测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的有效方法,LamdaRho弹性参数是进行储层含气性检测的敏感参数。在四川盆地广安地区利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对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及其含气性进行了预测,确定了四川盆地广安地区须家河组须六下亚段气藏是上倾方向为断层遮挡、受储层发育控制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  相似文献   

11.
12.
Krief model, Nur model and Pride-Lee model are usually used to calculate dry rock modulus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but they are not effective for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Based on Krief model and Nur model, and minimi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dicted P-wave or S-wave velocities and measured velocities, we acquireed lithologic index m in Krief model and critical porosity ?c in Nur model by Gassmann relationship. The empirical parameters used in the models are expressed as the values changing with depth, so the accuracy of Krief and Nur models to estimate the P-wave and S-wave velocities was improved, and these two models are called as the variable parameter Krief model and the variable parameter Nur model. In addition, comparing with prediction accuracy of P-wave and S-wave velocities under different constraints, we can see that the shear modulus formulas in the three models are more accurate and more suitable in th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Han’s relationship about Kdry and udry is not affected by porosity, lithology and other factors, and the paper established dry rock model by Han’s relationship and any one of the above three models. The new dry rock model was applied in the Gassmann relationship to predict S-wave velocity of H8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in Sulige Gas Filed, Ordos Basin, which improved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ng S-wave velocity. At the same time, lithology index m in Krief model, critical porosity ?c in Nur model and consolidation parameters c in Pride-Lee model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to each sample can be obtained. The values of these parameters can reflect lithology difference, pore structure, compaction degre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3.
EXB矿区主要目的层为一套泛滥平原河流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地层,煤层顶板岩性空间变化快,预测难度大。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建立煤、中砂岩、细砂岩和泥质砂岩的波阻抗频率直方图:煤的波阻抗值较小,主要范围3 000~6 300 m/s·(g/cm3);中砂岩的波阻抗值域范围5 500~10 000 m/s·(g/cm3);由于细砂岩和泥质砂岩性质接近,在波阻抗上无法区分,将两者合并处理,值域范围6 000~12 000 m/s·(g/cm3)。然后利用叠后地震反演计算波阻抗体,利用岩相与流体概率分析技术预测煤层顶板岩性的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地震预测的岩性及其厚度的宏观变化趋势与钻井揭示结果基本一致,岩性平面厚度分布规律与沉积环境相符。   相似文献   

14.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是当前地震反演技术的一个热点,它利用叠前道集为输入,以横波、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为约束,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进而进行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综合判定。其反演结果比叠后声阻抗反演,在可信度方面有很大提高,能够获得更多、更敏感有效的数据,可对含油气性进行半定量和定量描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里介绍了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新疆某油田实际资料进行反演分析,其结果为储层预测和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南堡凹陷中浅层火成岩类型多、非均质性强,利用单一技术方法难以有效刻画火成岩和砂岩储层的空间分布,制约了中浅层砂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在岩石物理交会分析基础上,利用对岩性响应敏感的纵波阻抗、伽马、泊松比和甜点4类地震属性和PCA主组分降维技术,对玄武岩、蚀变火成岩、砂岩、泥岩四类岩性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利用创新的井控综合解释技术获得了最终岩性体数据,达到在复杂岩性背景下准确识别砂岩储层的目的。结果表明,地震预测与实钻情况吻合程度较高,达到87.1%,预测的火成岩与砂岩分布特征与区域地质认识相匹配,为研究区滚动开发和开发调整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川西坳陷深层叠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成因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由于该气藏多期构造演化、多期生排烃过程、多期成藏及储层致密化过程复杂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和成因机制经过多年的勘探和研究仍然存在争议。文章在剖析典型气藏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储层致密化过程的研究,综合判识了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并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叠复连续资源潜力大、构造高点低点富气共存、高孔低孔储层含气共存、高压低压气层共存、气水分布复杂”的地质特征。目前气藏的成因类型为“后成”型致密气藏与“先成”型致密气藏的叠加复合型,属叠复连续型致密气藏。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演化过程中存在浮力成藏下限和成藏底限,致密砂岩气藏形成和演化受控于2个界限控制下的3个流体动力场的分布和演化。叠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①三叠纪沉积初至三叠纪末,初期天然气成藏条件准备阶段;②三叠纪末至中侏罗世末,早期常规气藏形成阶段;③中侏罗世末至晚侏罗世末,“先成”型致密气藏与“后成”型致密气藏形成阶段;④早白垩世至今,叠复连续型致密油气藏形成及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17.
罗琪  黄时卓  史德锋  汪锐 《地学前缘》2021,28(1):273-281
涠西南凹陷是我国南海北部湾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地,浊积砂体是其重要的储量贡献地质体,显示了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随着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推进,在砂、泥岩地震特征叠置严重的背景下,常规的地球物理技术手段难以识别真正的浊积储层。为此,基于浊积砂体强振幅反射形成的地质背景,剖析了非储层形成异常强振幅的两个主要成因:砂、泥岩薄互层组合容易形成强振幅反射;甜点储层与围岩响应差异小,低速泥岩强振幅响应干扰严重。因此提出了应用能量半衰时属性识别浊积储层的新技术:(1)确定研究区的等时地层反射界面,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将五级层序地层作为一套等效体研究,并基于砂岩、泥岩密度比较稳定确立了异常体内部的振幅微变化主要体现在速度结构的变化上,即速度结构变化是识别真假储层的关键;(2)建立了砂岩、泥岩互层的楔状模型,论证了不同岩性组合对应不同的速度结构,介绍了不同速度结构引起能量半衰时属性值变化的情况,有效描述了砂泥薄互层内的速度结构变化;(3)基于研究区速度的精细分析,按照“同一岩性,同一物性”“同一岩性,不同物性”“不同岩性,不同物性”3种组合情况正演模拟,解读异常体振幅微变化的信息,由此判断引发阻抗变化的主因,综合预测异常体可能的岩性组合,极大地降低了岩性预测的多解性。结论认为:该技术运用于实例勘探中,岩性预测结果与钻井揭示相吻合,有力支撑了涠西南凹陷的勘探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